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迎新工作与人脸识别技术的融合研究

2021-03-27李宗华

中文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入校人脸识别新生

李宗华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迎新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与新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迎新工作开展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不断影响着高校各个环节的发展,迎新工作也从最初的传统迎新,逐步发展到数字迎新、数据迎新。不仅仅效率上大大提高,也越来越注重质量,注重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

一、传统迎新及存在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迎新工作一直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学校安排的统一报到时间抵达学校,然后在学校安排的迎新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学校要求的迎新动作,包括报到注册、缴费、班级宿舍分配、宿舍入住等多个环节,整个流程下来,多数学生和家长疲惫不堪。且在这种环节多,数量大,任务重的工作情况下,校方工作人员也大多都疲于应付大量的重复工作,无瑕将工作做到细处。大量的精力放在各个环节办理上,无法去辐射关于新生的其他工作,如校园文化展现,校园环境及文化建设的宣传等,也就无法体现学校对新生的人文关怀。因而高校的传统迎新工作长久以来也是饱受诟病[2]。

二、迎新工作的开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新的方式不断地融入高校的发展和工作中,传统的迎新方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高校也不断地自省和谋求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新的工作模式。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校园的建设,迎新工作也逐步地向数字化,流程化,便捷化过渡。高校也渐渐能够从繁杂的迎新事务中抽身,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校园氛围的建设与展现,新生体验感及人文关怀中去。

1.传统迎新工作方式

传统的迎新工作方式都是“人在跑”,新生从五湖四海来到学校,入校即拖着大包小包奔波于各个职能部门,办完相应手续才能到自己所在学院(系)分配相应的班级宿舍。整个环节下来,快的一天,慢的可能要两天才能完成新生的报到环节。这样的方式下,学生和家长的时间基本都花在奔波于各个职能部门和院系宿舍楼之间,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且工作效果差。无论是新生、家长,还是校内的迎新工作人员、迎新志愿者都是累到苦不堪言[3]。

2.数字迎新工作方式

传统迎新工作方式如此多的不便,必然要求和推动着迎新工作必须带来变革。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迎新工作方式也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从传统的迎新逐渐升级到数字迎新,数据迎新。新生入校不再需要自己奔波于各个职能部门,而是让数据代替人工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跑”。迎新工作也被分解成多个阶段,大部分的工作均在迎新工作前已在线上完成,新生仅需要到校进行现场报到即可。不仅大大地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学生也切身地感受到了方便,快捷。学校相关工作人员也从大量的迎新环节中得以抽身,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及专业宣传,学生人文关怀等工作上来,真正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主旨思想,将迎新工作做到了质的变化[4]。

3.人脸识别技术助力迎新工作最后一站

数字迎新让迎新工作不再饱受诟病,数据跑替代了人在跑。但学生终究需要经过现场迎新这一环节。现场迎新是迎新工作的最后一站,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成千上万学生在同一天采取各种出行方式来学校完成现场报到,对任何一间学校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虽然迎新工作的基础环节均已在线上完成,但现场迎新如何进行的快捷、方便,甚至有趣,也是各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近几年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将这项技术应用起来,高校也不例外。如在学生行为分析、考试管理、门禁、学校消费等环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迎新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学就在今年将人脸识别技术用在了迎新工作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迎新工作中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利用大数据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助力迎新工作,实现了迎新工作的高质高效,新生及家长反响良好。在迎新现场甚至有学生会问“这样就可以了?”,足以体现新的技术和新的结合方式给这项工作带来的成效[5]。

三、作者所在学校迎新工作的现状

作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民办高校,学校的迎新工作同样走过了传统迎新和数字迎新阶段。学校最初的迎新工作同样是“人在跑”,虽然学校将所有职能部门和学院整合在同一场所,方便学生和家长一站式完成所有迎新环节,努力想做到人性化。但在迎新中及迎新后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这种迎新方式还是存在较大意见。再一方面大学校园面积大,各个部门、学院、宿舍、商业街区相隔较远,学生入校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各个迎新环节外,还要处理很多自身的需求,迎新工作又处于全年最炎热的时间,对于新生和家长,甚至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志愿者来讲,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经历了传统迎新工作方式的“痛”后,学校积极探索并做出改变。在全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学校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2016年学校引进迎新系统,彻底颠覆迎新工作的开展形式,将传统的“人在跑”变革为“数据跑”。通过迎新系统,将迎新工作大部分前置,将缴费,分班,分宿舍等工作全部在现场迎新前完成,学生在入校前即已知道自己的班级信息,宿舍信息。学校将迎新工作主战场从统一划定的工作区域,调整至各个新生所在宿舍楼前。同时,学校将整个新生到校安排成多个时间块进行分流。新生入校通过迎新系统上的指引,直接抵达宿舍楼下,通过现场报到,确认信息并取得宿舍钥匙即可完成迎新环节。让学生先安顿下来,休息好,再自行选择处理其它事务。由于环节少,流程简便,学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校园氛围,学校文化展示,学院文化展示上面,让学生家长入校就能够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而不是疲于奔跑于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迎新环节中。在这种迎新方式下,学生和家长都体验到了一个“顺”字。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在校园内可以看到悠闲散着步参观校园的家属,或者在学校运动场地打球感受校园文化,参观学校实验室,专业楼的新同学。在大量的采访中,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安排都非常满意,给予了学校迎新工作高度评价。

由于学校为民办高校,学校人力、物力、财力与公办学校相差甚远,因此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很难做到引领行业,需要借鉴其他名校较成熟的案例。但在思想上和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学校一直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校级立项研究人脸识别技术与迎新工作结合的可行性。

四、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愿景

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在高校的各类工作中,人脸识别技术也同样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如图书借还,学生学习行为情况分析,考试管理,宿舍门禁等等。但任何技术都存在双面性,人脸识别技术也同样如此。一方面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一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泄漏风险。高校要利用好社会科技发展带来的信息技术,有利好的要充分运用,有风险要慎之又慎。相信在未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技术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与迎新工作的结合与使用,仅仅是一个初探。

结语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新技术必将不断地涌现出来。高校的发展也必将要与这些技术相融合未来的科技发展,教育发展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入校人脸识别新生
人脸识别 等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北京大学:“刷脸入校”闸机西南门试运行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基于类独立核稀疏表示的鲁棒人脸识别
我校省内外护理新生入校适应情况调查
基于K-L变换和平均近邻法的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