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27苑香红
苑香红 李 倩
(1.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包头边境管理支队,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高校中的中文教育和初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存在一定差异,其研究内容更加广泛。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文章欣赏水平上显著提升,具备一定的文章鉴赏能力,通过学习了解感受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中文教育的展开,能够起到较好的传统文化继承效果,并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直接影响。而情境教学法在中文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为高校中文教育寻找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为教学增添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此提升高校中文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一、根据情境教学原则,打造合理的情境
部分教师在展开中文教育时,未能全面认知情境教学法的内涵,致使情境教学法在应用上不够合理,无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后教师会把教学失误归咎于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上[1]。从事实而言,情境教学法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应遵守相关的原则,按照原则展开教学会对中文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对此,教师应合理地应用情境法结合教育的内容,创设合理真实的情境。并且,教师在设置课堂情境时,应当对教学时间以及学生信息接受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设置出不同类型的情境,情境设置不要过多。若情境设置较多,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还会让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的根本意义。对此,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需要将其当作教学辅助工具,而不是将它当成课堂的主导工具。
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体现情境教学的价值
中文教育对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便是文字知识内容较多[2]。对此,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中文教育中十分合适,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中文教师应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完成对课堂情境的设置。比如,在带领学生赏析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讲述民国阶段的那个时代背景,使学生懂得那时社会真实环境,最终了解掌握民国阶段的文学特点。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杰出的文学代表作品,使学生懂得文人墨客的成长环境以及出生环境,根据作品的来源,感受作品的创作背景[3]。最后,教师平日里在展开中文教育时,可以采取利用音乐、诗朗诵以及影片创设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文本内容。
三、组合应用情境效果,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从传统的高校中文教育情况来看,虽然所用的教学方式不是那么陈旧落后,但是仍然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中文教学呈现出枯燥无味的现象。对此,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时,应借助情境教学法的优势,营造出趣味盎然的中文课堂,为教学增添活力,起到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作用。对于高校中文教育而言,不能单单应用一种教学方法,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师可以把情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整合到一起,使课堂呈现得更加丰富。比如,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演讲,或者是在情境中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通过情境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有效整合,会让教学目标更加轻易地完成,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体会到中文学习的乐趣[4]。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具有很多的优势,且应用到学科教育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对此,教师在展开中文教育时,应当巧妙地利用情境教学法,结合课程的实际内容,搭建出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感受到中文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需了解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对其内容进行优化创新,从而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进入到情境学习中,以此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最大价值,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