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27阵荣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策略

阵荣春

摘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将微课资源合理运用其中,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相应内容,该技术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途径,能够有效增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中学习相应内容,属于翻转课堂的范畴。本文将围绕以下方面对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策略

一、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

1. 有助于改变固定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长时间讲解教学为主,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小差等情况,使得不少学生未能有效掌握课堂知识,不能准确理解部分知识点,甚至还可能干扰课堂教学秩序,而教师难以解决每个学生的学习难点,不利于教学节奏的把握,使得教学任务、教学效率等多个方面受到制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让教师觉得身心俱疲,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长此以往可能出现双输的局面。针对以上问题,微课资源的科学运用有助于改善这些问题,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自主学习相应内容,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还可以重复观看存在理解障碍的内容,此举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从而让学生领略到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积极性。

2. 有助于提高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通过将微课资源合理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符合该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途径,让学生自主学习感兴趣的内容,有助于拓展相应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分析问题,提高教学和学习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而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部分,再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践操作。由于学生难以重复观看教师的操作,完整记忆下来的操作相对较少,若单纯模仿教师操作则难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带领学生学习word文档制作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学生严格依据教师演示的教学步骤进行,则在自主操作阶段容易死记硬背教师的操作流程,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相应内容。

二、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问题

第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精心挑选和制作微课。当前网上的微课资源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微课资源在教学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故而学生在自主选择微课资源上面临着较大挑战,如何选和怎样选属实相对棘手,且有些微课资源集中講解某一个知识点,在构建知识体系上存在不足,不利于学生知识脉络的构建。

第二,可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学习的需求。统一授课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学生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但有些学生可能在上信息技术课程之前连如何开机都不知道。针对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方面的差异,统一授课可能难以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基础计算机操作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点。

第三,可弥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时不足。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课时相对较少,且需要兼顾基础知识教学和练习反馈,使得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连贯性存在不足。另外,有些学校并未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每个星期安排的信息课程相对有限,使得任课教师在基础知识讲解上都需花费较多时间,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理论为主,这种情况不符合该课程实操性强的特点。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在如何灵活运用方面相对薄弱,甚至存在下课就不记得相应操作和知识的情况。

三、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个方面都可以接触到信息技术,可以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当今生活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让初中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大致了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微课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其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积极作用。

1. 制作针对性微课供学生课前预习及布置作业。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任课教师可以依据教学任务细分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依据教学内容制作针对性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在微课资源的引导下自主完成预习活动,此举符合教学目标,还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微课制作,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将微课各项资源运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帮助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提升整个课堂的效率,增强微课的可行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理解方式与认知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微课将教学内容充分展现出来,引导学生投入信息技术的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新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微课充分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再向学生询问:“你们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人物?大家是否收集到人物的相关照片?在照片中是不是被他们的盛世美颜所吸引呢?大家羡慕人物的这些照片吗?”这些问题一抛出,学生会立马活跃起来,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学生对教学内容也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十分想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精修照片,并且与原图进行对比,帮助他们学会处理照片。相信这样的问题,许多初中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此过程中,一旦抛出这样的问题,出于对著名人物的热爱,他们也会对自身学习能力充满信心,从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3. 科学展示学生微课学习成果。

小组协作学习属于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集思广益,在小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症结并有效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依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配,通过查询资源、交流互动,共同研究问题的原因,并协力解决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肩负着组织课堂教学的职能,可以通过科学展示学生在课前预习活动中的表现及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此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满足度,让学生以更好地状态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制作渐变字的学习任务,并从学生提交的作业中选择优秀作品在上课时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微课作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将其合理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细节等都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作用。为有效发挥微课资源的积极作用,必须立足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运用对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实践运用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有效发挥微课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小刚,杨金霞.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2):161-162.

[2] 梅学立.巧用微课资源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家长,2021(08):58-59.

[3] 马有忠.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4):39-40.

[4] 刘立勇.试析巧用微课资源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122.

[5] 蔡智星.巧用微课资源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福建电脑,2020,36(06):160-161.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策略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