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伦理原则探讨
2021-03-26邱影悦王璐颖
杜 萍,邱影悦,王璐颖,苏 义
(1.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上海 200433;2.东部战区总医院卫勤部,南京 210002)
医院管理伦理是以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的道德现象作为对象,研究医院管理工作与伦理原则何以结合,其结合何以可能以及如何结合的学问。作为协调医院内外部关系,调节员工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医院管理应该依据伦理原则回答其管理范畴中的应然问题,树立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医院所有人员(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为指南和行动自觉,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回答违背伦理原则的处罚结果,做到惩恶扬善,从而推动医院整体提供符合道德规范的优质医疗服务。医院管理伦理研究对于现代医院开展有序、高效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1 管理与伦理的结合
1.1 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必然性管理和伦理能够结合是因为其之间存在目标一致性和价值相关性,这种必然结合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伦理原则的约束。利益关系的调整是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通常称之为协调,但在调整利益关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符合哪些道德要求正是伦理要回应的。而管理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决策,关系到整个被管理主体的效益。要进行正确决策,除了要分析经济实力、技术水平,还应该结合伦理考量,促进社会发展利益和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才是正确的、符合伦理原则的决策。另外一方面,伦理规范在主观层面上控制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在客观层面上约束和管理人们的行为,具有特殊的社会管理功能。从普遍意义上说,当代的社会管理由强制管理和非强制管理构成。政治和法律是强制管理,对社会的各方面起着强有力的约束作用,但法律总是比较原则和简明扼要,不可能涵盖社会行为的各方面,而且具有滞后性,因此,伦理管理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通过社会舆论、习惯、良心、理想等发挥其管理作用,直接影响人的内部精神世界,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有时显得更为深刻、稳定[1]。任何社会行为,都会接受周边人群的道德评判,会被所处时代的伦理标准来衡量。符合伦理要求即受到表扬,违背道德标准则受到批判。
1.2 管理伦理的内涵简而言之,管理伦理是组织或个体在全部管理活动中应遵守的伦理规范,主要涵盖组织及成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的行为规范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任何组织均是由个人组成的,所有组织成员具体实施的活动共同构成组织行为,在此时,组织被社会认为是“道德角色”,在讨论组织的目标、道德规则和整体利益时不仅对组织整体提出要求,这些要求也会作用于组织内的每个成员。第二方面,管理伦理在具体实施中调节和衡量的是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并不是所有组织成员的一切行为,简而言之只有与利益相关,才处于管理伦理范畴之中。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大到整个社会甚至自然界,小到某个人群或个人。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管理伦理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话题。说其古老,是因为在工商企业管理活动中,不管有意无意,管理伦理实际上一直都存在着,它几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样悠久;说其新颖,是因为管理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才在美国开始形成,80年代后期才开始与企业社会责任一道作为教学内容出现在西方的管理学教科书中。直到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伦理学家坚信,关注并研究管理伦理将是现在及未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2]。
2 医院管理的伦理必要性
2.1 体现医疗工作的伦理性质医院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医疗工作的宗旨,即维护和保障民众的身心健康。医院的一切工作,包括政策的制定、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资金投入、医疗技术应用与开发等,都应该服从这一目标[3]。管理的意义在于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功效的最大化。不同的管理目标则决定“最佳配置”和“最大功效”的不同标准。管理就是决策,在医院管理的决策中,只有管理者正确把握管理目标的伦理性质,明确本机构管理的伦理方向,才能确保医院的管理决策正确有效。
2.2 建立良好互信的医际关系医疗人际关系是围绕医疗服务活动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包括医患关系、医护关系、医社关系等。调整医疗人际关系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伦理内容。医学的发展使医学分工日益细化,医务人员的分工协作成为医疗服务的基本形式,各医疗岗位之间、不同人员、不同职责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服务工作的质量。协调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医疗服务的对象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要求和特点的患者、家属及各类群体,为其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是医院管理最主要、最直接的任务。与之相适应,管理因医疗行为形成的关系,特别是调节医患之间的融洽和谐成为医院管理中最具挑战性和最现实的需求。建立在伦理原则之上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可以为人们提供人际关系调整的指导,进而形成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伦理观念,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人际之间的矛盾,为建立良好互信的医际关系提供助力。
2.3 保证各方利益的公平分配医疗工作涉及患者、社会、医务人员等众多主体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包括患者的生命利益、健康利益、经济利益及精神利益,医务人员的尊严、劳动价值及正当的物质利益,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等。建立公正的利益分配原则,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保护其正当利益,维护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稳定与和谐,既是医院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有效手段,更是医院管理的伦理要求和责任[4]。
3 当前医院管理面临的伦理挑战
3.1 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理念的矛盾由于医学人文教育缺失和传统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常常缺乏有效沟通,普遍存在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两方面情感体验的缺乏,管理者在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同时,尚未树立全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5]。重视对患者的人性关爱,但在对医务人员的日常管理中,却缺乏情感关怀和个性化管理,常常只是强化规章制度约束而忽视激励安抚,形成“非人性化”的管理局面。此外,个别管理者伦理意识淡薄,只重视经济、技术等因素,一旦发生矛盾问题,很少进行伦理反思,导致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2 管理中伦理缺失造成的医患矛盾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的诊疗设备使得医学检查逐渐精准,但一些医务人员过分依赖物理手段而缺乏对患者应有的人文关怀,把患者当成物化机体来审视诊疗,忽略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要,严重割裂医患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与构建平等和谐医患关系、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相悖,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焦虑、不满,也造成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防范心理,影响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对医院管理工作带来困境。
3.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博弈的矛盾医疗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是“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在政府投入不充分的情况下,医院必须通过自身运营来增加收入,谋求生存发展。部分医务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利益,将救死扶伤的医术变为明码标价的商品,导致过度医疗和高消费医疗的出现。这些行为使得医患关系产生裂痕,同时也引发医生价值取向上逐利和伦理取向上求善之间深层次的矛盾。离开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一味谈经济利益是绝对不可取的,医疗服务必将失去价值目标和社会信誉。与此同时,经济效益和物质要素虽然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但单纯追求社会效益也会使医疗服务失去发展动力。如何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医院管理伦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4 医院管理伦理原则探讨
4.1 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伦理原则在现代医院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和职业化,是调整医院管理过程中各种人际道德关系的基本尺度。把以人为本概括为医院管理伦理原则,是社会文明、民主、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管理职业活动的内在要求[6]。具体到医院管理而言,以人为本一方面要以医院员工为中心,另一方面要以患者为中心,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要尊重被管理者、患者的价值和尊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条件。
4.2 义利并重原则义利并重原则既重视医院管理的经济效益,又重视医院管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医院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前者是医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强大后盾,后者是医院发展的资源供给和优良环境,重视利益,更重视道义,才是医院管理的优秀模式。医院管理者只有树立和强化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并重的伦理意识,制定好贯彻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统一原则的评价标准,才能在管理实践中获得双赢。
4.3 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和国家实力评价的要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医院管理中,保证所有患者正确合理、公平公正地使用和享有卫生资源,特别是优先照护弱势人群,是这一原则实践的核心。为落实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医院管理者必须抛弃以经济利益定位的思维,重视被管理者及患者群体的利益,回归医学的根本使命和宗旨[7]。
4.4 底线伦理原则底线伦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是必须的、绝对的道德律令。不管个人的身份、职业、地位,全社会每个人都必须遵循。在医院管理中,底线伦理就表现为一种面对患者生命和健康不可逾越的界限和约束。所有医务人员应该树立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对患者高度负责,保护患者生命健康,,防止患者在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过程中身心受到不应有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