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及伸缩缝设计问题分析

2021-03-27姜丽萍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跳车公路桥梁

姜丽萍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东烟台26400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基建工程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的交通更加便利,出行更加方便。但是,在当下的公路与桥梁设计中,仍然有新的问题出现,如“跳车”现象。分析出现“跳车”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公路桥梁的连接处存在问题所引发,同时也因公路桥梁的长时间使用、检查管理的缺失导致公路桥梁在安全质量上存在问题。因此,公路与桥梁在连接处与伸缩缝的设计上务必做到科学合理,是确保公路与桥梁安全的必要条件,可以提高公路桥梁使用运行周期。

1 公路与桥梁质量管理的概况

1.1 公路与桥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与桥梁的质量安全状况影响交通运输的安全,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公路与桥梁的前期准备、项目招标、设计规划、项目施工、验收通车等环节,均需严把质量关,不能因为任何私人利益,损害公路桥梁的质量安全。

1.2 公路与桥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与桥梁的质量安全得到初步保障的同时,还要做到质量管理。在公路桥梁质量管理上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有利于提高相关企业在项目招标中的竞争力度,检验企业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推动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公路与桥梁的质量管理也对施工标准、施工用料提出了要求,比如混凝土、石料、钢绞线、高强钢丝、钢材、热轧扁钢带、圆规、钢轨、复合土工膜、水泥、砂砾、黏土等等,对材料的规格、价格都要制定标准,并要求施工单位第一时间汇报,邀请相关部门监测材料是否达标,并进行合理评估、根据制度规定巡查施工情况,这将为公路桥梁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公路与桥梁的质量管理推动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了预期目标的完成,若不及时进行公路与桥梁的质量监管,任由施工方追工期、赶进度而出现质量问题,除延迟通车时间外,还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1]。

1.3 连接处与伸缩缝对公路与桥梁质量意义与影响

公路与桥梁的连接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有较小的工程量,但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管理却尤为重要。要对公路与桥梁的连接处提出质量要求,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策略,对路基、桥柱、桥台承载能力、桥的台背用料以及预留的反向坡度,均与公路与桥梁的连接处有紧密联系,所以做好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管理,将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公路与桥梁的伸缩缝在工程中也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公路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都要工程师与施工人员反复研讨,不能大意致使伸缩缝质量埋下隐患。伸缩缝在公路与桥梁施工中,有以下几种类型:钢板样式、橡胶样式、无缝样式、填塞样式,每一种样式都有特殊性,适用于不同的公路与桥梁设计方案,无论选择哪种伸缩缝的方案设计,都要对伸缩缝的施工准备、有效切割、开槽处理、校验型钢、控制焊接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也将大大提高公路与桥梁的运行寿命[2]。

2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设计

2.1 公路与桥梁在连接处的问题概况

公路与桥梁在连接处暴露的问题并不是特别的多,通过工程勘测分析,重点研讨“跳车”现象。公路与桥梁在连接处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沉降问题。沉降出现在公路桥梁的公路与桥柱连接处,这里往往进行地基建设,打牢地基桥柱与桥台连接处,桥柱与土壤相连接,但由于长时间的公路桥梁运行、运载车辆超载过桥,经过长时间的碾压,桥柱可能出现下沉;其次也可能是地质运动引起桥柱处土壤运动、土质松弛,导致了出现沉降,这也会引发在车辆运行中在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跳车”现象[3]。二是路基沉陷问题。出现路基沉陷在于路面的防水工作存在问题,可能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用了较为廉价的施工用料、路基的压实施工工艺不合理,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还有可能是公路外部长期有水流冲击以及高填方路段路路基未做预压沉降等原因,同样会造成路基沉陷问题。三是连接处施工材料锈蚀。大多数公路桥梁施工在连接处选择用钢筋材料作为承载压力工具,但是钢筋的规格多种多样,施工方在选择钢筋的规格上可能存在质量不过关问题,或者是在钢筋浇筑过程中没有较好的施工环境,达不到理想的钢筋浇筑标准所导致的。钢筋锈蚀这一问题,在众多桥梁连接处出现锈蚀较为普遍,所以在钢筋的规格选择、钢筋浇筑工艺、建设环境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与建模分析,从而保障公路与桥梁的质量,避免出现“跳车”现象。

2.2 公路与桥梁在连接处的优化设计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在施工技术上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创新型,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数据勘测、分析、建模,最终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在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上,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科学布置桥梁构造物。在填方高度上,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回填土厚度20cm 标准,要事先建模分析合理性,同时考虑实际通车后的情况,排除安全隐患。还要针对不同环境,如当地施工的地质状况科学规划路堤长度,确保桥梁的跨度合理性。二是加固地基排除地质因素干扰。针对我国不同的地质地貌,要对公路桥梁的地基采取不同的规范标准。尤其对待较为松软的土质,在地基构建上,要下大功夫,选择合理的地基搭建方法,延长地基使用寿命。普通路段的沉降范围不能超过30cm,连接处沉降不超过10cm,填石路段的距离要在5m 以上。三是要注意后期的维护保养。检修队伍要定期收集桥梁数据、地质环境变化情况,针对公路桥梁出现的路面凹凸,要及时联系施工队维修保养,同时要设置道路桥梁承载量、桥梁限高栏杆,提高对桥梁的保护程度。

3 公路与桥梁伸缩缝的影响因素与设计优化

3.1 公路与桥梁在伸缩缝的影响因素

伸缩缝的伸缩性能与施工环境的温度有关,还与混凝土的配比、湿度水灰比例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施工过程中,在炎热、寒冷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处理公路与桥梁的伸缩性则要采用不同的方案。最主要的是施工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好质量管理,不能在混凝土的配比、质量、规格上出现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限定了伸缩缝的客观伸展性能[4]。

3.2 公路与桥梁在伸缩缝的施工技术上的优化设计

公路与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伸缩缝作为伸缩装置,虽然工程的施工量不大但确是关键环节,关系到公路与桥梁的使用寿命、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为了把控桥梁的合理伸缩量,在伸缩缝的施工技术上要做到敢于创新、脚踏实地、用料真实。比如:公路与桥梁设计中所用到的板式伸缩缝,主体是橡胶和钢板构成,一般的适用于不超过60mm 的桥梁伸缩量;组合式伸缩缝的主体是橡胶板和钢托板,一般适用于不超过120mm 的伸缩量;模数式适用伸缩量范围为90~1100mm,能实现单缝到多缝的多种要求[5]。

首先,要确定裂缝的宽度。根据不同的伸缩缝设计方案,确定不同的裂缝宽度,裂缝过大过小都会导致伸缩性能的下降,导致“跳车”现象,危及交通运输安全性。其次,在施工上要提高伸缩缝的防水性能。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工程标准质量较高的用料,能够承受自然环境如水灾害考验,从而避免出现渗水情况。还要注意地震、洪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等外在因素对公路与桥梁伸缩缝的冲击力,会产生伸缩缝的角度变形,危及桥梁安全,也是对施工技术的一种考验。做好伸缩缝施工技术研讨有利于公路与桥梁的整体质量安全,提升我国的基建口碑。从公路与桥梁的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环环相扣,需要严阵以待、稳步前行。如果出现质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那么不仅仅是对国家财产的损失、还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所以在公路和桥梁的总体设计上,由外到里都要细致入微地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研究讨论、建模推理、施工验收等,不能忽视、搁置任何细微问题。

4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公路与桥梁在连接处和伸缩缝设计问题上导致的“跳车”现象是可以解决的。通过合理的预设,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便能筑牢公路桥梁质量。公路与桥梁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质量安全检查,要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要积极与施工企业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在施工中采用较高的标准规范,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建设优质的公路与桥梁造福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跳车公路桥梁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桥头跳车现象处治措施研究分析
意外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