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与实践意义探寻
2021-03-27王兰花
王兰花
(剑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 黔东南 556499)
自2004年8月份,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一个民族最为古老的记忆唤醒,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当中唯一一个发展至今的文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因此,为了能够促进我们的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本文中,作者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基层主体群众与实践意义进行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基层进行教育传承的内涵分析
在现如今人类已经拥有的精神文化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核心内容,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时间、经验上的积累以及技术上的改进与创新,是最为绚烂的艺术表现形式。简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能够证明人类历史的证据手段。也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难以再次出现的历史文化,所以更加需要我们进行教育传承,否则将为我们带来了永久的损失与遗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手段中,传承的方法多种多样,传承的途径也不再单一,其中,教育传承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段。当前我国基层类似于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主要是利用一些公共设施,进行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或是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使基层群众广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主体;近年来,县级职业技术学校陆续设置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渗透到教材中,使学生都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主体。
由此可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同于一些基本的文化传承,其更加倾向于传承受众的广泛性,并且在影响范围以及力度上都有明显的增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基层的教育传承主体分析
在我国,基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已经区别于传统的单一的学徒个人传承,而是向着多方向的传承受众主体发展。
首先,就是一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徒个人。究其根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传承,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某些个体的积极促进而成的。例如:“苗族剪纸”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姜文英说:“从当前发展来看,我想苗族剪纸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作为‘苗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传到我这是第八代,希望在我身上,在传承、创新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绩。”由此可见,姜文英不论是作为师傅,还是作为苗族剪纸的学徒来说,都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传承个体[1]。
其次,就是社会上的基层,类似对于村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具有导向作用的,并且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教育传承的受众主体,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对广大村民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讲座,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最后,就是学校方面对于学生的教育传承。不论是在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中,还是现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学校都是一个最有效的教育传承平台,由于其影响范围极大,受众学生群体众多,所以在校园内开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或者是将这种思想渗透进学校的教材中,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以及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教育传承是我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
之所以说教育传承是我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因为通过教育,能够让广大群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学生群体,让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众群体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地位。在2006年,我国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讨论大会上,重庆文化遗产学院的专家教授提出了“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这一关键理念,由此我国拉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热潮,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2]。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在县级基层的实践意义分析
首先,就是能够培养基层村民们的文化自觉性。通过各种途径的社会宣传,让每个村民都能够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了解其真正的文化魅力,由此,才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性,使广大的村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其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还能够实现教育传承的社会意义以及提高县级及以下基层人民的精神文明质量,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让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研究,是我们当代进行文化传承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真正地了解教育传承的主体,实现传承的意义,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任务的关键。对此,本文中,作者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基层进行教育传承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基层的教育传承主体以及具体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