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出版中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的思维差异分析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稿图书岗位

朱 超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作为图书出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都影响着图书出版效果。而在实际的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负责的部分不同,相对应的思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给岗位变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转换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思维方式的差异呈现出必要性。

一、编辑加工的思维方式

1.整体思维

编辑加工需要对整体的结构进行审查与调整,肩负着确定文章结构与整体思路的重任。因此编辑加工需要具备整体性的思维,从大处着手纵观全文,将结构上面的问题进行指出与改正。而在此过程中,编辑加工人员需要对材料的整体主旨进行明确,同时还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便于为稿件整体思路的优化提出建议,这对于图书出版后的反响有着深远影响。除此之外,编辑加工在整体结构方面的调整是有一定权利的,在以整体性思维方式考察分析稿件的过程中如发现文章观点不一致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协调处理,以便于保证文章整体观点的合理性与一致性。

2.逻辑思维

编辑加工的思维方式还包括逻辑思维,在进行文稿的加工过程中,编辑加工人员应该根据自身对于事物的理解以及一直以来积攒的编辑加工经验判断文稿在结构与各段落布局上是否存在逻辑问题,以便于有效避免文章构思缺乏逻辑性的问题。与此同时,作者在写作时可能会因以往的思维定式造成文章结构的不合理,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此时也需要编辑加工人员运用逻辑思维判断段落布局、语序是否合理,事情发展脉络是否清晰,以此全面强化文稿合理性。

3.选择性思维

编辑加工人员还应该具备选择性思维,这与文章整体流畅以及主旨的明确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于叙事类的图书文稿,应该充分突出重点和核心内容。部分写作人员在写作时会加入一些繁杂的对话,大部分能够凸显人物性格,但也有一些语句的加入拖慢了文章节奏[1]。编辑加工人员此时便需要做出科学筛选,选择不利于提高文章质量的语段或语句进行修改或删除。以便于更好地突出主旨,有效提高图书出版质量。

二、编辑校对的思维方式

1.微观思维

与编辑加工的整体思维不同,编辑校对对工作主要是从微观入手探究字词以及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性。编辑校对工作人员需要认真负责地阅读每一个句子,在理解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对字词的使用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从最基础的错字筛查改正、到词语的优化替换,乃至标点符号的调整,都包含在编辑校对的工作范围内,因此只有具备微观思维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2遵循思维

编辑校对的思维方式还包括遵循思维,主要体现在编辑校对工作,不能擅自改动文章的结构以及语句语段,需要遵循原作者的思路进行字词以及句子上的微小修改。整体的工作思路需要秉承尊重原创的重要理念,这在一方面局限了编辑校对工作的权利,但同时也使得编辑校对工作的方向性更加明确,有助于发挥校对的价值,对于图书出版物文章的连贯及语句的通顺有深远意义。

3.逆向思维

编辑校对所应具备的逆向思维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文稿检查过程中,编辑校对工作者应该打破思维定式。不要认为经过编辑加工的文稿已经是较为成熟的稿件,应该从更深层次分析稿件的问题,从稿件的排版、格式出发,找出存在问题的部分并加以改正,让文稿在层层修改之后更加完美,为编辑工作的高质量落实提供动力支撑。

三、图书出版中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思维差异转换的有效对策

1.明确二者的思维差异

为了更好地适应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的思维差异,图书出版工作岗位的人员应该认识到加工和校对工作上的本质区别,同时应该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进行明确。例如: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出版社的负责人可以让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工作者互相了解工作内容,从大方向上认清二者工作的差别,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展示,秉承保障图书出版质量的原则增进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的互相认知。同时,图书出版社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起编辑加工与编辑较对以及其他岗位思维差异问题,可以对出版社内部成员乃至新入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即使是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对出版社内部各岗位工作职责进行了解,一方面针对思维差异问题进行合理协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各岗位职责的认识促进岗位之间的交流,这对于图书出版质量的保障也有积极作用。

2.加强编辑工作节奏的把控

加强编辑工作节奏的把控也是在适应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对思维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图书高质量出版的有效对策,特别是针对新时期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受到社会格局变化影响的现状,只有全面提高出版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于图书的需求。而在保障出版质量的过程中,编辑加工人员与编辑校对人员毋庸置疑地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编辑加工与编辑校对的思维差异,出版社的管理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将编辑工作节奏进行合理把控。在完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让各岗位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秉承对应的思维方式展开加工或校对工作,全面展现岗位价值,为图书出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图书出版中编辑加工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整体性,逻辑性以及选择性。而编辑校对则更多地是遵循作者思路,从小处入手,在微观层次探究字词语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思维差异的转换需要明确思维方式、做好加工与校对的协同配合,在增强工作交流的基础上推动图书出版的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文稿图书岗位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班里有个图书角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