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03-27郑恩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2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资源线下

郑恩

(湖北恩施学院,湖北 恩施 )

一 引言

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政策及会议精神均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务必积极建设各类课程的在线资源,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的融合互动,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在线学习真正从政策层面走向实际,也让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从边缘走向中心。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无疑是给传统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生命力,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实现了收益和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这种教学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诟病,师生的欢迎程度也远没有预想之高。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改革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师生形成的固定思维难以打破。对教师而言,教学模式的改革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构建、实践和反思,才能形成一套新的教学思路,由于高校教师其他教学任务和日常事务繁重,精力时间有限,使得他们力不从心。对大学生而言,新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不免会出现抵触情绪,因此,线上学习时可能就更偏向于选择机械式地接受学习、被动学习和应付学习。有专家甚至指出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是“滋生浅层学习的温床”,远远没有达到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完善

“线上教学资源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图片、视频、参考文献等资源,还包括配套的测验、作业、讨论、提问与答疑等活动[1]。”近年来,虽然线上教学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线上教学资源的数量、质量也有明显提高,但仍需进一步的完善。如线上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有的教学资源较多,有的教学资源较少,甚至没有;教学内容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课程标准、课件和视频等较多,图片、参考文献、提问答疑互动等活动内容设计较少;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线上教育资源的准入和评价标准。另外,缺少与混合式教学配套的电子教材,传统教材已无法满足混合式教学的需求等。

(三)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融合度不高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将线上和线下优势资源充分且有机地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生的认识不足和精力有限,简单地将混合式教学等同于“线下课堂教学+ 线上平台资源”或“线下课堂教学+ 线上平台资源+ 线上作业和测试”等,造成了线上、线下“两张皮”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线上教学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还不能据此有效开展教学;传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扭转。实质上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并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结果严重影响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大学生的发展。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融合的时代产物,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的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是何克抗教授在2003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提出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1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2]。”

20世纪末至今,学界普遍认为混合式教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技术应用阶段:90年代末到 2006年期间,这一阶段世界各高校主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比如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一改往日一根粉笔一统整个课堂的局面,PPT、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吸引学生眼球,形象、生动是这一阶段的课堂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课堂枯燥单一的局面。二是技术整合阶段:2007-2013年,线上教学开始出现,各种线上资源为学生自学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也不仅限于传统的课堂之内,而且线上教学也为许多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学分的获得不再受地域和时域的限制。但是这一阶段的线上教学是独立于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独立的教学计划和目标、独立的章节测试和期末考试,实现了线上的独立教学而不仅仅是传统教学的辅助。三是深度融合阶段:2013 年至今,以“互联网+”为时代特征,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教学互动APP大量涌现出来,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软件使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其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统一为一个整体,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重新规划教学设计,使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实现深度学习。

综上所述,在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高校出现了基于慕课、精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混合式教学。这也是本研究中所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由某一大规模在线课程平台联合高校优秀教师共同开发建设课程,供各高校学生线上进行课程的学习,同时高校教师负责线下补充该课程的讲授、评价、管理等,高校和在线教育平台相对独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优质教育的共享和利用[3]。”

四 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相加,而是研究如何使两种教学方式深度融合,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增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学习。本文从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混合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构建

教学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开端,是开展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其他活动的指向标。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预设并且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生成的结果,这些结果既包括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也包括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学生发展、学科内容和社会需要三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混合式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从 传统的“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经验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应注重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等多样化辅助性教学工具,发挥信息化环境的教学优势,设置“混合式”的多元化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模式和信息化环境的真正融合。[4]”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体内容设计

(二)教学内容构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大多是以教科书、教学课件等内容呈现,这很难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再挑选与人才培养目标有关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并辅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以学生的兴趣点和理解能力为基础,以多种媒体组合为载体,强调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把教学内容合理地划分为若干的小单元,根据内容的逻辑性和相关性进行知识点的重新整合,每个小单元的教学内容力求简短和精练,配合微视频、直播课堂,以及少量高校的精准练习和测试,同时提供案例等拓展资源,以及线上讨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性、可视化优势”[5],满足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也方便大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网络等多渠道提供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大学生所能承载的极限,而且,大学生在面对浩瀚知识海洋时也真假难辨,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三)教学实施构建

教学实施的设计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混合式教学打破传统教师“一言堂”的单边教学模式,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真正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混合式教学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不拘泥于线下的课堂内,更是线上的广阔空间中,而教师作为一个引路人,应该更好地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探讨、交流与合作。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和谐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的活动。另外,对于教学实施流程,师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共同建造教学共同体,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如,课前设计——以线上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课前学习任务,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还没有正式上课前提前预习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提前学习任务时也应注意,内容应难度适中,尽量利用互联网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设计——以线上线下探究式学习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首先要求老师要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共性问题共同探究解决,个性问题个别解决,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围绕一个问题、一个情境或一个项目让同学们进行独立探究和分小组讨论,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课后设计——以线上线下实践学习为主,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基本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点,再通过课后的实践学习实现对知识点的拓展、迁移和提升。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教学过程全覆盖。

(四)教学评价构建

混合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目前5G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将混合式教学拓展到移动互联网APP等形式,混合式教学所涉及的教学资源等要素也在不断拓展,因此,对构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需与课程相关结合,高水平的课程是保障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根本。第二,传统的教学评价由于受多方条件的限制,更多地注重结果评价,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借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记录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更好地实施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级提供技术支持。第三,“混合式教学倡导多样化、个性化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更大程度去细化学生类别开展教学,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构建线上与线下的平时成绩比例。因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任务,因此评价还应重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开放性和差异性[6]。”最后,由于混合式教学中的实施过程相对复杂,其质量评价需考虑的内容将更加全面且细致,既要注重线下教学中教学内容、提问、作业、测验的等内容的评价,同时还要考虑到线上学生视频的点击量、章节的讨论、测验等内容的评价,“在评价方式方面,可借助线上移动端APP教学平台的数据随时进行评价,也可根据教学进度开展阶段性评价和滚动动态评价[7]。”

五 结语

信息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改革必然会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重新构建,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和适应过程,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以促进混合式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与创新。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资源线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