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班信息技术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河南 漯河 462000)

超声诊断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影像学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必备部分,超声诊断学的实习和床旁教学是从基础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1]。同时,超声诊断学也是一门知识更新快、牵涉学科多和实用性强的新兴临床学科之一[2]。近年来,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超声诊断技术的革新,原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已然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自2018年以来,依托超声诊断学在线课程建设和实施,采用了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为实习生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和相对自由的学习资源,以下是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以漯河市中心医院轮转实习的2020年度影像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均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2.授课模式

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任卫东 常才主编的《超声诊断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对照班和实验班的理论授课由同一批带教老师承担,实验班增加线上在线课程的授课任务。

3.方法

3.1 超声诊断学在线平台的建设

在线课程是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涌现出的线上教学模式,正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巨大的影响[3]。为了提高我院临床实习带教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新型医学人才,《超声诊断学》教学团队根据医学影像学专业岗位培养特点和超声诊断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在线课程平台的建设。

超声诊断学在线课程建设思路涵盖超声诊断基本技术、操作方法及各部位超声常规检查典型案例,建立以腹部、妇产科、四肢浅表器官、心脏和血管、肌肉和骨骼等解剖结构为主线的目录,以正常声像图为基础,延伸病理声像图表现比对,并设置知识点练习题、章节测试、阶段性测试等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3.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实验班开课之前,由带教老师根据班级情况按进度开放在线课程资源,并在平台布置学习任务。实习生在在线平台上规定的时间内预习教学内容并完成线上学习,预先学习接下来要参与的超声诊断床旁教学内容,并对超声诊断的重难点操作和知识点进行重复性线上学习。平台可以记录实习生的线上学习轨迹,如观看视频的时长和次数、完成的习题数量和正确率等。带教老师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上通过案例导入、发放习题及课后讨论群互动等,引导、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布置课前预习内容,线下理论同步授课,床旁临床实践教学,除不参与线上教学平台学习外,其他管理模式一致。

4.评价考核方式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习结束后参加相同的课程理论测试和技能过关考核,同时对实验班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问卷调查。

5.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记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验班和对照班一般情况比较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习生的性别、年龄及入科轮转实习前的评价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班和对照班出科评价成绩比较

轮转实习结束后统一进行出科评价测试。在理论测试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以百分记,实验班成绩为86.8±15.6,对照班成绩为74.6±16.2,组间t检验为3.306,P<0.01。

3.实验班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对实验班30名同学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评价,不记名强制性参加,共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100%。认为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占87%,一般的占10%,不能的占3%;认为能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占90%,一般的占10%;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占77%,一般的占17%,不能的占6%;能提高临床动手或操作能力的占93%,一般的占7%。

三、讨论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临床专业课实践教学发展的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蓬勃发展,以短视频为载体的信息传递模式席卷网络。传统的临床床旁教学模式因其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凸显了其在提升教学质量上的动力不足[4]。如何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在线课程的应用与实施显得十分必要。在线课程的应用中,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挣脱了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更好地适应了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超声诊断学作为一门临床实践课程,完全的以学生为中心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故而需要带教老师的引导、评价和考核,通过考核结果再次进行督促学习。依托在线开放课程的自主学习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传统的线下理论教学和床旁操作练习,所以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系统的改革,构建适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诊断技术也以更快的速度更新换代,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尤其是临床专业课程更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提前和自主可重复性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5]。构建在线开放课程为目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资源,实习生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是开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

随着4G技术的全面普及,5G技术的蓬勃应用,新时代医学生全面的拥抱信息技术,尤其是大屏智能化手机的兴趣很大,QQ、微信、学习通及慕课平台客户端占据了屏幕的一大部分空间。如何利用目前的信息化手段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同时也对埋头工作于临床一线的带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床旁教学不再是临床带教的唯一途径,其吸引力也呈下降趋势;因此,融合多种信息技术的课堂如QQ群课堂、钉钉直播平台、中国大学慕课等新型教育手段的出现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本课题研究实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验班,出科理论和技能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就是应用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教育融合发展的成果,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体现了互联网+课堂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潜力。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了医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临床动手操作能力,更好的帮助实习生融入临床一线的床旁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超声诊断学的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猜你喜欢

诊断学实验班信息技术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行知实验班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