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部队医院卫勤建设的思考
2021-03-26吴俊龙
吴俊龙, 刘 曦
(联勤保障部队第941医院卫勤处,西宁 810000)
当前,建设打仗型医院过程中的管理机制、训练资源、装备建设等方面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工、训矛盾突出,人力资源短缺,训练秩序不明,装备设施落后,训练内涵不高,平时与战时卫勤混淆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卫勤保障理论体系不健全,卫勤建设核心力量不足,卫勤建设科学管理能力欠缺,卫勤建设平时、战时职能界限不清,战时伤病员后送协调机制不畅,野战医疗队保障模式单一等。围绕上述主要问题,本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座谈调研、同类型医院沟通交流等方法,形成改进联勤部队医院卫勤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建议。
1 当前医院卫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卫勤保障理论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军卫勤尚无统一明确的卫勤保障宗旨、口号和标章,缺乏精神纽带和文化激励,卫勤文化理念缺失,标准不足和立法机制能效欠缺。与后勤要素输出物质性保障资源不同,卫勤保障输出更多的是技术性资源[1],技术输出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程序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当前我军最高卫生级别的军事后勤法规,只有1996年1月施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条例》[2]。在军事后勤法律层面尚无一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统管国防和军队卫生工作的法律,导致卫勤部门协调地方或军内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时效率低下。
1.2 卫勤建设核心力量不足卫勤建设的核心力量是保障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定因素,核心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基础条件、专业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及医院文化等多因素间的整合协调[3]。近年来,人才的流失导致人力资源储备严重不足,专业技术断层。另外,强调前伸配置以保障基层官兵生命健康,应由基层卫生队承担的战术救治,均邀请医院专家前出,基层卫勤力量战术救治的能力被削弱。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卫勤保障能力的提升。但目前大部分军队医院的训练更倾向于一线站位、战救能力的提升,使得本应专研高精尖专科治疗技术的专家,在一线战位救治技术的训练上消耗时间过多,影响核心力量形成。
1.3 卫勤建设科学管理能力欠缺卫勤建设缺乏有层次、有效率的管理机制,训练监察、反馈和统计等重点环节缺失,组训示教、安全风险评估不规范。卫勤训练轮换机制不健全,职业倦怠程度高。卫勤训练缺少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无法有效提高卫勤分队训练积极性。长期习惯于固有训练套路和模式,运用新型卫勤理论、诊疗技术演练实战化不够,对日常训练和实战保障缺乏思考。在室内推演训练中,伤员救治主要采取自导自演的模式,缺少第三方导调,伤员伤情设置不真,救治演练不实,无法真正检验救治能力。
1.4 卫勤建设平时、战时职能界限不清在备战打仗的强军号召下,医院成立卫勤训练中心,旨在强化战时卫勤效能。但缺乏专业人才,训练方式单一,内容陈旧,卫勤训练质量较低,“实战化”标准不统一,卫勤力量“平战”不分,呈现训练和保障质量打折扣的局面[4]。而临床工作,正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以工代训不计入训练时间的管理机制不科学。卫勤训练内容和方法未能与临床救治能力有效衔接,导致卫勤训练与诊疗技术区分不清。近年来,卫勤保障理念逐渐从“单纯战伤救治”向“以战伤救治为主,预防、心理、康复全维健康维护”转型,但尚未建立规范的诊疗康复体系,无法有效满足伤残官兵诊疗康复需求[5]。
伤病员医疗后送是战时卫勤保障的核心任务,快速高效地实施伤病员后送,是未来战争的必然要求。医院战时伤病员后送程序与机制不明确,战时基层卫生连队及战场专用后送运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卫勤使命朱日和演练实践表明,后送力量协调不及时会导致伤员因未及时救治而死亡。
1.5 野战医疗队保障模式单一联勤医院主要以野战医疗队为实施支援保障的单一模式,在演练地域受后勤指挥所直接指挥,与卫生连构成上下级保障关系,此种模式便于二者迅速部署,独立展开,形成两级救治阶梯。但彼此不了解对方的救治能力,容易造成救治工作衔接不顺,救治时效性差。该模式仅适用于抽组执行任务时间短、需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而无合训时间的情况。
2 应对策略和建议
2.1 坚持强军目标 建设现代卫勤保障体系卫勤理念是引导卫勤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在力量,需以文化理念引导卫勤建设发展[6]。以标准理念驱动保障能力生成,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规范军事活动。应尽早完善我军战斗卫勤保障条令和联合保障卫勤指南,在条令中明确各级卫勤指挥组织、对接流程和各专业岗位SOP,开展相应的训练考核,确保在战时或应急状态下,人员能快速开展工作,确保卫勤保障效率最大化,也有利于我军机动卫勤分队参加涉外军事行动。在立法层面应尽快出台军队卫生工作最高层级的“上位法”,以作为军事卫生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中的核心文件。
2.2 坚持需求导向 夯实卫勤建设核心力量军队医院核心能力的形成是在长期建设中的知识积累、特殊技能及相关资源组合成的综合体系,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源泉。需充分认识到市场中的卫勤保障潜力,走军地联合式发展道路,积极创新研发新技术及装备,培养各类伤病救治专长的卫生骨干人才,全面提高卫生装备水平和医院综合保障能力,使军队医院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具备专业综合保障能力。
2.3 坚持效能优先 形成卫勤建设科学体制建立三级管理体制,党委领导,军事训练领导小组主抓,卫勤训练中心组训。将卫勤建设纳入医院整体规划,成立军事训练领导小组,研究训练计划,及时地组织形势分析、训练监察、训练奖惩,抓好卫勤训练中心建设。训练全过程明确管理要素,围绕专业训练、装备维护、教学研究等职能模块合理搭配资源,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训练任务全面落实、装备设施及时维护、数据档案全程构建、训练成效不断反馈。通过优化管理结构,形成卫勤训练“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管理循环,不断促进训练水平提升。
2.4 坚持研战创新 完善卫勤建设后送机制为解决战时伤病员后送机制不顺,需建立高效的后送指挥协调机构,推进建制卫勤力量基地化训练模式改革。未来伤员后送,战前根据作战样式、战场环境,科学评估伤员后送量,配足专用后送运力。装甲和野战救护车应尽可能前伸配置到卫生排。在掌握制空权的条件下,应积极探索直升机前接伤员,坚持简化申请环节、提高后送效率的原则,构建高效快捷后送伤员指挥协调机制,紧急情况下,可由卫生连直接向陆航旅申请救护直升机后送。立足于伤病员分类后送现状和战时野战救护能力,从战场救治的信息采集和传递优化出发,联合地方医疗资源力量,建立新型的医疗后送模型[7],从而使战时救治体系结构最优化,资源配置最大化。
2.5 坚持任务优先 深化卫勤建设保障模式卫勤建设保障朝着轻型化、模块化、多能化、远征化转型,有效保障多种军事行动的实施[8]。但战术卫勤力量的不足,仍制约着保障效能的发挥,因此,需加强对战役与战术卫勤力量的多种组合[9]。例如,将野战医疗队与旅卫生连混合编组,组建救护所,受演练指挥部后勤指挥所直接指挥,共同完成保障任务。该模式利于医疗资源统管共用,能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节约医疗资源。另外,可以将野战医疗队进行模块化改组,建立不同类型的小型医疗救护单元,各单元独立承担紧急救治任务,加强到连(营)抢救组、旅救护所,在战术后方地域内协助救治工作。该模式有利于野战医疗队员快速实施支援。上述三种保障模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实战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