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的CT 检查影像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

2021-03-26梁硕

医疗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毛刺实性胸膜

梁硕

贵州航天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王亚洲等[1]提出肺部亚厘米小结节有恶化的风险,比例高达6%~28%。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早期并不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灶体积小且无过多实质成分[2],因此,采取经胸穿刺活检或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存在极高难度,同时存在因样本量不足导致假阴性等缺陷,阻碍该检查手段的临床推广。随着影像学手段的进步及胸部高分辨力CT 的普及[3],亚厘米肺小结节的检出率有所提升,虽然可通过CT 影像检查确认亚厘米肺小结节所在位置及范围,但对肺小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的CT 检查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与临床病理表现进行比较,以探索两种手段的关联性,为临床有效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67例;年龄31~75岁,平均(54.16±5.84)岁;入院后接受癌胚抗原检测,平均(2.61±0.53)ng/ml。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4]:年龄>18岁;入院后接受胸部CT 检查并确认结节直径≤10 mm;单发结节;符合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相关适应证,未出现远处转移情况;所有基线数据、病历资料等均无缺损;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手术及病理确诊;CT 检查与手术、病理定位不一致;出现肺门肿大变化;存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变化;肺小结节和胸膜距离>120 mm;难以耐受手术侵袭操作;合并严重精神障碍;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1.2.1 CT 检查

患者入院后接受胸部CT 检查,所用仪器为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 Philips CT Ingenuity Flex 32层螺旋CT 扫描仪,先对患者胸部进行常规横轴位扫描,从肺尖位置开始,肋膈角结束,设置层厚与层间距参数均为5 mm,管电流为220 mA,螺距为0.993,视野为400 mm,矩阵为768×768,肺窗的窗宽为1 500 HU、窗位为-430 HU,纵隔窗的窗宽为200 HU、窗位为40 HU,完成扫描后将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将靶病灶作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多个平面的重建和薄层重建,从多个角度观察并记录亚厘米肺小结节的外形、体积大小、侵袭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1.2.2 术前定位、胸腔镜手术治疗

术前1 d,在CT 室中对肺部对应区域进行消毒、铺巾处理,给予局部麻醉,在低剂量CT 引导下,应用穿刺针、栓塞弹簧圈进行经皮穿刺对亚厘米肺小结节实施定位操作,根据CT 扫描后所得图像,确认各结节所在具体位置,综合考虑穿刺位置、穿刺角度和深入程度等因素,选择理想穿刺路径,在静息状态下,严格根据预设途径进针并应用CT扫描确认进针情况,保障穿刺针的尖端未脱离正确的层面,更换穿刺鞘杆,将其中部分弹簧圈释放出来,确保弹簧圈的头端未脱离设置于结节附近的对应区域,弹簧圈尾端则依附于肺脏层胸膜表面,拔除鞘管后做好穿刺点包扎工作,完成定位。

1.3 CT 影像学特点

本研究所有CT 扫描所得图像均交由我院影像科室2名年资在5年以上的医师阅片,其影像特征依据如下[5-7]:(1)边界,可分为模糊(轮廓不清晰,难以界定肺实质边界)和光滑(轮廓清晰,可见且极易辨别肺实质边界);(2)毛刺征,边缘不光滑,整体呈现为毛刺状,不存在分支,接近结节位置有直而短的细线条影;(3)空泡征,在肺小结节中发现有低密度影,且可发现1~2个点状透亮区域,区域直径为1~3 mm;(4)分叶征,轮廓表现为非圆形或者椭圆形,可见呈现为凹凸不平的弧形,有多个结节融合变化;(5)胸膜凹陷征,肺小结节、胸膜均可发现有线状阴影存在,可发现胸膜三角影征象;(6)血管聚集征,结节方向有肺小结节周围血管靠拢情况,部分则是从结节内部穿过;(7)结节位置,根据具体所在位置将其分为肺中下叶与肺上叶两个区域;(8)磨玻璃密度,实性结节(肺实质完全被肺小结节所掩盖)与亚实性结节(肺实质未完全被肺小结节所掩盖),其中亚实性结节又可分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与部分实性磨玻璃密度结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检出肺结节100枚,均为单发结节。病理诊断结果提示,慢性炎症29枚、癌性结节37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4枚。慢性炎症、癌性结节及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等性质的亚厘米肺小结节的CT 检查影像特征(边界、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结节位置、磨玻璃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亚厘米肺小结节的CT 检查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联性(枚)

3 讨论

卢高俊等[8]的研究发现,在肺部恶性结节中,亚厘米肺小结节所占比例最高可达70%,且恶变风险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年龄在70岁以上的肺结节患者其亚厘米肺小结节出现恶变的风险在85%以上。

CT 扫描是目前对亚厘米肺小结节筛查的主要影像学方式,无创且能够在多个角度完成对肺部结节的扫描观察,帮助医师掌握肺结节的形态、边界特点及内部结构。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炎症、癌性结节及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等性质的亚厘米肺小结节的CT 检查影像特征(边界、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结节位置、磨玻璃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对于CT 扫描影像提示边界模糊、毛刺征及有胸膜凹陷征等情况的肺小结节,应考虑为恶性病变,反之对于边界清晰且属于实性结节的则可考虑为良性。

综上所述,对临床上的亚厘米肺小结节患者进行CT 检查,可以根据影像特征对疾病性质进行评估,结合CT 检查影像特征与临床病理表现关联性进一步确认病情。

猜你喜欢

毛刺实性胸膜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