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命名探讨*
2021-03-27李卫民苏毅强李卫红
李卫民,林 江,苏毅强,李卫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补虚类方剂是中医方剂学中一类重要类别,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方剂学一般以功效或主治命名,补虚类方剂的命名有“补养剂”“补虚剂”“补益剂”之称。随着时代和学术的变迁,不少类别的方剂命名已经达成共识,但补虚类方剂命名尚未能统一,有“补益剂”和“补虚剂”之称,其中以“补益剂”之称最为普遍。笔者认为,“补益剂”之称有需要斟酌之处,若能统一命名为“补虚剂”更为准确,也更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医各科发展的需要。现将“补虚剂”的命名探讨如下。
1 补虚类方剂名称的历史来源与演变
自清代《医方集解》开创了功用分类法以来,后世方书多参考并沿用该功用分类法。《医方集解》把补虚类方剂称为“补养之剂”[1],曰:“补者,补其所不足也。养者,栽培之,将护之,使得生遂条达,而不受戕贼之患也。人之气禀,罕得其平。有偏于阳而阴不足者,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故必假药以滋助之;又须优游安舒,假之岁月,使气血归于和平,乃能形神俱茂,而疾病不生也。”几十年来,《方剂学》教材一直沿用《医方集解》中的分类法,“补益剂”之称与其他类别的方剂一样,基本沿用《医方集解》的方剂分类和命名,只是补虚类方剂不再称为“补养剂”,而是称为“补益剂”。现行《方剂学》“补益剂”的概念为“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2]。近年来,现行一些版本的《中药方剂学》教材把补虚类方剂称为“补虚剂”,其概念是:“凡以补虚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虚剂。”[3]“补养剂”“补益剂”“补虚剂”实际上均为补虚类方剂,只是在不同的书籍中以不同名称命名而已。目前,补虚类方剂主要有“补益剂”“补虚剂”之称,均源于《医方集解》“补养之剂”。因为多版本《方剂学》教材[2,4-12]一直把补虚类方剂称为“补益剂”,《方剂学》教材影响力较大,使用时间更久,所以“补益剂”之称更为普遍。
2 建议统一命名为“补虚剂”之理由
2.1 “补虚剂”之称可避免歧义
虽然“补益剂”“补虚剂”同指补虚类方剂,但其中的“益”和“虚”意思相差甚远。“补益”中的“益”为会意字,字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象器皿中的水满溢而出。“益”上部是一股水向外漫出的样子,下部是“皿”,是一种容器,皿中有水,水满外溢之意,是“溢”的古字。《说文解字》(白话版)对“益”释义曰:“富饶有盈余。字形采用‘水、皿’会义,表示水从器皿上满出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对“益”释义,曰:“饶也。饶,饱也。凡有余曰饶……益之意也。”可见“益”本义为充满而外流,在古汉语中有“有余、超出、过度”的意思;后来表示增益,由满溢而引申出“增加、增多”之意。由于增加了(水,古人把水比作财),得到好处更多了,所以“益”又引申指“利益、好处”“有益的”等。补虚中的“虚”也是会意字,是“墟”的古字,本义为大山丘,指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说文解字》释义曰:“虚,大丘也。”大则空旷,故引申为“空虚”;《尔雅》释义曰:“虚,空也。”引申出虚弱、虚空、虚耗等。
综上所述,“补益剂”“补虚剂”中的“益”和“虚”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益”本义是“满溢、有余”,后引申为“好处、有益”之意,而“虚”有“空虚、虚弱”之意。故“补益剂”之名称很容易被误解为“补皆有益”、补的越多越好、哪怕补到“满溢有余”也是有益的,容易造成补虚类方剂的滥用和误用。而“补虚剂”之称则不会产生类似歧义,因其强调了“虚弱”状态才能补。《医方集解》中明确指出了“偏于阳而阴不足者,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则需“养”以“使气血归于和平”。可见,在字义上,“补虚剂”之称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妥当,更符合《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的本义。“补虚剂”“补养剂”均强调“虚则补之”“不足者养之”,虚者或不足者方可“补养”,“使气血归于和平”即可,而非使之“满溢有余”。
2.2 “补虚剂”之名直观地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方剂学》教材中方剂的分类是参考《医方集解》的功用分类法,如“解表剂”“温里剂”“清热剂”“开窍剂”“安神剂”“理血剂”“理气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等;少数方剂类别以主治命名,如痈疡剂。由于特定功效对应特定的主治证,因此以功效命名的方剂类别往往提示了其主治证或主治病位,如解表剂治疗表证、温里剂治疗里寒证、清热剂治疗里热证、祛暑剂治疗暑病、安神剂治疗神志不安、祛湿剂治疗水湿病证、祛痰剂治疗痰病。补虚类方剂若命名为“补虚剂”,可以明确地表明“补虚”是其作用,其中“虚”字表明该类方剂是为虚证而设,“补虚”较“补益”一词更直观地强调了该类方剂的目的是治疗虚证,给人以“体虚才补”的直观印象,必须辨证为虚证才适合选用补虚类方剂,并非“补皆有益”,如果不是虚证则不宜使用。若命名为“补益剂”,易使人误以为“补皆有益”,无须辨证即可补。因此,“补虚剂”之称更直接地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和“虚则补之”的治疗法则,也更符合《方剂学》教材中方剂类别的命名原则和分类方法。
2.3 “补虚剂”之名更有利于补虚类方剂的正确使用
由于“益”有“满溢、有余、好处”之意,故“补益剂”中的“补益”一词容易给人造成“补皆有益”之暗示和误解,初学者易误以为这类方剂对人体都是有益的,不管人体是什么状况都可以补,不虚也可以用,导致补虚类方剂的滥用、误用。目前,临床和生活中滥用、乱用补虚类方剂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少人盲目地或不正当地使用补虚类方剂“养身健体”,与长期以来“补益剂”带来的“凡补有益”的心理暗示有关。事实上,如果健康人或无虚证之人滥用补虚类方剂,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滥用、乱用补虚类方剂可能会破坏机体的气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或造成机体新的一些不平衡,导致不良后果和新的病理变化。如果邪实而正不虚者,误用补虚药有“误补遗疾”之弊。如果确实是虚证,亦须辨证论治,辨证其是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气血两虚和阴阳两虚中的哪一种虚证,然后准确选择对应的补虚类方剂,否则不仅不能改善虚证,反而加重原有病情,如脾胃气虚者误用补阴血的方剂可能腻滞脾胃,助湿生痰;阴虚者误用补阳剂则可能温燥伤阴,阴伤更甚。此外,还有“虚不受补”之情况,脾运不健者过用滋补之品可影响脾胃运化。若将补虚类方剂命名为“补虚剂”,可以避免“补益剂”名称带来的“补皆有益”之误解,有助于减少和防止补虚类方剂的滥用误用,从而避免和减少滥用、误用补虚类方剂而导致不良后果。
2.4 “补虚剂”之称有助于促进中医各科术语一致性
补虚类中药以往在《中药学讲义》[13]和《中药学》[14]中被称为“补益药”,但近年来中药学相关教材已经把“补益药”改成了“补虚药”[15-19]。因此,中医院校的初学者开始接受“补虚药”之名称及其概念。中医术语和概念应力求准确并与中医各学科保持一致。方剂是由中药组成的,《方剂学》与《中药学》关系密切,其理论和概念更应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因此,《中药学》中各类中药往往在《方剂学》中有对应的方剂类别,如解表药对应解表剂、温里药对应温里剂、清热药对应清热剂。由于现行多版本《方剂学》教材[2,4-12]中以“补益剂”之称命名补虚类方剂,指出该类方剂是“以补益药为主组成”,概念中仍然写“补益药”而非“补虚药”。因此,《中药学》中的“补虚药”与《方剂学》中“补益药”“补益剂”无法前后呼应,导致学科间衔接性欠佳,让不少初学者产生迷惑和混乱。此外,补虚类方剂在一些《中药方剂学》[3,20-21]教材中已经被称为“补虚剂”,而《方剂学》教材中仍称之为“补益剂”,同一类方剂在不同教材中名称不同,同样容易使初学者迷惑和不解。若将《方剂学》教材中“补益剂”改名为“补虚剂”,其概念中的首句对应地改为“以补虚药为主组成”,即可与《中药学》教材中补虚药名称和概念保持一致性,也保持了《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学科间的紧密衔接性,与其他教材(如《中药方剂学》)“补虚剂”之名也保持一致,均有助于促进中医术语的规范化和准确性,避免在中医各科教学中产生术语混乱。
3 小 结
综上所述,“补虚剂”较“补益剂”之称表述更准确,不仅能直观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之思想,有利于该类方剂的合理使用,又可促进中医各学科之间中医术语和概念的一致性和规范化。若补虚类方剂统一命名为“补虚剂”,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