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03-26董福臣王立伟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规模化肉牛饲料

董福臣,王立伟,牛 聪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

0 引言

作为标准化耕作的核心内容,集中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大规模推广与落实极为重要。最为突出的模式应用特点就是完善防疫体系的构建,并应保证饲料分配的科学严格控制效果。该过程的技术应用重点在于科学的管理流程,为在大规模集中养殖模式下提升育种效率、实现标准化的养殖目标提供完备条件。因此,作为养殖户应对养牛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牛规模化的养殖优势,及时定位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畜牧业的未来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1 现阶段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专业养殖人员

从有养殖经验的劳动力资源供给的角度来看,大规模育种与全面推行的主要阻碍因素是专业养殖人员严重缺乏。受社会发展的多条件影响,多数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在完成学业后通常会留在城市工作,对于农村地区的部分工作,尤其是涉及到动物饲养的行业表现出了极强的排斥性。但由于大规模养殖模式的应用特点,使人力资源成为了维系模式稳定推行趋势与突显模式应用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劳动资源的长期缺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畜牧业养殖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在积累大量基础养殖实践经验后,在大型畜牧相关的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疫情控制与饲料混配技术成为其中的重点技术类型,有效提升了生产率与幼崽存活率,整体育种质量相较以往有明显提升,为进一步促进大规模的牛育种过程提供了完备条件。

1.2 品种优化程度仍然较低

我国对于牛的品种较为重视,但由于在品种的实际改良过程中繁殖方向并没有被确定,这就使得我国获得改良牛的品种数量较少,仅仅占据了总类型的3~4成,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极大的差距。部分经过杂交处理的牛,在杂交过程中并没有受到管制,因此大多数没有严格遵循优质牛的杂交原则,在降低牛生产性能的同时也使牛群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下降[2]。我国部分地区的本地牛具有极为优良的养殖特征,草料与压力的耐受性极强,肉质表现出了突出的应用品质。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其具有多种养殖优势,生长速度却较为缓慢,相较其他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肉的整体产出量较少,难以达到期待的经济利益的目的。以我国的特有牛的品种“黄牛”为例,虽然通过对其生长过程进行长期研究后,掌握了其生长规律与养殖特点,将“辽育白牛”与之进行杂交,生长速度有所提升,肉的整体产量增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依旧无法满足优质的牛肉供给需要,且与预期的产出品质不符。

1.3 消毒措施不到位,增大了疫情扩散的风险

消毒措施是否良好与落实的及时性,直接决定了肉牛的养殖条件,若有推行牛大规模养殖模式的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消毒措施的全面性与应用效果必须得到保证和落实。部分养牛的养殖户对于养殖过程的消毒需求处于一知半解状态,这就造成了养殖者并不具备足够的传染病预防意识,增大了疫情的流入与扩散风险[3]。典型的传染病类型包括结核病、传染性胸膜炎以及口蹄疫等。因此,在牛的大规模养殖模式应用过程中,应保证环境的全面性清扫,尤其是养殖专用设备、牛棚以及用具等,更应严格遵循定期消毒原则对其进行全面消杀,以降低细菌增殖与传染病的爆发风险。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养殖户也应该选择应用与肉牛育种相关的远程管理模式,一旦出现养殖疫情,也能够保证得到及时控制,保证人畜的安全。

1.4 牛产品的附加价值无法突显

相较其他的牲畜,牛无论是在养殖范围还是养殖数量上均表现出了养殖行业的领先特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在明确育种重点时,仍然仅仅强调原料贸易与饲养环节两部分,牛产品的附加价值无法被充分突显,对于大型牛的养殖来说,其育种利益被明显缩减,导致无论是产品的开发还是研究环节均不到位,利润率表现出了降低趋势,不利于大规模畜牧养殖模式的后续推行。

2 解决牛规模化养殖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丰富肉牛品种

从生产贡献角度看,与肉牛的产肉质量有着紧密联系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约占4成)、日常的营养配比(约占2成)、饲料与多个养殖程序的管理(约占2成)、传染病预防(约占1.5成)以及养殖环境(约占0.05成)。其中占有比例最大的就是遗传因素,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到,想要实现提升肉牛生产水平的目标,关键在于选择优秀的肉牛品种[4]。在育种流程被优化后,根据我国多年的肉牛品种改良经验,能够对肉牛的未来具体改良方向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判断。优良肉牛品种的出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生产性能,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为牛养殖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2.2 强化防疫工作

提升防疫工作效果是改革牛养殖基地的重要基础,帮助进一步的完善牛的防疫流程,保证消毒措施落实的有效性与及时性。该过程对于牛生长环境的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效果,是保证牛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防疫过程中,作为养殖人员不仅应确保为牛提供饲料的足量性,还应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核验,以奠定牛肉产量提升的基础。牛棚结构的确定应基于现代化的标准建设方案,保证牛棚、牲畜以及氨化池塘等数量的统一性与布局合理性,提高规模化养殖农场的整体环境水平,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改善肉牛的生产流程以及确保其生长的健康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获得更多的养殖利润。

2.3 提升养殖环境的整洁卫生

污染源控制是维持大规模养殖业长期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在当下,生态牛养殖系统突显出了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例如沼气池安装与废物回收过程[5]。实际的饲养环节中需要保证饲料控制与搭配的合理性,让所应用的饲料比例能够满足牛的具体营养需求,选择环境污染较低的饲料进行喂养,并保证牛养殖环境的整洁卫生。

2.4 重视对生产附属产品的开发

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整体规划的有效落实是提高牛养殖业附加价值的重要基础。作为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管理优势,为加工企业提供更为完善的工作支持,为提升牛肉产品的附加值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3 结语

作为养殖人员应将工作重点放在牛繁殖流程改进与养殖环境上,并采取合适措施降低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为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规模化肉牛饲料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粤海饲料
肉牛口炎咋防治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