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1-03-27杨永东
杨永东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卧牛坪教学点,甘肃 天水 741307)
一、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提高的困惑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使我养成了分析研究语文试卷,探究提高语文教学方法的习惯。通过对各年级段试卷的分析发现,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制约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同仁们一致认为,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学生考试作文交白卷,有些学生写的特别少,好文章凤毛麟角。总的一句话,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导致了学生怕上作文课,这也是语文教师共同头疼的问题。不但学生怕作文,就连老师也怕上作文课。觉得作文课干枯无味,无话可说。一堂课下来,教师说了不少,学生互动不多,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弄得筋疲力尽,但教学效果甚微。学生习作应付了事,有些学生动笔写了,但只是很简单很少的几句话,给人一看,空洞乏味,有些学生纯粹一句话也不写。遇到检测或考试,语文成绩总是不理想。
二、制约作文能力提高的因素
为了提高各年的检测、升学成绩,上级、学校逐年都要在县境内或乡境内进行大规模的教学研讨。大家一起分享经验,谈绝招,互换宝典,输入新鲜血液,共同商榷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分析学情,对症下药。制约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引导不力,体现在学生写作基础差。也就是低年级刚入学时,识字、组词功底不厚,语言课没有认真上好,导致运用词语、说话功夫不到家。平时小练笔活动少,以至于写作少材料,缺素材。2.习作兴趣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无素材,平时积累欠缺,导致学生怕上作文课,以至习作兴趣不足。3.教师评价不够科学。不论基础再差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扬长避短,及时鼓励。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发扬,自尊心得到保护。4.教材的地域性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教材的要求,地域性差异也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有时教师要放开手脚,到生活中去寻找题材,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三、提高作文能力的策略
1.作文教学应从小抓起,从低年级入手
小学生从一年级认识汉语拼音到识字,就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组词、说话、造句,对来源于生活的组词造句要加大鼓励。我教过的班级里,有许多学生不爱发言,老师多次引导交流,效果都不太明显。于是就从点滴抓起,只要他能组一个好词,说一句与众不同的话,就给予鼓励,在全班表扬。比如二年级教了《黄山奇石》这一课后,用“升”字组词,学生分别组的是上升、升起。当有一个学生组了“升旗”后,我就进行了鼓励引导,让他再用“升旗”说一句话,他说出了“我们学校天天升旗”这句话。我便及时激励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积极引导,善于发现闪光点
新课标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是师生合作的双边活动。是师生、生生合作生成的,构建的。不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去听的单边活动。学生要大胆地去合作,探究。不论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一旦发现及时激励引导。比如教了小学一年级下册《大小多少》这一课后,我放开课本“牛大猫小,杏子多梨少”。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大小多少”。“大小”分别找到了:大人、小孩,大山、小树,大楼、小车,大狗、小狗……“多少”分别找到了:人多、人少,钱多、钱少,车多、车少,鸡多、鸭少……顺势引导让他们用找到的词语去造句。我先说了“大街上有大楼,大楼下停着小车。”学生分别说出了“我家有大人有小孩、大山上有小树,我家大狗生了小狗、街上人多我家人少、我家养鸡多养鸭少”等等。我及时对他们进行了表扬鼓励。通过这样的组词说话训练,不但为学生以后习作积累了丰富材料,还激发了学生学的习兴趣。
3.要让学生热爱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习作
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舞台,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拓展思维。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做出精彩的表演。比如中年级同学要以“快乐的周末”为题习作时,我先在上周五布置了让学生周末体验一下生活,星期日做一件印象深或有意义的事,到下周作文课时,便以快乐的星期天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命题写作,由于事先做过准备,学生写作兴趣比较高,有的写帮妈妈洗衣服;有的写的是和爸爸一起逛超市;有的写的是和爷爷一起干农活,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细节描写绘声绘色,各有特点。取得的效果非常好。有个学生写的是帮爸爸铺地膜。把干活经过写得非常详细,结尾是这样写的:“干了一整天,好不容易熬到休息,回到家里,吃饭特别香,吃得也比平时多了许多。这一天虽然累,但铺地膜的任务完成了,我非常高兴,我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许多农民伯伯一样很辛苦,体会到了种田的不容易。我们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身教胜于言传,好的品质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练习习作。
4.开始习作了,教师要先写好下水文
初学写作文就像蹚水过河一样,学生不知水的深浅,不敢下去一试。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非常重要,教师要先下水,把学生扶一扶。教师可把课前写好的一段或几句拿出来,念给学生听,让学生续写或仿写。通过长期坚持不断地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不但不怕作文,还会喜欢上作文呢。教师还可在上语文课前,抽出5到10分钟时间进行课前小练笔,可提出简单的要求,让学生写一段或几句话。另外还可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强化写作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