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科技检索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1-03-27卢娟于沛田小平张宁邹海涛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2期
关键词:中英文学习效果文献

卢娟,于沛,田小平,张宁,邹海涛

(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信息学院,北京;2.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北京;3.江苏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镇江)

一 科技检索与写作课程介绍

科技检索与写作课程是一门融合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能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英语写作能力的科学方法课[1]。本课程是高校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是信息检索、科技报告及科技文章写作和专业英语三方面内容的整合,主要是以文献信息,检索系统的特点,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中英文文献信息,进行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了解中英文信息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中文和英文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掌握中文和英文科技报告的写作方法[2]。授课内容主要涵盖: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常见中英文检索系统、信息类专业常用英语词汇及相关的语法和习惯表达、科技写作的基础知识、中英文科技报告例如立项申请、开题报告、科技论文、专利文献等的撰写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撰写各类科技文体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中英文信息检索和科技写作工作奠定基础。

二 该课程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对科技检索与写作此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和改革一直在进行着,一些效果良好且有特色的教学创新方法被逐一提出,但是,科技检索与写作此类课程的教学成果并没有显著的改变[3]。同时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例如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了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在阅读英文科技文献时也会略感吃力,经常会遇到语句翻译不顺畅的问题;在撰写科技论文或者学术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用词不当,格式不规范。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更是基本专业词汇都无法掌握,阅读英文文献和撰写英文科技报告似乎是个不切实际的任务。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将关注点从教师转向学生,笔者主张进行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ness, SC)的教学改革,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4]。

三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SC改革的基本特征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首先应该以学生的当前状态为基础,发展学生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不是统一模式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应该设计学习活动,营造学习环境以及辅导学习过程。同时,应该把学习效果作为判断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学习效果包括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为了及时得到有效的反馈,教师应该重视测量学习效果和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评价及时调整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该课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侧重于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反向矩阵

SC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这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所在[5]。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可以自学的教师一律不教,将学习的机会交还到学生手中;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困难的,教师要提供帮助;教师要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将学生从舒适区带到发展区,但不能送到恐怖区。在编制课程矩阵时,应在确定具体目标之后,先设计评价方法,再设计学法,最后设计教法。

(二)教学方法: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授课为主,SC改革提倡采用真实为基础的教学方法[6]。研究发现,基于真实为基础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设计良好的以真实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并进行探索。同时,学习金字塔表明与被动学习(如讲座,阅读,看视频,看演示)相比,主动学习(如小组讨论,学了就用,学了之后教其他人)更能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使用主动学习手段,鼓励学生合作,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鼓励积极学习,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

(三)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效果给学生一个成绩。因此,传统的大学教学评价形式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并给予分数,这类的教学评价属于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 SA),但是,这类评价只是检测学习效果,而不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进行的学习效果评价被称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 FA),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让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并做出教学调整,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7]。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是评价量表。评价量表是包含评价维度,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的表格,使用评价量表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统一性和公平性。在学期初教师把制定好的课程评价量表展示给学生,与学生进行讨论,对评价标准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这样,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阅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形式是互评。根据实际经验,人们更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但是较难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么,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使学生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发展审辩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思考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业,增强学习效果。

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表1显示了此课程的反向课程矩阵设计。

表1 反向课程设计矩阵

图1 学生成果汇报

根据这个课程反向设计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如何借助这个关键环节来贯穿“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中心原则,如何通过这个关键环节来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同时,这个模型也把“学习是活动,活动产生经验,经验改变大脑”这个科学基础清楚地表现出来了。

为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在课前对学生的背景需要有一定了解,可以通过班主任、班长等人,对哪些是困难学生,对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做到心中有数,设计出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才更具有有效性。

如表1所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教学“科技文献索引工具”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根据授课者以往的科研经历,展示在研究问题时如何进行文献索引,找到相关且具有参考意义的文献。在教学“对科技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时,采用范文展示,选取优秀论文做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写作。同时,利用评价量表让学生相互评阅文献综述报告。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发展他们的审辩思维能力,思索自己的问题和原因,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科技报告写作”时,采用案例展示,展示当下科技前沿及热点技术方向,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科学问题研究,形成报告并进行成果展示[8]。

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对科技文献检索工具及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在今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中可以灵活应用。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对科技报告的兴趣,有深入充分的认识,并通过写作总结出大脑中的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知模型。相对于传统的考试,学生在讨论、写作、成果展示中,更能积极投入,提高合作能力和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及管理。

五 结语

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论,探讨《科技检索与写作》课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设计模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评价量表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中英文学习效果文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利用符号快速分解数据
中英文双语同刊页码一致编辑规范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莲心宝宝有话说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