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探索
2021-03-27宋茹艳
宋茹艳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1)
一、智能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与建设原理
1.信息重组集成功能
智慧化图书馆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首先需具备信息重组集成功能,即由图书馆作为枢纽所承担的信息收集与加工处理功能。因图书馆一般都是免费性服务机构,即使是转型为智慧化图书馆,也一样是直接免费向大众开放。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使用人次的不设限增加,即信息数据的增加。而这些细化的信息数据对于与图书馆建设相关的图书出版行业、知识培训行业、数字资源行业等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应用价值,可在信息转化中直接变成可用生产力。城市智慧图书馆就是在满足市民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收集信息,并将信息整合为数据处理,打造公共信息池。
2.知识与信息素养教育功能
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与中老年人格格不入,难以直接让新兴科技深入老年群体,即不能在整体上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所以,在目前图书馆建设的初级实体服务上,图书馆完善自身的定制化服务,让图书馆服务模式不再单一、固定,可让智慧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承担起知识与信息素养的教育功能,提升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知识素养、信息素养。
3.智慧化服务功能
目前,我国的城市智慧图书馆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动检索、自主借阅、自主归还的基本功能,但这些基本功能的使用往往都与真实身份验证紧密捆绑,必须由图书馆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才可完成后续服务。烦琐复杂。而在未来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图书馆用户可直接依靠指纹、面部识别等功能完成快速登录,并在用户信息分析后,根据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共享信息,自动开启个性导航。因此,智慧图书馆要想提供好信息化个性服务,就需时刻统计好图书在架信息,便捷向用户及时推介。
4.智慧化建设原理
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在保证图书馆传统基础功能上进行的时代化建设转型,不仅要引入云计算技术,将图书馆的管理纳入统一系统。还要适时引入物联网RFID技术,促使图书借阅管理、盘点管理的自动化、实效化。使整个图书馆以综合化、技术化的信息软件为平台,切实实现数字化图书资源管理。因此,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下内容:首先,简化桌面终端的硬件配置,建立云桌面。其次,将图书馆服务器的管理维护工作适当简化,降低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再次,充分发挥系统、服务器优势,降低终端使用的空间占用,减少最为常见的散热消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最后,快速转移并复制虚拟服务器,以便系统遭受非自然攻击或侵害时及时恢复运行。
二、城市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效探索
1.推动技术创新助力智慧图书馆建设
要想建设好智慧图书馆,就要重视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创新,依靠实实在在的客观技术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从目前的建设趋势来看,智慧图书馆建设首先要利用好目前发展相对成熟的二维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FRID技术,实现对图书馆用户的初步个性服务。其次,大力发展建设中的5G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让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功能优化更加拓展。
2.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理念,延伸服务空间
城市图书馆在满足当地市民的基本阅读需求上,须革新自身的服务系统,创新自身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延伸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服务范围,增多混合服务的服务方式,可做到图书馆信息共享的空间限制破除,让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机会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并且,智慧图书馆在面向全面的社会型开放服务上,可以立足于公益性服务理念,增强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以此做到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服务、多元服务。
4.培养智慧型图书馆管理人员
要想在现有的物联网技术基础上不断完善智慧图书馆全面建设,就需在现今的建设探索阶段将整体建设视角放置于“技术层面的人才培育”,直接在根源性问题上找准核心,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挖掘针对性人才,以图书馆服务对象为目标进行图书馆信息管理人员的着重培养。首先,在建设源头上优化智慧图书馆人才的准入标准,让实际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掌握熟练的图书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技术。其次,重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交流,让每一位技术程度不同的管理人员都有机会接触与自身完善相关的个性化对应培训。最后,加强对智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制度管理,引入健康、合理的竞争机制,驱使管理人员自我提升。
5.提高图书馆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
建设城市智慧图书馆,不仅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高素质、高专业的知识水平,对于图书馆服务用户的自身素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具体要求。因此,顺应我国目前的图书馆建设工作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思考,除了要考虑好与建设相关的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还需对图书馆所在地的用户受教育程度进行融合考量,以做到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全面综合,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也能在图书馆组织的简易信息化培训活动中,切实走近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这样不论是依照主动教育培训向他们介绍智慧图书馆的相关设备使用与具体应用流程,还是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培养个人使用习惯,都可让城市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更加实效,切实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时代发展形势下,要想有效建设智慧图书馆,就需图书馆管理人员切实走出局限思维,从传统的建设理念挣脱出来,在已有的实体图书资源上,借助信息技术的技术理论延伸线上资源整合,明确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阅读资源,以“智能化”为核心支撑图书馆建设转型,最终切实完善智慧图书馆的整体资源体系、服务体系、服务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