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应用型人才职业胜任力培育影响因素研究

2021-03-27王莉YadmaaTogtokhbuyan刘珊珊朱娜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2期
关键词:效度应用型问卷

王莉,Z. Yadmaa,L. Togtokhbuyan,刘珊珊,朱娜

(1.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2. Mongol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ongolia Ulaanbaatar)

一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以“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标准特色、高要求质量、高需求满足能力是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理念,在教学、研究、服务等活动中比较平衡、充分发展,满足外部需求与自身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创业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路径。在疫情常态化以及经济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中国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态势,应用型高校改革面临挑战,人才培养如何变革?因此,本研究选取个体、环境、资源等要素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学习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探索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路径。

二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高质量发展”以一种理想目标为导向,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或阶段的递进性,对于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效应。最初源于对经济发展阶段的描述,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同。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国家经济转型具体方向进行明确。为适应经济发展转型,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响应,提出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推动“内涵式发展”,关键还在于实现大学发展范式和高等教育发展观的转型,构建高等教育体系,促进个体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职业胜任力是能将表现优秀和一般的员工相区别的个人特质、需求、动机、价值观、能力和技能[1]。企业导师营造环境,帮助支持受教育者(徒弟)的内在需要,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职业胜任力。动机是满足个人需要,产生个体行为活动,维持行为持续进行,指引该行为朝向特定需求目标的个性心理倾向。学习动机是直接引起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励和指引学生维持学习行为的需要,对需要满足、学习目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影响显著。高等教育过程中,动机的直接体现是大学生自身的投入,包括学生的认知、期望、价值感知;环境常常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而资源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满意度。综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个体特性因素正向影响培养效果

H2:个体特性因素正向影响学习满意度

H3:环境因素正向影响培养效果

H4:环境因素正向影响学习满意度

H5:资源因素正向影响培养效果

H6:资源因素正向影响学习满意度

H7:培养效果正向影响学习满意度

本文以经管类学生作为分析,根据实际学习过程中现状及文献分析,选取以下变量构建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应用型人才职业胜任力培育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如图1)。

图1 H高等学校学生学习效果理论模型图

三 研究设计

(一)问卷编制和变量设定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为保障问卷调研数据的效度与信度,调查问卷由4名主要课题组成员、7名校企合作实训课程授课教师以及经管6个专业25名学生组成访谈组进行访谈,根据问卷调研和访谈组访谈结果,结合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特征,对调查问卷问题数量的设置、逻辑关系的排列,以及问题的描述进行整理修改,形成前期测试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被调研者的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如性别、专业背景、年级等;第二部分是量表开发及变量目录(见表1)。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5分别表示非常不赞同、比较不赞同、不确定、比较赞同、非常赞同。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成渝地区高校参加大经管生态圈综合实训课程的商科专业学生,共计525人。H高等院校的大经管生态圈实验实训基地于2014年提出概念并进行调研考察论证,于2017年6月建成,先后投入4100多万元,使用面积36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2600万元,形成了“一厅二群八中心+九大系统”的跨专业学习共同体架构。基地构建了以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大经管生态圈实验实训基地为核心,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支撑,以职场化虚拟仿真为特色,以开放性实践教学为内容,以多样化教学方法为保障,以大数据、云计算为载体,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融合产教融合、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成果,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本文结合大经管生态圈基地实训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教育体系,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角度创建大经管生态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三)数据收集及数据统计

本文通过教师授课后向受教育者征集调研意向,在工商、人力、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跨境电商等不同专业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538份,回收540份,筛选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为525份,问卷有效率97.22%。本文使用SPSS22.0和AMOS21.0对问卷调研的数据结果以及访谈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概念模型构建与验证。

四 数据分析

(一)数据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男性140人,占比达26.67%,女性379人,占比约72.19%,男女占比与两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男女比例相匹配。大二学生占比37.71%,大三和大一均占比30.1%,大四占比2.1%。专业来源方面,会计学专业154人,占比29.33%,工商管理专业125人,占比23.81%,市场营销107人,占比20.38%,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5人,占比21.9%。

(二)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指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反映实际情况的程度。本文采用软件SPSS22.0开展信度检验,主要运用可靠性分析模块,结合a模型分析Cronbach`a系数,总体系数为0.712,16个潜变量的系数均大于0.6(如表1所示),说明各相关因子间可靠性较强,问卷整体信度良好。

表1 聚合效度与组合效度

(三)效度检验

效度即有效性,体现调查问卷数据结果反映研究内容的程度。本文采用软件SPSS22.0对问卷样本开展信度检验,选取KMO统计量和Barlett`s球形检验,结果为KMO值0.781,P<0.001,说明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效度。模型的效度检验包括聚合效度AVE(平均提取方差值)、组合效度CR值和区分效度(平均提取方差值的平方根)进行观测,如果CR值大于0.7,AVE值大于0.5,说明聚合效度良好。根据表2和表3分析发现,各因子的CR值均>0.7,AVE值均>0.5,均>相关系数,表明统计模型聚合效度、组合效度及区分效度良好。

表2 区分效度

表3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参数

(四)模拟评估

1.拟合度检验

拟合度检验主要是开展统计显著性检验,文中利用软件AMOS21.0进行拟合检验,选取最大似然法计算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对期望频数与观察频数的显著性差异进行判断。模型参考指标及拟合指标如表4所示,拟合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达到拟合标准。

2.路径分析

文中潜变量间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主要通过软件AMOS21.0计算路径系数(如图2)。结果表明,环境因素、资源因素均显著正向影响培养结果和满意度,个体因素对满意度有影响,对培养结果没有影响;培养效果正向显著影响满意度。如资源因素对培养效果的路径系数达到0.346,即校企合作过程中,为实训课程资源每投入1个标准差,学生在实训课程中的培养效果提升0.346个标准差。

图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

五 讨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H学校经管类学生在参与仿真模拟实训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学习要素关联,其关联的环节几乎涵盖整个行为路径。

(一)个体因素与满意度的关系

从个体因素对培养效果的影响而言,学生对职业认知度越高,对学习的参与度就越高,投入越大;在课堂中能够参与互动学习,给予展示能力的空间越大,自主学习动机越强;在课程学习中,期望学习越多内容,会产生越强的学习动力,进而学习收获越多,学习满意度评价越积极。基于此,综合实训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构建职场与实操知识间的关联,采用参与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自我展示的动机以及课程的期望。

(二)环境因素与培养效果、满意度的关系

从环境构成来看,校企合作、学习氛围、教学环境影响均显著相关,反映出在实训课程学习中,课程教育参与过程中融入校企合作企业的重要影响。此外,综合实训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同学间的学习氛围、教学环境将对学生参与课程产生影响,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差异,影响最终学习满意度评价。基于此,H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邀请相关合作企业导师进校授课,提升学校职业胜任力教学过程中教授能力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相匹配,提升学生职场适应能力。同时,在教学场景中应营造企业经营氛围,营造模拟实训工作场景环境,刻画角色形象,提升学生角色参与度,以增强学生获得感。

(三)资源因素与培养效果、满意度的关系

从教学发展所依赖的资源要素来看,无论是配套设施、师资匹配、实训时间设置均与培养效果、学习满意度显著相关。在利用学院实训设备基础上,可充分结合学校跨专业类实验课程,同时联合校外合作企业实训平台资源,探索智慧学习工厂,提升课程体系的完整度,实现供应链的完整覆盖,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积极探索内培外引、双向互聘的方式强化实训课程“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

六 结语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回应市场经济需求的重大战略,发挥类似大经管生态圈等综合实训平台优势,提升转型中的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职业胜任力培养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快速成长为中国第四增长极过程中,区域内应用型高校应把握跨专业教育“共同体”融合发展的高度,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用工需求结构变化,挖掘适应新时代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适配的新商科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效度应用型问卷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Beep test评估11~15岁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效度研究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问卷大调查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问卷你做主
语言测试效度研究的另一视角:考试的因子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