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高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03-27董绍毅
董绍毅
(昆明市第九中学,云南 昆明 650300)
在高中阶段,数学一直都是难点科目之一,对于理科生来说都会有问题,那么文科生的问题就更多了。初中数学相对高中数学而言是更具体的,而高中数学就显得更抽象了,很多初中生往往靠背记公式,大量的机械的练习,最终还是可以把学习成绩提高,尤其到了初三最明显,因为进入中考复习,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加强了大量的练习,之前初一初二没有学会或者连教材的没有阅读过的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冲刺学习下,依然能把中考成绩提高很多,这种提高成绩的方式可以称为是题海战术,但是进入了高中数学的学习,尤其是在学习高一必修一函数的时候,很多同学就呈现出很多的问题,上课能听懂老师讲的,但是课后练习没有思路解不下去,或者做了后正确率低下,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这类学生依然按照初中时候的学习方式来对待高中数学,不会预习,不会阅读教材,不会查资料,不爱思考,喜欢搞题海战术,而自身学到的知识大部分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鉴于高中数学的抽象性,这类学生在高一的时候数学的学习上就出问题了。但是数学一定要在高一的时候打好基础,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弄懂整个知识脉络,把数学知识进行扩展,达到触类旁通。要做到这样,首先必须注重数学阅读。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上也会变得更主动。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利于发展高一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高一学生刚接触高中数学时缺乏学习高中数学的经验,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抽象性,而数学阅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规范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在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所有教学都强调“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自我学习中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高一数学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能深入正确地理解其含义.通过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数学阅读可以完善自己、武装自己,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集体教学是不能实现这一点的,而实现个体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学生感到数学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不能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根本原因是阅读能力差,所以,要实现高中数学的课程目标,让学生不再畏惧数学,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重视数学阅读,因此,在高一阶段开展数学阅读是很有必要的[1]。
二、高一数学阅读的教学现状
我以所在学校为例对高一数学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本校高一年级四个班和高中10名数学教师的调查结果如下:学生眼中数学就是解答完一道习题再接着下一道习题,只要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有的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阅读教材的环节,或者有关阅读的课后作业,但是可以观察到学生不会对阅读投入太多精力,往往是大概看一遍教材后就进行配套的习题部分,而对于课本后的作业或课后的阅读材料基本都被学生忽略了.学生进行阅读只是为了查询公式或遗忘的知识点,把教材当作了工具书,这种忽略阅读的重要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有些教师以导学案和课件代替了教材,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教材都没有翻开过,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也不重视教材,甚至让学生感觉有没有教材都行。究其原因,有的老师认为,只要学生学懂知识点会做题就行,数学又不像语文、英语学科,不用重视阅读,但是近几年高考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基于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及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高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1.教师应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进入高中以后,数学的教学任务明显变得很重,所以大部分教师都是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同时也布置了相应的数学阅读的任务,但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缺乏这种意识,认为简单预习一下就可以了,用不着进行数学阅读,等到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只顾着听课记笔记做课堂练习,课后也是继续做课后练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已经忘记预习。针对上述的情况,教师应分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训练,课前可以为学生做一个导学案并设置一定的思考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由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课中可以给学生预留阅读的时间,对于概念、定理可以由学生自己讲是怎么理解的,涉及的公式可以由学生自己推导,然后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数学阅读能力也会逐步提升的。课后,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布置几道典型的题目,例如,在学完“圆的标准方程”以后,可以布置这样的题目。几何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米勒问题:“设点M、N是锐角∠AQB的一边QA上的两点,试在边QB上找一点,使得∠MPN最大”。如图,其结论是:点P为过M、N两点且和射线QB相切的圆的切点。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给定两点M(-1,2)、N(1,4),点P在x轴上移动,当∠MPN取最大值时,点P的横坐标是多少?要想解答这道题,学生必须审清题意,认真地进行数学阅读,找出已知条件,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像这样的一类题对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是最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章末总结,这些都能促进学生提高数学阅读能力[2]。
2.在教学设计上适当添加课外数学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固然比较重要,但是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来获取一定的知识,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后,更有利于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中经历了知识的生成,完成了知识的构建,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数学就更有兴趣了,也就不会畏惧数学了,慢慢地也能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自然也就能把数学学好了,除此之外除了教材之外可以提供数学课外书籍供学生阅读,但在数学课外书籍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合学生读、容易读懂、喜欢读的书籍,慢慢地这也就拓宽学生视野,也使学生更喜欢数学,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开拓了学生视野外,还能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发展高一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或者相关的数学文化引入课堂教学
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是非常多的,例如,要修一条铁路,当修隧道时,就需要测量要修建隧道的长度,这个时候就要用到高中的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带着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推导正余弦定理公式,学生就会变得更有兴趣,像2019年的第16题高考题涉及3D打印机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也可以寻找与3D打印机有关的数学问题供学生们进行阅读。同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也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入数学文化,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述数学历史或者具体的数学家的传记,也可以根据数学历史故事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在讲到空间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将笛卡尔坐标系发展历程和笛卡尔等相关数学家的成就结合数学背景知识给学生讲述在内。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的同时感受数学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发展高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高一数学的学习必须以数学阅读为基础,才能打好学好高中数学的基础,当然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数学阅读能力的,所以在数学核心素养指引下引导学生阅读,更有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数学阅读,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知识做好铺路石,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建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