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对法国文化的认识与引荐*
2021-03-26蔡磊砢
蔡磊砢
蔡元培与留法勤工俭学、中法大学的关系及对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已有很多研究①谢兴志、鲜于浩《蔡元培与中法文化交流》(《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 年第1 期)、马芸芸《蔡元培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原因浅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叶隽《蔡元培的法国情结及大学区制移植的制度史意义》(《教育学报》2010年第4期)、刘红《蔡元培与中法教育交流》(《法国研究》2013年第2期)等。,而他积极推动中法文化交流与他对法国文化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其根本取决于他的中西文化观。所谓中西文化观,是指人们如何看待中西两种文化,具体而言,是指两种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各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两种文化相互起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两种文化自身的优劣长短②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关于中西文化观的讨论,首先要从文化的定义出发。蔡元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一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文化的发展,即衣食住行、社会制度和学术。所谓社会制度,指家庭、教育、印刷业及书业、工业、商业、农业、度量衡新制、政治制度等。所谓学术,指科学研究与美术,而美术包含了美术学校、博物院与展览会、建筑术、摄影术、书画摹印、音乐、文学、演剧、影戏、留声机与无线电播音机、公园③蔡元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6—136页。。在蔡元培看来,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文化的实现要从普及教育入手,学校以外还有很多机关也参与了文化的创造,如图书馆、研究所、博物院、展览会、音乐会、戏剧以及书籍与报纸等印刷品。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程度也是由以上各方面内容的价值来判断的④蔡元培:《何谓文化》,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年,第290—295页。。本文将从教育、科学研究和美术三个方面探讨蔡元培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对于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已有一些学者的论述⑤如李磊明《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州学刊》1994 年第2 期)、傅长禄《蔡元培与中西文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欧阳哲生《评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但值得注意的是,蔡元培对待中西文化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本文将根据蔡元培的日记和著述,梳理他在维新变法、清末民初的留学和新文化运动三个时期不同的中西文化观。在此基础上,揭示不同时期蔡元培对法国文化的认识,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蔡元培对法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所在。
一、维新变法时期
19世纪下半叶正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与激烈碰撞的时期。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华民族一向自信自尊的文化心态,在西方国家船坚炮利的威慑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861年,清政府为更好地处理“洋务”,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为中心的洋务运动也随之拉开序幕。
1868年,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此时在上海、广州、福州等通商口岸,西学已被引进学堂,融汇中西学的洋务学堂纷纷建立。然而西学之风尚未影响到绍兴,因此,蔡元培早年接受的依旧是中国传统的教育,4岁入家塾,诵读儒家经典,15岁中秀才,24岁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开始在京为官。不久,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朝野上下无不震惊,蔡元培如其他有识之士一样开始积极了解西方文化,探求“救亡图存”之路。
(一)民族主义文化观
随着变法维新的呼声日益高涨,向日本学习,向西方学习,了解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社会制度成为国人的共识。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晚清人士开始阅读西学书籍、东学书籍与外语书籍,阅读报刊成为一种风气①王余光主编,王美英著:《中国阅读通史》清代卷·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216页。。这个时期,蔡元培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径是阅读译书,他不仅关注社会政治思想类的著述,也积极阅读自然科学类的译书。从《日记》看,自1894 年起蔡元培积极研读介绍日本和西方社会、地理、政治制度以及科学知识方面的书籍。1894 年9 月间,他阅读了顾厚焜的《日本新政考》、陈家麟的《东槎闻见录》,并购买了《海国图志》《皇朝舆地图》等书籍②蔡元培:《日记》,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5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31页。。1896 年,他阅读了《电学纲目》《电学启蒙》《光学》《声学》《梅氏丛书》《代数难题》、华若汀《算草丛存》及《日本史略》(冈本监甫著)、《俄游汇编》等书③蔡元培:《自写年谱》,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第433页。。
1899 年,蔡元培为友人徐维则所著《东西学书录》作序。序文写道:“得徐子之书,而详益详,备亦备,按图以索,毫发无憾。盖公理渐明,诞谲无实之作日消,而简易有用之书递出。广学之倪,吾以是券之矣。”④蔡元培:《〈东西学书录〉叙》,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44—245页。1901年,蔡元培曾专门撰写文章介绍中国的译书,根据译书目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类:一为政治,一为学术:“政界之事……交涉上文野之程度,即为其国安危之所系。而我国职外交者,或通语言而昧政策,或究政策而绌语言,蛩駏相依,事多隔阂,此译学所以亟也。”“学界之事……有明之季,欧洲宗教流入中国,而挟测算之学以俱来。洎乎我朝,遂被简录,著之令申。近数十年,制造局、同文馆及广学会译印图书,而彼国理科法科及历史之书稍稍传布。近五六年,侯官严氏译述西儒赫胥黎、斯宾塞尔诸家之言,而哲学亦见端倪矣。”⑤蔡元培:《译学》,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第371页。可见,此时蔡元培对西学书籍已有广泛的了解。
蔡元培早期阅读介绍西方文化著述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但怀有一种比附心理,甚至认为西方制度的优越皆因其源于中国古制。1897年阅读宋育仁的《采风记》,该书为宋育仁出任驻英二等参赞官时所作,书中记述了“一政术,二学校,附说例,三礼俗,四教门,五公法”①蔡元培:《宋育仁〈采风记〉阅后》,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第212,212页。。蔡元培阅读后评价说:“其宗旨,以西政善者,皆暗合中国古制,遂欲以古制补其未备,以附于一变主道之谊,真通人之论……余尝谓《周官》最备,殆无一字不可附会者。得宋君此论,所谓助我张目者矣。”②蔡元培:《宋育仁〈采风记〉阅后》,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第212,212页。这一观念与当时主流的文化观具有相似的特征。
更进一步,此时的蔡元培还认为中西学术相通,可以互相印证。1901年,他在杭州方言社开学日演说中讲道:
学社是以有西国普通学,如算学、格致之类是也。然则习西文,通西学,将使学者一切如西人而后已乎?曰:果如是,仍无益于我国。何则?国体、地势、风俗习惯不能无异同也。是故如我国探理之学,由六经、诸子以推于名臣硕儒论议语录之属,抉择而演绎之,而后证之以西国理论,则无方凿圆枘之患。而我国探迹之学,由现行事例以追溯国初掌故,与夫历代制度之沿革,事变之孳乳,知其流弊之所由,而后矫之以西国政治,则无胶柱鼓瑟之患。③蔡元培:《在杭州方言学社开学日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第309页。
在蔡元培看来,西方制度是值得借鉴的,但也不能直接照搬,因为国体、地势、风俗习惯不同。中国文化有其独立价值,不应全部摈弃,而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背后隐含了一种维护中国文化价值,反对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思想。郑师渠在分析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时曾指出:文化民族主义思潮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方面是极力维护民族的自信力,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虚无主义。一方面是主张提倡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④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因此,这个时期蔡元培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二)初识法国文化
蔡元培对法国文化的认识源于国人的引荐。1894 年,蔡元培阅读了魏源的《海国图志》,书中对法兰西民族有如下的描述:“佛兰西国民最精神好礼,厚待远客,男女会集歌舞,惟乐目前,不虑久远。危时敢作敢为,宁死不居人下。其女巧言如簧,甚悦人意,但不甚守礼。其民轻诺寡信,豪兴喜武,是以常与各国肇衅,效死勇战。”⑤魏源:《海国图志·佛兰西国总记上》,《魏源全集》第6册,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189页。这或许是蔡元培最早对法国文化的“认识”。
当多数国人通过阅读日文书来了解西方文化时,蔡元培却注意到日文译书的不足。他在《译学》一文中写道:“学界之事,近虽以和文为捷径,然日本人所译西文书未为完备,近又在印权同盟之列,译本渐少,故彼国治专门学者,必须通外国语,以为研究参考之地。英文之书,视日本为备,然如科学、法律之类,亦有不及德、法者。”⑥蔡元培:《译学》,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第371—372页。蔡元培认为德语、法语在自然科学、法律领域的书籍比英文书籍更胜一筹,反映出德、法书籍在这些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文学是了解和认识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而法国文学在中国“翻译文学”读库中占据重要一席⑦黄荭:《回顾与反思:20世纪法国文学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1期。。1899年,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由林纾和精通法语的王寿昌合作翻译,在汪康年的素隐书屋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名正式出版⑧汪家熔:《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的文化贡献》,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129页。。蔡元培在同年六月十二日的日记中记道:“点勘法国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深人无浅语,幽矫刻挚,中国小说家,惟《红楼梦》有此境耳。”⑨蔡元培:《日记》,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5卷,第225页。蔡元培将之与中国《红楼梦》相提并论,留下了比较中法文化的明显痕迹。
(三)促进法国大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在20 世纪初的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积极倡导革命的孙中山、黄兴均深受其感召:孙中山最爱读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进化论。黄兴在就读两湖书院时,购买了西洋革命史及卢梭《民约论》诸书,朝夕盥诵①俞旦初:《20世纪初年法国大革命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4期。。在中国最早介绍法国革命史的专著是日本涩江保的《法国革命史》,1900 年底连载在《开智录》上。1903 年,广智书局和文明书局分别有译本出版,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法国革命战史》译本②俞旦初:《20世纪初年法国大革命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4期。。1902 年冬,蔡元培兼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③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或许他就是译著出版的倡议者。因此,蔡元培不仅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且积极向中国思想界介绍法国大革命。
为了启迪青年学子的革命觉悟,蔡元培在其创办的爱国女学校开设了法国革命史课程。爱国女学校是1902 年由蔡元培与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的,首任校长为蒋智由,后由蔡元培继任。1904 年蔡元培主持校务期间,增设了法国革命史课程。他1919 年口述《传略》说道:“孑民既却《警钟》编辑之任,则又为爱国女学校校长。其对并不取贤母良妻主义,乃欲造成虚无党一派之女子,除年幼者照通例授普通知识外,年长一班,则为讲法国革命史、俄国虚无党主义等,且尤注重化学。”④蔡元培:《传略(上)》,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6页。由此可见,不仅通过讲演和出版,而且通过创办新学,蔡元培多方用力,推动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二、清末民初的留学时期
在初步认识西方文化后,蔡元培认为了解西方必须亲身接触西方文化,而留学德国才是最佳之选。1907 年他自费赴德留学,1912 年回国担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同年底再次赴德,1913 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吴稚晖赴法推动勤工俭学运动,直至1916 年底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这段重要的留学经历加深了蔡元培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改变了他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一)世界主义文化观
蔡元培到德国后,经莱比锡大学汉学家孔好古(August Conrady)引荐,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根据蔡元培的《自写年谱》,其间他听选修了哲学史、文明史、美术史、心理学等课程,又加入兰普莱西(Karl Gotthard Lamprecht)创设的文明史与世界史研究所,并选修民族学博物馆馆长符来(Wöller)⑤Wöller为蔡元培的笔误,应为Karl Weule。Karl Weule于1907—1926年任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开设的民族学课程。在研究所,蔡元培结识了“颇心折东方文化”⑥蔡元培:《自写年谱》,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第458页。且治民族学的但采尔(Theodor Wilhelm Dan⁃zel)。在世界史和民族学研究以及民族学博物馆中,中国文化的价值得到了认同,而德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热情,进一步增强了蔡元培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他的中西文化观也随之发生变化。1914年,在法国的蔡元培为《学风》杂志拟《发刊词》时写道:
全世界之交通,非徒以国为单位,为国际间之交涉而已。在一方面,吾人不失其为家庭或民族或国家之一分子;而他方面,则又将不为此等种种关系所囿域,与一切人类各立于世界一分子之地位,通力合作,增进世界之文化……夫全世界之各各分子,所谓通力合作以增进世界之文化者,为何事乎?其事固不胜枚举,而其最完全不受他种社会之囿域,而合于世界主义者,其惟科学与美术乎(科学兼哲学言之)!⑦蔡元培:《〈学风〉杂志发刊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年,第289—290页。
此时,蔡元培所抱持的是一种世界主义文化观。他将中西文化均视为世界文化之一分子,虽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中西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他们并存于世界文化之林,居于平等的地位,并且中西文化中的科学与美术,更具有共通性。历史学家汪荣祖提出文化单元论和多元论的分析框架,指出“从多元文化观点来看中西文化,二者自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同的文化不应被西方文化所征服”①汪荣祖:《陈寅恪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07页。。世界主义的文化观本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观。
(二)亲历法国文化
1913 年4 月,宋教仁遇刺,蔡元培回国参加二次革命。9 月,革命失败后,决定再次出国。受友人邀约,他与家人一起去了法国。晚年他在《自写年谱》中回忆道:“我又拟出国了,本欲仍往德国,适吴君稚晖将往法国,约我同往,我于是携了眷属,乘日本邮轮三等舱行。到马赛后,我等登陆……我等自马赛到巴黎,有华法教育会李君石曾等招待。”②蔡元培:《自写年谱》,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第471—472页。这是蔡元培生平第一次到法国,也是留居法国时间最长的一次,历时三年有余。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忧愤而死。教育总长范源濂致电在法国的蔡元培,敦请他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于在法国的经历,蔡元培在《传略》中口述说:“是年秋,孑民复偕眷属赴法国,住巴黎近郊一年。欧战开始,遂迁居法国西南境,于习法语外,编书,且助李石曾、汪精卫诸君办理留法俭学会,组织华法教育会。”③蔡元培:《传略(上)》,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669页。
通过留居法国,蔡元培对法国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有了切身的体会,对法国文化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深入。1918 年,他在《〈华法教育会丛书〉序》中指出中法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法国文化值得借鉴的有五个方面:
一曰道德之观念。吾国人之言道德也,曰恕,曰仁,曰正其谊不谋其利,与条顿民族之功利论、强权论不能相容。惟法人尊自由,尚平等,常为人道主义而奋斗,与我国同也。二曰文学、美术之臭味。我国文学、美术,皆偏于优美一派,而鸷重神秘之风甚少。欧人中近此者为拉丁民族,而法人尤其著者也。三曰信仰之自由。我国教育中,从不参以偏重一教之主义。革命以后,持此尤坚。欧洲各国,普通教育中,有修身而无宗教者,惟法国耳。四曰习惯之类似。法国人多业小农,善储蓄,和平宽大,无仇视外人之习,均与我国人相类。五曰俭学之机会。吾国学校,尚未遍设,各种专门学术,不能不资于游学;而游学之费,公私俱绌;费数百金而于三四年间得造成一种专门学术者,以法国为最便。”④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丛书〉序》,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283页。
蔡元培对法国教育制度备加赞赏。他在《华法教育会之意趣》一文指出:“考察各民族之教育,常若不能不互相区别者,其障碍有二:一曰君主,二曰教会……现今世界之教育,能完全脱离君政及教会障碍者,以法国为最。”⑤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0,381,381页。1912 年,蔡元培发起组织社会改良会,所确立的宗旨就是“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⑥蔡元培:《社会改良会宣言》,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20页。。蔡元培推崇法国教育的原因为:其一,教育应以道德为中心,“法国自革命时代,既根本自由、平等、博爱三大义,以为道德教育之中心点”⑦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0,381,381页。;其二,法国教育是人道主义教育的代表:“读欧乐君之《理想与意志竞争论》,有曰:‘法人之理想,不问其为一人,为一民族,凡弱者亦有生存及发展之权利,与强者同。而且无论其为各人,为各民族,在生存期间,均有互助之义务,例如比利时、塞尔维亚、葡萄牙等,虽小在体魄,而大在灵魂,大在权利,不可不使占正当地位于世界以独立而进行。’其为人道主义之代表,所不待言。”⑧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80,381,381页。
蔡元培在法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在口述《传略》中指出:“对于欧战之观察,谓国民实力,不外科学美术之结果。”①蔡元培:《传略(上)》,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674页。[法]巴斯蒂著,王文婧译:《1949年以前法国的清史研究》,《清史研究》2020年第2期。在他看来,法国文化在科学与美术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国科学之发达,不独在科学固有之领域,而又夺哲学之席,而有所谓科学的哲学。法国美术之发达,即在巴黎一市,观其博物院之宏富,剧院与音乐会之昌盛,美术家之繁多,已足证明之而有余。”②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382页。
蔡元培与法国学术界日益熟悉,从而意识到中国科学研究落后的原因之一,是中西方学术无法交流。在中国科学社的一次演讲中,蔡元培讲道:“法国Madame Curie女化学家将往美,因美国妇人赠以一格拉姆之镭质Radium,故特往美一行亦不能来中国。世界各大科学家心目中皆无中国。”③蔡元培:《在中国科学社北京社友欢迎会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第414页。因此,中国亟待发展科学。但更令他惭愧的是欧洲人在汉学领域的研究也远远超过国人,他在《〈学风〉杂志发刊词》一文中曾细数欧洲汉学界的研究状况:
吾人生活之地盘而核其学术之程度,则吾人益将无地以自容。例如中国之地质,吾人未之测绘也,而德人李希和为之。中国之宗教,吾人未之博考,而荷兰人格罗为之。中国之古物,吾人未能为有系统之研究也,而法人沙望、英人劳斐为之。中国之美术史,吾人未之试为也,而英人布绥尔爱铿、法人白罗克、德人孟德堡为之。中国古代之饰文,吾人未之疏证也,而德人贺斯曼及瑞士人谟脱为之。中国之地理,吾人未能准科学之律贯以记录之也,而法人若可侣为之。西藏之地理风俗,及古物,吾人未之详考也,而瑞典人海丁竭二十余年之力考察而记录之;辛亥之革命,吾人尚未有原原本本之纪述,法人法什乃为之。④蔡元培:《〈学风〉杂志发刊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291页。
上述四个法国人都是汉学领域的研究专家。沙望即沙畹(Edouard Chavanne,1865—1918),1889 年曾到访北京,任法国驻中国使馆随员。1893 年在巴黎发表了《两汉石刻》,同年任法兰西学院汉语教授⑤沈福伟:《西方文化与中国(1793—200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54页。。1907 年,沙畹来中国进行考古考察,在龙门和云岗石窟收集了特别丰富的文物和碑帖,并带走了两大箱壁画,有未完成两卷本著作《中国北方考古考察》(1909—1915)⑥[法]保罗·戴密微著,秦时月译:《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下,《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4期。。白罗克是沙畹的学生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毕业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学院,1901 年受聘为法兰西远东学校教授,1906 年受法国金石和古文字科学院及亚细亚学会之托,率团前往中亚探险;1908 年在敦煌低价购得秘窟文书中的大量精品,运回法国⑦桑兵:《伯希和与近代中国学术界》,《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他的研究奠定了法国敦煌学研究的领先地位⑧耿昇:《法国学者对敦煌文本的研究与谢和耐教授的贡献》,《国际汉学》2005年第2期。。若可侣指法国地理学家哀利赛·邵可侣(Elisée Reclus,1830—1905),其巨著《人与地》完成于1904 年,后经其侄子伯鲁·邵可侣(Paul Reclus,1858—1941)精简并补充至1930 年的世界大事⑨王锴:《一位深怀左拉情的翻译先驱——毕修勺》,香港《开卷有益》1997年第2期。。1937 年,郑绍文将其翻译出版时,蔡元培为之撰写了序文。序文写道:“哀利赛·邵可侣先生的《人与地》,是二十世纪开始时的一部名著,同时也是前一世纪若干思想与科学探索的结合……一部有长久价值的书。”⑩蔡元培:《〈人与地〉序》,邵可侣著,郑绍文译:《人与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第III页。法什乃指费尔南·法尔热内尔(Fernand Farjenel),1911年9月到1912年12月,他进行了一次学术之旅,从云南历经上海、武汉,最后到达北京。期间与中国众多政治领袖(孙中山、黄兴、陈其美、袁世凯)及各界知名人士进行了访谈,获得了丰富信息和一手资料,1914 年出版专著《亲历中国革命》(À travers la Révolution chinoise)⑪蔡元培:《传略(上)》,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674页。[法]巴斯蒂著,王文婧译:《1949年以前法国的清史研究》,《清史研究》2020年第2期。。由此可见,蔡元培十分关注欧洲人汉学研究的新进展
(三)介绍法国文化
在留居法国期间,蔡元培受到法国文化的熏染,对法国教育、科学与美术的历史及其现状有了全面的认识,对法国的人道主义教育理念、科学的进步、美术的发展均十分赞赏。因此,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勤工俭学运动,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青年赴法留学,亲自接触法国文化。1912年初,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褚民谊、吴玉章、张溥泉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提倡“拟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①蔡元培:《留法俭学会缘起及会约》,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65页。。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借北京安定门内方家胡同为俭学会会址,表现了他对勤工俭学运动的大力支持。1914 年夏,蔡元培与李石曾、吴稚晖等在法国发起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②陈三井:《旅欧教育运动:民初融合世界学术的理想》,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51页。为宗旨。1915年,他们又组织世界社。1916年3月,蔡元培、李石曾与法国人欧乐(Aulard)、穆岱(Marius Moutet)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其宗旨“在发展中法两国之交通,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智识经济之发展”③《华法教育会大纲》,世界社编辑:《旅欧教育运动》,法国都尔:旅欧杂志社,1916年,第115页。。
此外,蔡元培通过勤工俭学会、华法教育会等机构,翻译图书,出版报刊杂志,全面向国人介绍法国文化。1914年夏,蔡元培在法国筹办《学风》杂志,并亲自草拟了一份创刊号目录。篇目包括:
《发刊词》(孑民)、《俭学说》(精卫)、《人学》(石曾)、《康德美学述》(孑民)、《生与死》(仲逵,法国达斯脱原著)、《里昂观万国城市赛会记》(溥泉)、《谈荟》(石曾、孑民)、《拉飞儿雅典学派图释》(孑民)、《卢骚野弥儿小说》(竞生)、《古今要籍介绍 名著介绍》(石曾)、《丛书介绍 新书介绍》(石曾)、《第四次万国教育大会预告》(孑民译)、《俭学会略记》(石曾)、《俭学会一分子春假游法记》(稚晖)、《俭学百话》(稚晖)。④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上,第554—555页。
杂志的编印因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迫中断,但从文章作者看,蔡元培、汪精卫、李石曾、谭熙鸿、张继、张竞生、吴稚晖都是勤工俭学运动积极倡导者。从文章内容看,涵盖了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还包括教育界和俭学会的介绍以及法国的见闻录。这份目录反映出蔡元培不仅全面了解法国文化,并且对法国文化进行了研究。他所撰写的《拉飞儿雅典学派图释》是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1520)作品的介绍,1916年以《赖斐尔》为名连载于《东方杂志》第13卷第8号、第9号,商务印书馆1923年将其辑入东方文库《艺术谈概》出版。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对中国传统文化批评愈加激烈,中西文化的异同被“新旧文化”之争所替代。陈独秀在《新青年》上表达了新文化人的文化观:“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⑤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显示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蔡元培对中西文化关系也有了新的独特的理解和阐发。
(一)兼收并蓄的文化观
虽然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但他并不赞同东西文化有优劣之分。蔡元培反对“保守”与“激进”两种偏激的文化观。他认为“中国民族,富有中和性……中和的意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不走任何一极端,而选取两端的长处,使互相调和。”“主张保存国粹的,说西洋科学破产;主张输入欧化的,说中国旧文明没有价值。这是两极端的主张。”①蔡元培:《三民主义的中和性》,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6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年,第298、299页。
蔡元培认为中西文化是平等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价值所在。他在《中国的文艺中兴》演讲中讲道:“照懂得欧洲也懂得中国的人看来,中国和欧洲,只表面上有不同的地方,而文明的根本是差不多的。倘再加留意,并可以察出两方文明进步的程序,也是互相仿佛的。至于这方面的进步较速,那方较迟,是因为环境不同等等的缘故。”②蔡元培:《中国的文艺中兴——在比利时沙洛王劳工大学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5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5页。此外,从小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蔡元培十分肯定儒家文化的价值,他在《孔子的精神生活》中指出:“孔子所处的环境与二千年后的今日,很多差别;我们不能说孔子的语言到今日还是句句有价值,也不敢说孔子的行为到今日还是样样可以做模范。但是抽象的提出他精神生活的概略,以智、仁、勇为范围,无宗教的迷信而有音乐的陶养,这是完全可以为师法的。”③蔡元培:《孔子的精神生活》,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8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年,第363页。
当胡适提出“再造文明”的时代命题时,蔡元培也构建了他的新文化途径。他认为文化的发展“必具有两条件:第一,以固有之文化为基础;第二,能吸收他民族之文化以为滋养料”④蔡元培:《旅法〈中国美术展览会目录〉序》,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5卷,第279页。。那么如何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蔡元培指出:“吸收者,消化之预备也。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始吸收之。食肉者弃其骨,食果者弃其核,未有浑沦而吞之者也。”⑤蔡元培:《文明之消化》,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460页。在回复何炳松《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中,蔡元培写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不守旧、不盲从的态度。现在最要紧的工作,就是择怎样是善,怎样是人类公认为善,没有中国与非中国的分别的。”⑥蔡元培:《复何炳松函》,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4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页。这个时期蔡元培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择善从之,体现了一种兼收并蓄的文化观。
(二)深入了解法国教育制度
蔡元培认为“改良社会,首在教育”⑦蔡元培:《留法俭学会缘起及会约》,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65页。。中国的大学以及中国教育如何改革一直是他思考的重要问题。秉承“择善从之”理念,蔡元培对于法国文化的关注,也逐步聚焦于人才培养、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系统。他认为“中国所深欲以法国教育为师资,而又多得法国教育之助力,以促成其进化者也”⑧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第382页。。
蔡元培和李石曾都是中国近代法国教育制度的引荐者,他们都积极推动中国青年学子赴法勤工俭学。究其原因,是中国的教育质量仍不尽如人意。蔡元培在一次演说中指出:
吾国学校之数,尚不满足愿学者之需。小学毕业者,或欲受中等教育而不得;中学毕业者,或欲受高等教育而不得,一也。吾国各学校之设备,尚不完全,亦不能悉得适当之教员;毕业之学术,仍不能与外国同等学校毕业生相较,二也。学校以外之设备,如藏书楼、博物院、动植物园、农场、工厂之属,吾国多未建设,不足以供学者之实习而参考,有事倍功半之虑,三也。故吾人不能不劝人游学。⑨蔡元培:《北京留法俭学会预备学校开学式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94—95页。
大学的人才培养首先取决于师资。1917 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讲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①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8页。改革的第一步是要延聘教员,他在与友人的通信写道:“大学之所以不满人意者,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在延聘学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②蔡元培:《复吴稚晖函》,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0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5页。蔡元培延聘教员的标准是学者和青年思想的引领者。在他上任伊始也想到了留法群体,于是致函在法同人,希望他们为北大招揽人才:
北京大学拟新设法文学、哲学、美学诸座,请法国方面职员为留意数人,其资格如下:(一)新党。(二)文学博士;(A)自然派文学(Naturatisme),(B)Comte派及Geyan派哲学,(C)Bergson派哲学,(D)长于美学及美术史、兼谙悉美术馆之组织者。(三)性情温和。(四)热心教授中国人而不与守旧派接近者。
……拟于各门研究所(Institute),以一本国学者为主任,而聘一欧洲学者共同研究……此本国学者,以大学毕业后,再在英、法、德等国研究数年者为合格。其所聘欧洲学者,即由此本国学者于研究期细心访问,择其果有学问而又能实心指导外国人者,与之联络,备他日延聘,庶能裨益此事。③蔡元培:《致在法同人函》,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10卷,第324—325页。
自1917 年起,一批留学法国、学有所长的教授走进北大。他们有李石曾、张竞生、徐炳昶、谭熙鸿、李书华、吴法鼎等。李石曾早在1902年就赴法留学,先后在蒙达尔纪农业实习学校、巴斯德学院和巴黎大学攻读农学与生物化学。1917 年受聘到北大任教,开设生物学、哲学等课程。张竞生曾先后就读于巴黎大学和里昂大学,1919 年获博士学位。曾在北大讲授伦理学、美学等课程。徐炳昶1918 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后入北大哲学系任教。谭熙鸿曾留学于巴黎大学和图卢兹大学(Université Fédérale Toulouse Midi-Pyrénées)攻读生物学和农学,1919 年获博物学硕士学位。他与李石曾都是北大生物学系的创建者。李书华先后在图卢兹大学和巴黎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22 年回国后即到北大物理系任教。吴法鼎是中国最早赴法留学学习美术的,1919 年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不久即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蔡元培对于法国教育制度的关注,最早见于1910年他节译包尔生著作《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所发表的文章《德意志大学之特色》。文章谈及大学有三种不同风格,即“英国风、法国风、德意志风”。文章以拿破仑帝政时代的大学为蓝本,介绍了法国大学的风格:“法兰西大学云者,其中所包至广。自初等学校以至最高之专门学校,无不罗而该之。”④[德]巴留岑著,蔡元培译:《德意志大学之特色》,《教育杂志》第2年第11期(1910年11月10日)。这里实质上指法国的大学区制,具体制度如李石曾1922年在文章中的介绍:“法国大学,统全国而分十六学区,每区立大学,每大学纵分小中大三级,横分文理法医药五科,五科中有缺一二科时,亦有加设农工或其他专门学院者。”⑤李石曾:《法国教育与我国教育前途之关系》,《新教育》第4卷第3期(1922年3月)。
1918年,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曾提议,为解决中学毕业生升学供求不相应的问题,应该借鉴法国大学制度:“宜仿法国学制,划全国为若干大学区,一区之中,自蒙养院以至大学,全由大学总长支配。”⑥蔡元培:《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提出讨论之问题》,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425页。1920年底,蔡元培受教育部委派赴欧美各国考察大学教育。在北大同学欢送宴会上,蔡元培表达了对法国大学区制的关注:“虽法国学制,全国一致,近于古板。然以大学校长领袖其事,固较教育应教育科为优矣。此鄙人出洋后,所拟细心考察若一也。”⑦《北大同学欢宴蔡孑民》,《时报》1920年11月24日第9版。经过这次考察,蔡元培对如何借鉴法国大学区制有了更加成熟的想法。1921 年,在英国爱丁堡演讲时,他阐释道:“教育机关要有统系。即取法国大学区制,由各省设立大学,即由大学办理全省内教育事业。不过法国大学区,以大学校长为关键,即大学校长一方面为大学评议长,一方面为地方教育机关之总理,是也。然全区教育事业,仅以校长一人为互相连贯之关键,尚未尽善。我意应以全区教育之权,归于大学评议会,评议会中可以收容多数人才,一方面办理大学,一方面筹画普通教育事业,必较之现在教育厅成效更多。”①蔡元培:《在爱丁堡学术研究会晚餐会上的答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第344—345页。此后,蔡元培便积极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三)实践法国大学区制
1920年春,在蔡元培、李石曾及中法两国人士积极推动下,北京中法大学成立,首任校长为蔡元培。李石曾在《中法大学概要》中介绍说:“中法大学发起于民国九年春,由国立北京大学,广东大学,及法国里昂国立大学代表负筹备之责。中法大学浑称也。析言之,又有北京中法大学,广东中法大学,海外中法大学。”②北京中法大学刊行:《北京中法大学概要暨各项章程》(民国十五年),李森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第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第5,9,3—19,8,9页。“中法大学虽依据中国学制,然亦采取法国之所长,即法国大学,包含大中小各校,使有衔接之效,不似他国学制大学只就中学以上之学课而言。中国大学固亦有附设中小学部,然不过为一校之附属。至北京中法大学大中小各校并立,远及数十里,实亦大学区之制。”③北京中法大学刊行:《北京中法大学概要暨各项章程》(民国十五年),李森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第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第5,9,3—19,8,9页。
中法大学不仅是一所大学,确切地说,更是大学区制在中国的一次尝试。根据《北京中法大学概要》及《北京中法大学章程》④北京中法大学刊行:《北京中法大学概要暨各项章程》(民国十五年),李森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第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第5,9,3—19,8,9页。,北京中法大学分为大学部、中学部、小学部和特设部。大学部设文学、哲学、数理化学及生物学四科,分属四个学院,即服尔德学院、孔德学院、居礼学院和陆谟克学院,分别以法国在该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命名;中学部包括孔德学校、西山中学校、温泉女子中学校和温泉中学校;小学部包括孔德学校、碧云小学校、温泉女子小学校和温泉小学校;特设部包括了中法图书馆、中法大学陈列馆、西山天然疗养院、温泉天然疗养院、农林试验场、测候所、天文台、磁力台。此外,考虑学术研究的需要,服尔德学院分为甲、乙两部,甲部为中国学生而设,乙部为中国教员和法国教员而设,以便中国教员研究法国文学,法国教员研究汉学。后来,陆谟克学院乙部、服尔德学院乙部、西山温泉各校及附设医院农场测候所合并,称为西山学院,其宗旨“于高深及应用学术,皆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于中小学亦取接近自然之意”⑤北京中法大学刊行:《北京中法大学概要暨各项章程》(民国十五年),李森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第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第5,9,3—19,8,9页。。广东中法大学设海外部,每年送学生一百人至法留学。海外中法大学分为里昂中法大学和晓露槐工艺专修馆。可见,中法大学是对法国大学制度的移植。
中法大学是由中国人创办的,但其管理由中法两国分工合作。“大部分为中国自动的教育,而非法国有利用之意存于其间,此与其他国际合组教育事业不同之点也。至其组织取分工合作之意,在北京之中法大学,由中国代表团主持(蔡孑民君为中国代表团主席,兼北京中法大学校长),在里昂之中法大学,由法国代表团为主体(雷宾君为主席代表),两国各设协会,由两国人士组成,两国公使为协会董事部名誉部长,倡导校务之进行。”⑥北京中法大学刊行:《北京中法大学概要暨各项章程》(民国十五年),李森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史料三编》第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第5,9,3—19,8,9页。
对于法国教育制度的借鉴,最重要的一次实践是1927年大学区制的试行。但蔡元培并非直接照搬法国的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他希望以评议会替代校长作为最高决策者。这源于他推崇的“教育独立”理念,即“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⑦蔡元培:《教育独立议》,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第585页。。民初,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时颁布了《大学令》,设立评议会为大学的决策机构⑧《大学令》规定评议会审议下列事项:①各学科之设立废止;②学科课程;③大学内部规则;④学生试验事项;⑤学生风纪事项;⑥教育总长及校长咨询事件。据《教育公报》第4年第15期,1917年11月30日。。就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改革学校管理体制,组织评议会,给多数教授的代表议决立法方面的事务⑨蔡元培:《回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全体学生欢迎会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 卷,第693 页。。1927年,国内学者对大学区制展开讨论,孟宪承曾将其优点归纳为:“(一)教育行政,划出于普通政治系统之外,由专门学者主持,表现学术的尊严,保持教育行政的专业化、学术化。(二)统合高中初各级教育为一整个的系统,统一教育的精神,增高行政的效率。”①孟宪承:《大学区制在江苏的试验》,《第四中山大学教育行政周刊》第1期(1927年7月25日)。
1927 年4 月18 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蔡元培、李石曾、褚民谊被推举为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该委员会实际行使教育部的职权。三位均曾经留法,因此他们对在教育制度上借鉴法国的制度是有共识的。李石曾对大学区制的评价相当高,认为“其组织之精当,几非易以形诸言语”②李石曾:《法国教育与我国教育前途之关系》,《新教育》第4卷第3期(1922年3月)。。6 月6 日,蔡元培代表教育行政委员会提案获得通过,中央政治会议决定采用大学院制,并试行大学区制。根据《大学区组织条例》:“第一条全国依各地之教育经济及交通状况定为若干大学区,每大学区设大学一所,大学设校长一人,综理大学区内一切学术与教育行政事项。第二条大学区设评议会为本区审议机关。”③《大学区组织条例》,《国民政府公报》第55期(1928年5月)。这一制度基本实现了蔡元培的理想。
同年7 月,大学区制在江苏、浙江两地试行,两省裁撤教育厅,成立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分别由原教育厅长张乃燕和蒋梦麟担任校长。1928 年,北平也试行大学区制,由李石曾任校长。但因各方的反对,7月,北平和浙江取消大学区制,9月江苏也将大学区移交省政府④陶英惠:《蔡元培与大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册,1972年。。至此,大学区制试验宣告彻底失败。其失败原因,有研究者将其归入经费分配、人事安排的难题与配套的评议机构及督学制度难以建立或发挥有效作用⑤许小青:《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中央大学区试验及其困境》,《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
综上所述,蔡元培出生于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时代,青少年时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维新变法时期,在阅读中对西方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当国人开始质疑中国文化的价值时,他反对盲目推崇西方文化,体现了一种民族主义的文化观。通过阅读译书,对法国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受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了寻找“救亡图存”之路,蔡元培毅然选择了留学欧洲,通过亲身体验德国、法国文化,对西方的教育、科学研究及美术等各个方面有了深入的认识。他认为中西方文化都应当是世界文化的一分子。中法社会及政治制度有相似之处,而法国在科学、美术方面均很发达,值得中国借鉴,因此积极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组织华法教育会。新文化运动后出现了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蔡元培提出对古今中西文化应采取兼收并蓄、择善从之的态度,并与李石曾等共同将法国的教育制度引荐并移植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