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021-03-27王姝娜
王姝娜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高新校区,山东 济宁 272100)
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对于其他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语文素养方面,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有的则是因为无法掌握具体的教育方法而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教师要提高对于小学学生语文素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养和知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素养培养中常见的问题
1.无法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
小学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部分教师暂时无法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现在使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或素质的提升涉猎较少,即便教师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但是限于教学方法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质。这样长此以往学生还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其他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
从学生方面来说,小学语文素养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日常的学习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积极主动地获取语文知识。语文作为学习我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对于全体国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1]。
二、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让掌握语言文字,这就相当于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钥匙。教师用语言文字同学生沟通,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让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内容,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通过日常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语言文字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生语文学习提升以后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语文素养,更能够获取语文知识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1.把握语文学习的特点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等都会运用到语言。因此,小学语文的实践性是很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语文的特点去引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实践性强更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内容,将学生实践的范围扩大,不要局限在课堂之上,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写作,提高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逐渐掌握语文的语感,整体把握语文知识内容[2]。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等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努力探究,教师做好指导及引领作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努力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素养。
3.加强经典文化学习
社会不断地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但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尤其是21世纪以后,更多的年轻人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忽略了对于中国的经典文化的学习。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语文中的文字语言等,要注意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文化,要不然学到的语言文字都是表面,没有文化底蕴的学习就像是无根之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更多的经典文化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底蕴,感受社会变迁,感受文字内蕴含的历史及文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事、优美诗词这些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感受中国文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让学生能够喜爱学习语文,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更多知识内容。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认识到语文素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要不断地创新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把握语文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