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溯源考析

2021-03-27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痹证医家强直性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250

强直性脊柱炎(AS)主要累及骶髂、脊柱关节,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疾病。曾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一种临床分型,被称为“类风湿脊柱炎”。随着对该病认识的逐渐加深,进一步研究A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放射学变化以及分子免疫机制等,发现该病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RA相对比,AS是完全独立的一种疾病,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1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名的认识

1.1 “痹”的溯源:在中医学中,古典医籍上并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名的记载,但类似AS的临床症状及表现,在诸多古籍中均有描述,虽论述各有偏颇,但亦有认识上的共同点。起初,强直性脊柱炎被划属于痹证范畴。据考证,“痹”字原作“畀”,“畀”金文中像在箭头上扎着一小包,其意指表示箭头带毒。古人战斗或狩猎时,使用箭头带毒的弓箭,致使敌人或猎物中箭后出现麻痹而失去反抗能力。金文再加“疒”,造为“痹”,强调了病理状态,指因箭头带毒而致麻木,失去知觉。后被引申为肢体的疼痛或麻木。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中有“疾畀”记载[1],可见“畀”疾在古籍医书中早有论述。“痹”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素问》,就痹有专门论述的篇章,《素问·痹论》篇:“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不仅提出了痹的病因病机,并将痹根据其疾病性质、发病部位等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提出了“行痹、痛痹、着痹”;“皮痹、肌痹、筋痹、骨痹、脉痹”;五脏痹,即“心痹、肺痹、肾痹、肝痹、脾痹”等等。汉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亦有痹的记载:“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这些古籍记载论述,说明至少在汉代之前,医家已经对“痹”有了初步的认识,“痹”作为疾病病名早有记载论述[2]。

1.2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名的演变:历代医家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病理转归等认识越来越深入,将痹证划分为五体痹、五因痹、五脏痹等,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位、临床特点的不同,其病在脏为肾,在体为骨,晚期表现为驼背畸形等特点,医家将AS冠以“肾痹”“骨痹”“脊强”“竹节风”等名称。《素问·痹论》曰:“肾痹者……脊以代头。”肾主骨,肾气始衰,骨失所养,肢体弯曲不伸,头项倾俯,脊弯畸形,脊骨高出于头。“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内舍于肾。”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其入深,内搏于骨,邪气聚于骨而为骨痹。该病亦因驼脊或脊柱强直被称为“龟背”“竹节风”等。现代医家焦树德教授在治疗痹证方面颇有心得,创立了“尪痹”“大偻”新中医病名,起初焦氏将强直性脊柱炎归于“尪痹”,因其临床亦表现为关节变形或强直,仰俯不能,故称为“尪痹”,证属肾虚督寒。随着对疾病不断深入的认识,“尪痹”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其主要与西医类风湿关节炎相对应。而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疾病,故在中医学上应将强直性脊柱炎重新命名,以更好地与西医相结合,完善中医理论,夯实基础。焦氏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临床特点,将其名为“大偻”[4]。“大偻”作为病名自古有之,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写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腰为肾府,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气之海,肾督亏虚,寒邪趁虚而入,阳气不得开阖,寒气瘀滞,乃生大偻。本病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则是寒邪入内,阳虚寒胜,筋骨失养,不能滋荣,以致脊柱弯曲,而成大偻。“大”其一含义排行第一,指人体最大之支柱,再则亦有重要、程度深之意,表示该病病情深重。“偻”一指弯腰驼背,亦指驼背的人,因AS临床晚期的症状表现与“偻”十分相似,故焦老提出将AS中医命名为“大偻”,形象地说明了该病的临床表现及病位。亦有学者提出将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命名为“偻痹”[5],指出该病从中轴脊柱关节起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腰背部疼痛,AS亦属痹证范畴。

1.3 AS中医病名规范化的意义:中医学是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累积出来的经验医学,病名作为疾病的基础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医学的融入,中医学在不断地完善、夯实理论基础,构建理论体系,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深入研究细胞、分子学,为中医推向世界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一个疾病名称的命名,要求其既能反应该病的基本属性,亦可概括其主要特征,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痹证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千年的演变、发展,由病位皮、肌、筋、骨、脉痹;病因湿痹、热痹、寒痹等,演变地更加细化,更符合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西医学中风湿病包罗万象,主要分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骨关节炎、晶体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其中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几十种疾病。中医学亦从痹证作为一级病名,划分出二级、三级病名,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病名,由痹证、骨痹、肾痹、龟背、竹节风到尪痹、大偻、偻痹,体现了历代医家对于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梳理强直性脊柱炎病名在中医学历史中的演变、发展,到现代有机地与西医体系相结合,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充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中西医相结合有助于将中医推向国际,不仅国人认可中医,我们也要向世界证明中医的力量。

2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

2.1 风寒湿热外邪入侵:《黄帝内经》以病机立名痹证,并根据病因的不同将痹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提出了风、寒、湿是痹证的致病因素。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者,此名湿痹”[6],此处强调了太阳病由湿邪致病,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称为湿痹,指出了湿痹主要以湿邪致病,但并非湿为独立的致病因素,风、寒与湿邪兼夹致病,此处强调了湿邪相对偏胜的病机,与《黄帝内经》所云湿胜者为着痹,乃同病异名。清代《马培之医案》中指出:“一着风寒湿邪,则经气不行,腰脊板强。”提示了腰脊板强,症如“大偻”之病由风、寒、湿外邪入侵所致。暑邪作为痹证的致病因素首见于华佗的《中藏经·论痹》,其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温病学家代表之一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亦提出“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同样将暑热列为了痹证致病因素之一[7]。

2.2 肝肾两虚,督脉阻滞:《黄帝内经》指出痹证的基本病机,风寒湿为外因,其内因必有正气虚损,终至发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间,冷则挛急,故令背偻。”其详细阐述了背偻的病因病机为肝血亏虚,风寒之邪趁虚而入,邪气伏于背脊,以导致脊柱弯曲。《备急千金要方》云“腰背痛者皆是肾气虚弱”。焦树德提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根本在于肾督阳虚,加之风寒湿邪内侵,阳气开阖不得,气血运行受阻,瘀滞经脉所致[8]。肾藏精,主骨生髓,肾气亏虚以致筋骨失养,久而成瘀,出现筋脉拘急,脊柱弯曲。督脉为一身“阳脉之海”,督脉阳气亏虚,不得推动温煦,则见背脊畏寒,邪犯督脉,项背强直,可见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与肾虚督亏相关。范永升[9]指出强柱的病机为肾督亏虚,实邪阻滞,该病属“腰痛”“痹证”范畴,并指出诸实邪的关键环节为湿邪内阻。治疗上以除湿止痛为根本,辨证论治予以清解通络、温阳散寒之法,在临床中亦取得了良好疗效。另有一些学者亦认为该病病位在骨,主要涉及肾、肝、脾三脏。

2.3 痰瘀病理产物的生成:《景岳全书·风痹》中指出:“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其云机体正气亏虚,气无力推动,导致血液运行不畅,痰瘀内生,郁而化热,血瘀阻滞,痰浊、热邪伏于筋骨经脉,妨碍气血通行,不通则痛;邪伏于脊背、关节,而致背脊弯曲畸形,而致本病。

综上所述,强直脊柱炎的病因病机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内因为人体正气亏虚,加之外因风寒湿热等致病邪气内侵,以致气血凝滞,邪留于关节、脊柱,终致筋脉、脊骨失养,出现疼痛,甚至弯曲变形,病位在骨,涉及肾、肝、脾三脏,病性属本虚标实。

3 强直性脊柱炎的论治

3.1 古代医者对于AS的论治:《黄帝内经》曰“颈项肩背痛……天井主之”,最早提出治疗颈部、肩背疼痛等痹证可采用针刺的方法,并记载了针刺的穴位和手法。《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首先提出痹证辨证论治的思想,根据痹证的分型列举很多治疗方剂,其治法主要以除湿、散寒、止痛为根本,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其中白虎加桂枝汤、乌头汤、防己黄芪汤等是痹证治疗的常用方药。《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提出治疗痹证可用独活寄生汤治以肝肾亏虚之痹证,犀角汤治疗热毒流注于四肢以致关节肿痛之历节病。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痹证论治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痹证风湿热痹与风寒湿痹在病因病机以及论治上的不同,还提出了痹证日久,以致邪留经脉、关节,当用虫蚁之药以搜风剔络、解痉止痛从而达到攻通邪结之效。

3.2 近现代医家对AS的论治:近现代医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论治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些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极大的丰富了中医临床。焦树德[10]在治疗中重视补肾阳、强督脉,其根本大法以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中心,并创制补肾强督治尪汤,作为治疗AS基本方之一;焦氏还善用经方,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阳虚热郁痹证;在治疗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脾胃的调护,并善用引经药,如用牛膝、桃仁、泽兰相配伍,以治疗膝关节肿大疼痛,可达去腐生新之效。房定亚认为AS应归于“筋痹”[11],其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肝气瘀滞,肝血不得濡养,以致筋脉拘挛。在治疗上以舒筋通络、解痉止痛为法。方中常用蜈蚣、白芍、威灵仙、葛根、山慈菇、生甘草等药物,房氏亦十分重视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从中汲取精华,从而对中药药性的理解更加深刻,临床遣方用药也更加精确[12]。朱良春[13]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与中医“肾痹”相似。该病发病以肾虚督亏为本,邪犯经络为标,在治疗上以补益肾督、养血补气为法。临床遣方用药常用仙灵脾、补骨脂、地黄、葛根、蜂房等以补益肾督;当归、黄芪、白芍、党参等以养气补血。朱氏善用虫类药治疗AS,临床常常乌梢蛇、蜂房、僵蚕、地鳖虫、蜈蚣、全蝎同用,此为朱老治疗痹证的一大特色。朱氏在《虫类药的应用》等论著中,详尽论述了虫类药在治疗风湿病中的应用,并首创益肾蠲痹丸治疗AS。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益肾蠲痹丸可改善组织滑膜炎症,对于关节软骨的细胞缺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可起到抗炎、消肿以及镇痛作用[14-16]。

4 小结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难治性疾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西医治疗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药、激素、生物制剂等,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亦多见。中医学在几千年的经验累积、传承中,众多医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在现代医学发展长河中,中医结合西医研究理念、机制,充实中医理论支撑,规范疾病的中医病名、研究中药的药理机制,更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传统医学的魅力。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命名由痹证→历节→竹节风→尪痹→大偻、偻痹,虽目前关于AS的中医病名尚有争议,但医家对于风湿病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中西医结合将AS由风湿病的一级病名向二级、三级细分化,在古代医家大量累积经验的基础上,现代学者进一步继承、发展,提出强直脊柱炎的病因病机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该病病位在骨,涉及肾、肝、脾三脏,病性属本虚标实。治疗上多以益肾强督为主,辅以祛痰化瘀等,众家各有所长,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结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但目前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于大量的基础研究,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理论探索与治疗更一步的发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痹证医家强直性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