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思考

2021-03-27周锡燕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9期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工程管理

周锡燕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筑业的发展速度日益提高。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建筑工程质量关乎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不容小觑。所以,当下需要保障工程质量,优化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安全提供重要保证。改进与完善施工管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能够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工业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社会固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对建设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建设、国民居住的需求。但也有很多建设问题存在,包括投资效益不高、缺少偿还贷款的能力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进而导致管理混乱、工期拖延等问题。此外,如果建筑工程管理措施不合理,还会带来污染问题,包括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建筑工程涉及的学科较多,包括工程学、管理学、建筑学等,既具有管理学科的共性,也具有独特之处。工程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工程管理主要针对施工质量、成本、工期等要素进行管理。所以工程管理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工程效益,企业必须要创新管理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利的管理策略,并且保障管理方案的执行力度。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管理质量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信誉,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二,建筑施工比较复杂,会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工程中存在很多交叉环节,对工艺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各个工艺之间应该相互搭接。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建设质量;第三,当前建筑工艺、材料和技术都在不断创新,建筑企业也在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促进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创新。

2建筑工程领域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2.1落后的管理模式

目前,人才缺乏、工作中缺乏科学依据、制度缺陷、人员素质低下、观念落后是我国大部分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很多领导无法选择合适的施工管理模式,没有对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没有条件实际探索施工现场,将导致出现问题也无法有效解决,计划与实际严重不符,降低施工质量。因此,目前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的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大拖延工期,影响项目顺利进行。

2.2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复杂度较高,不仅工程量大,而且人员流动性较强,同时存在大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大大提高了管理难度。当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分包工程建设范围尚未统一划分,因此,有失公允的范围划分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工序等管理比较混乱,经常引发安全事故。同时,管理力度不够强,无法确保工程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就不能达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

2.3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建筑工程管理认知不足

综观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全局,建筑企业工作人员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意识淡薄、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认知不足的问题。例如大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建筑理论基础知识薄弱、掌握不扎实、缺乏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意识及应用知识,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贯彻落实到位,导致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极大的威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进度。其次在施工现场中存在着平面布局不合理、材料随意摆放、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缺乏规范的培训、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致使在施工中由于操作不规范的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分析贯穿始终,不断强化风险意识,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降低高空坠落、触电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给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3.1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工作人员风险意识

建筑企业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采取多样化的宣传,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如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可以采用企业文化、企业微信、企业网站等多种宣传方式,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知识,有针对性的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强化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还可以采取经验交流和学习心得分享的方式,增加信息量并增强工作人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3.2重视安全管理,应用信息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安全施工不仅可以保障工程质量,同时也关乎企业信誉。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落实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还要做好安全巡查、监督等工作。在教育方面,应该开展相关的宣传、培训、演习等活动,也可以建立安全体验区,通过真实的体验来提升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针对高空坠物等安全问题,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监督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降低风险概率。如果出现危险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人员急救等。例如,在三峡市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智慧化监管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同时还采用信用管理等措施。将参与企业、人员、项目都纳入在管理系统之中,开发宜昌智慧城市数据库和诚信住建APP,可以实现动态监管。尤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该积极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实名制的管理方式,开通全市工程质量检测验证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凭条查询质检报告,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多依据和帮助。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可以减少数据滞后、边缘化管理、信息孤岛等问题,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质效。

3.3注重信息化的利用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包含的内容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为了避免对后续质量产生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应注重信息化的利用。例如,在实际实施阶段,建筑企业需要融入先进的BIM技术,构建立体化的模型,通过无死角管理,发现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且实现持续性的优化监督。另外,建筑企业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发挥工程管理本身的优势,利用现代化技术处理以往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题和不足,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科技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已经比较常见,但应用的智能建筑技术还较传统,局限在自动化控制阶段,需要不断提高设计师和建造师的技术水平,将新兴数字技术与智能建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建设合力,把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贯穿建筑建造的全生命周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提供舒适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钱汇源.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5):155-156.

[2]刘宇辉,周祖寿.智慧建筑及其进路之元启篇——智慧建筑原理与实现概论[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52-57.

[3]刘英.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及其特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59.

猜你喜欢

互联网建筑工程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