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研究
2021-03-26李冰
李冰
(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城市网络的无限扩张,城市品牌生态系统与视觉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无可逃避的问题,亟需探讨可行性方案。如何解决城市标识形象系统自身的和与系统载体连结的生态性问题,需要在城市系统方法与城市可持续方法下进行探究,总结出适合人文历史名城和新型发展城市共同适用的视觉识别生态形式规律。在这个视觉环境需要改善与重建的过程中,由于标识形象系统的平面性、二维性,其在城市空间中转化为三维或四维的生态概念被长期忽视或不被重视。文章着重探究标识系统融入城市景观中的生态问题,为城市视觉性生态治理找到解决方案。
1 生态设计与城市标识形象概念
1.1 生态设计概述
“生态学” 一词从希腊文演变,本质具有 “栖息地” 的含义,用来描述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生态学的出现与越来越被学者重视研究,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系统被自身活动破坏,环境失去了稳定性逐渐恶化有直接的关系。从这个系统的方面来说,生态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非人类的自然世界中,它也关注包括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部分组成的系统成员,其本身的设计行为就在系统内部参与和塑造着有关生态的议题。人类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注意到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是优先发展互利的人与自然关系,因此生态与设计结合的理念应运而生。生态设计在面对环境问题边缘化现状时,在人—社会—自然3方面找到平衡关系,通过对已有的功能结构、美学法则和伦理关系等方面的解构,重塑技术背景赋予下的基于社会—自然系统双向沟通协同的设计产物[2]。
1.2 城市视觉生态
在城市环境性与系统性问题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与有效介入,是设计科学决策和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思路。越来越多的关注点在生态学学科范畴内开始集中在新的城市、景观、环境中,并且不断向环艺、室内和产品设计等领域拓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视觉文化作为与城市景观密切联系的现象,应该形成生态性问题焦点,解决城市视觉污染问题刻不容缓。城市视觉依附于城市载体与媒介显现出来,本身具有景观性。以往对于城市视觉文化的生态性研究较少,长期忽视了城市视觉文化设计同样作为整个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失一环拥有的生态建设意义。视觉生态文化设计现象在一些具有丰厚人文内涵的文化历史名城中由来已久,是一种基于图像的系统意识与生态素养的体现。这种城市视觉特色与人文关怀反哺了生态系统,基于地域性的生态观也支持了生态上相对可持续的本土生活方式。
1.3 城市标识形象与视觉生态
城市视觉生态通过色彩、造型、光影、空间等在景观中的整体建构,利用审美价值规则与秩序,高度概括着城市文脉与风格,体现了城市主观意象上的人文与审美关怀[3]。属于城市视觉的城市标识形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作为一个文化景观,是城市视觉生态中非常重要的现象;另一方面,它又在城市品牌的图像与文本层面,通过系统中的各视觉要素对城市地域符号进行形象定义,形成城市核心文化诉求下的基因与品牌调性[4]。城市标识形象系统不同于普通的企业标识形象系统,因其具有城市和公共的属性,在设计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城市公共系统和公共生态的设计问题。这种特性不止意味着城市标识形象系统要能够和谐地作为城市细胞融入城市的环境中,更意味着其形象系统自身作为一个生态体系,所展现的生态美学,能够代表着未来城市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发展理念与趋势[5]。当前,国内很多城市特别是旅游型城市都意识到了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的构建对于城市品牌塑造的重大意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视觉生态的设计现象,只得用生态设计理念介入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生态设计模型
城市标识形象因其设计与制作中的平面属性,核心要素标志、色彩与辅助图形等具有二维性,在进入环境(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环境(系统)具有的三维与四维特征相结合,此时,用生态设计理念介入其中,构建出一个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的生态设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以环境为中心,以受众(用户)为起点,得出一个具有动态平衡关系的嵌套系统。系统内部诸要素始终与外界影响因素产生双向互动,不断自适应与调整以维持视觉生态平衡关系,见图1。
生态设计介入的城市标识形象在环境中展现出一种类似于移动端界面设计中的卡片式设计理念。从人的视觉出发,建筑(环境)为终点,中间会经过人—标识,标识—载体,载体—建筑(环境)的逐层视觉体验过程,这与元素—组件,组件—卡片,卡片—容器的设计层级很相似。在这个嵌套系统外部,城市自身通过历史与人文、审美与风格等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构建出根植于城市特色文化与资源优势的符号与系统内部进行双向互动[6]。一方面,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城市特色等诸多因素会对视觉呈现形态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存在的视觉特征会反过来形成新的城市特色文脉与设计风格。此外还会受到视觉受众的影响,受众(用户)通过生态心理感受与生态生活方式两方面影响着城市标识形象的终端呈现。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在城市系统网格中充满了流动性与参与性。城市标识形象最大的价值在于公众在公共场域的参与性,以此来展现社会意识与生态美学,反映人与环境关系概念的生态文明建设[7]。每个受众的心理感受因其个体视觉差异化而产生区分,但最终的系统反馈机制会导向受众强化其生态生活方式的观念与意识。
图1 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生态设计模型
图2 波尔多城市标识设计
此模型确立了人在城市标识形象环境中的主观性与起始性。首先,人的视觉与标识的元素之间会产生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视觉面对一个具有信息阅读层级的面,并且这个面的距离与角度随时产生变化。在这组关系中,要考虑到生态的视觉距离与角度因素,也要考虑到生态的阅读层级问题。其次,标识形象视觉元素会与承载它的物料产生关系,这种物料很大一部分是不依附于任何建筑立面或外观而单独存在于环境中的。生态的理念要求设计重视功能性而减少其外在的形式性,尽量去掉其装饰的意味,达到一种简约与朴素的视觉风格。另外此时物料已经置于环境中,要考虑到物料对于环境的影响,在设计选材时要利用生态材料结合工艺进行后期制作。还有一部分标识视觉元素是直接应用于建筑立面上,建筑充当了载体的角色,要注重建筑本体的生态承载性能否符合环境的要求。最后,标识形象载体会和建筑(环境)产生关系,要求载体在与建筑进行结合时,减少对建筑的破坏,主要有轻量化设计和无破坏性设计两方面内容。在系统内部还对微观视觉与宏观视觉进行了划分,人和标识之间的视觉关系属于微观视觉,标识—载体和载体—建筑两对关系从属于宏观视觉。
整个建构体系对于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的生态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模型与以往模型构建的优势主要在于:一是把系统分为外部系统与内部系统,内部系统因为外部系统的改变而产生动态性,从而促使整个系统良性迭代与循环。二是具有用户体验的设计特点,着重强调用户—系统双向互动中的情感体验,人的心理感受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内部系统的运作。三是对于标识系统的全新解构方式,把设计元素拆解为几个维度分别进行设计思路拓展,突出标识系统抽离于环境自身所具有的空间性。
3 城市标识形象系统生态设计方法
3.1 标识二维性生态设计
标志的生态化设计最能体现出一座城市所倡导的可持续化、多元化发展的理念,更能展现出标识系统自身强大的品牌活力。生态的介入,为标志设计提供一种可生长性的设计方案,标志能够根据生态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视觉应变。这种标志带有生长与迭代属性,能够适应复杂城市的媒介环境并可以促进城市品牌向永久性发展。例如法国西南港口城市波尔多的城市标识形象系统中,用黑色的点来代表28个城镇,彩色的线条表示这座城市的居民,把点和线进行连接,并且这些点和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发生动态变化。每一个城镇居民都能通过点和线找到自己的位置,整个标志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图像,而是一个生态系统,见图2。
城市的色彩是人们积极感知城市环境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如何从错综复杂的色彩中分辨提取出能够表现城市气候条件、城市结构、自然地理、建筑风貌、人口色彩文化和人口心理感知的城市专属色彩,是一个关于色彩生态的问题。创建一个高品质的城市标识色彩生态环境,需要考虑到基于居民、社会、审美属性的色彩关系与色彩平衡。例如西班牙城市圣塞瓦斯蒂安的城市标识色彩体系,通过一系列颜色的微妙变化和肌理的呈现,来展现这座城市的沙滩、海湾、海洋等地理风貌景观色彩,见图3。
城市标志在表达城市文化内涵的时候,往往形态比较单一,信息传达力度不够,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标志辅助图形来对标志所传达的理念进一步拓展与表现。城市标识辅助图形一是能够对标志的图形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地生态演绎,二是拥有和标志生态化设计方法中一样的生长性,表现为图形能够根据内外部生态环境变化产生迭代。例如葡萄牙波尔图城市标识系统的辅助图形设计,根据其标志极简的基本形态,结合城市的历史、故事、景观、生活等视觉代码创建了70多个不同的视觉图形,这些视觉图形能够自由进行组合,公众可以自由创建灵活可变的城市视觉景观。公众想法的融入和视觉语言的持续更新,使辅助图形变成了集生长性、适应性和动态性于一体的生态视觉系统[8]。
3.2 “人—标识” 生态设计
3.2.1 生态视觉距离 从人的视角对标识系统进行观察,会牵涉到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数据分析。人对于标识系统的视觉感知,取决于空间中人到标识的视点距离与标识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景物高与人眼高的研究数据表明,当人与景物的视觉距离和景物自身高度的比例为2∶1(二倍距),垂直仰角为27°时,被认为是观看景物的最佳生态视距,人能够看清实体的整体[9]。在现实中,人因为受到行车视距与步行视距和眼高(站立)的差异性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都达到最佳视距,那么此时需要最佳视距范围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行人与标识两个变量进行规定:一方面根据街道宽度、建筑立面高度、人的身高差异等要素,设置一个合理的标识高度与尺寸,使街道拐角出现的人能始终和标识保持26°—30°的垂直视角范围与小于45°的水平视角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性的设计划定生态界线,使视觉受众进入最佳视距区域[10]。
图3 圣塞瓦斯蒂安城市标识色彩体系
3.2.2 生态视觉层级 城市标识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信息传达,标识的指示功能需要阅读准确性来保障。提升阅读准确性,既需要注意远中近视觉的标识层级问题,也需要注意同一层级的视觉元素阅读顺序与排布问题,这个问题通常出现在近视觉。远视觉层级是标识系统整体面貌的呈现,需要注意清晰准确地呈现主标识;中视觉层级是标识系统的大分区,还会显示近视觉的轮廓,需要注意分区符号展示的位置和与近视觉轮廓和谐相融两方面问题;近视觉层级是标识系统详细信息的展示,需要注意指示性文字的阅读性、与导向性图形或符号的搭配性以及与识别性、信息性图形显示的阅读顺序[11],见图4。例如玛卡拉峰山地自行车公园寻路指示系统,用单位高度规定了整体信息显示的视觉密度,分为6个单位高度的主信息牌与一个单位高度的副信息牌。指示方向图形和道路名称是第一阅读层级,在主信息牌最上方展示,路程距离、使用者作为第二阅读层级,在下方依次展示。前方道路指示作为第三阅读层级在副信息牌展示,并且和主信息牌有背景颜色的区分。
3.3 “标识—载体” 生态设计
3.3.1 去装饰化 城市标识系统的复杂性在于不止需要对城市中大型空间与主次要街道的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提供定位、指引与安全信息,还要兼顾其本身的现代视觉性能够在城市中形成一种生态而又永恒的美学。功能与美学双重标准要求设计方案的去装饰化呈现,即完整清晰地将功能信息嵌套在标识载体中,最大程度地把环境信息转译成视觉元素去表达[12],而不带有任何一丝主观情绪与人为因素干扰。标识载体的去装饰化设计通常以一种黑白与简约的生态形式布置在城市环境中,体现一种 “无” 与 “空” 的设计理念,使标识载体最大程度 “隐身” 于景观中。例如美国密苏里州的克莱顿市导视系统设计,为了保持街道景观的传统,标识载体设计形式需要考虑与原有的砖路与铸铁灯柱相融合,为此全系统使用了黑色粉末图层钢制作,标识载体外形采用模块化的长矩形,标识信息采用无衬线的白色字体。地图的设计采用了最基本的黑白灰几何图形对街道、建筑与地标进行概括化的处理,重点的地标建筑单纯地在原有的几何图形上用红色与绿色进行标注,除此之外没有添加任何装饰性的元素。
3.3.2 生态材料 在标识系统载体的材料选择上,一种方法是充分挖掘城市当地的材料生态属性,选取城市自然系统本身自带的材料,使材料能够折射出城市特色的自然资源与人文面貌[13]。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全新的生态材料,可以在标识载体废弃后回收再利用,或者材料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降解,最终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回归自然系统。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公路系统导视中,制作材料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选取了公路沿线的石材结合钢筋制作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立方体,形成了导视系统的安装载体,这些立方体一方面有很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安装与拆卸十分方便,体现了低成本与生态环保的理念。在迪肯中心的标识系统设计中,已经开始应用了最新的3D打印技术来制作标识。3D打印制作标识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因为3D打印材料可以选用降解的生物塑料,例如PLA,它主要源于玉米等农作物,属于无毒无味的可再生资源,对于标识环境没有任何生态影响。
图4 导视系统视觉层级
图5 新萨里山社区环境指示系统
图6 太平洋城导视设计
图7 梅茨市导视系统设计
图8 波兰西里西亚Ludowy公园指路系统
3.4 “载体—建筑(环境)” 生态设计
3.4.1 轻量化设计 标识载体在与建筑或景观立面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对于空间的生态利用性。通过轻量化的设计方法,减少标识载体在空间中占用的面积,节省环境空间。轻量化设计一种通行的方法是利用城市原本的公共设施和标识载体有效地整合起来,达到对于材料资源节约的目的[14]。另一种方法是舍弃标识原有载体,标识直接附着在建筑或景观立面上,载体的概念消失,变成了标识—建筑(环境)这一层级。例如,新萨里山社区的环境指示系统设计,符合其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社区的理念,设计团队巧妙利用建筑本身的网格分割肌理,将指示信息直接置于建筑本身的立面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标识载体对于建筑的破坏,并且将标识的阅读角度进行了倾斜化的调整,整个标识系统和建筑融为一体,见图5。此外,轻量化设计方法非常适合一些毛坯类工业风格强烈的建筑,尤其是充当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标牌,例如美国太平洋城标识系统用涂料直接粉刷在毛坯墙面,信息可以用涂料覆盖进行随意更改,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见图6。
3.4.2 无破坏设计 城市标识系统载体在和建筑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对建筑(环境)产生的破坏性问题。从载体到建筑的无破坏设计有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载体不附着在建筑体上,而单独置于环境中,对于环境景观的视觉体验产生最小影响。二是载体附着在建筑体上,用新型的固定方法使墙面不受打洞、钻孔、粘贴等的不可逆破坏。三是载体附着在建筑体上,最大限度保持建筑立面的肌理原貌。例如梅茨市的导视系统设计,标识载体运用了镂空框架的设计方法,使标识字母相连并起到互相支撑的作用,标识载体边缘和字母内部涂以和后面环境相配合的色彩。透过标识牌能够看到后面的景观,避免因设置标识牌而遮挡城市原有的建筑,通过视觉融合无破坏性地解决了保护历史遗迹与维持视觉生态的重大问题,见图7。
3.4.3 动态交互设计 随着新媒体媒介资源的高度整合与用户体验思维的发展,城市标识形象系统逐渐从静态开始走向动态与交互。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的行为细节,使用户在体验城市标识形象中感受到信息迭代性、指向准确性与操作灵活性。主要的方法有:一是利用各种高清显示屏与触摸屏代替传统的静态标识载体,这种方式要注意显示屏及其显示内容与周围景观的生态融合度。二是静态标识通过模块化和通用化的设计方式来实现动态的更替,既节约了制作材料也节省了重新更换的工时。例如卢森堡国家图书馆导视系统,利用数字和字母的通用模块立方体,嵌套在黑色背景板上,既可以对局部信息进行替换,也可以对整体信息进行替换。三是利用移动端界面使用户与导视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以一种游戏化的体验来完成指示任务。例如波兰西里西亚的Ludowy公园的指路系统,所有的标识载体使用融入公园环境色调的混凝土制作,上面显示着不同的图形符号,人们可以扫描这些图形符号或旁边的二维码来获取游戏信息和指示信息,并且能够随时查看游戏进度,见图8。动态交互的城市标识形象会把原来载体的大量信息转移到移动端中,减少自然环境中的信息密度,因此具有更加人性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的特点,符合生态发展的趋势。
4 结语
生态设计理念介入城市标识系统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人们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与视野来解决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诸多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问题。视觉生态的构建在这种城市系统性的联结问题中,着重解决了城市环境载体、媒介与视觉信息之间的生态和谐。文章构建的城市标识系统生态设计方法模型,为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生态解决方案。通过人—标识—载体—建筑—环境的生态路径研究,可以更好地找到城市视觉的优化方案,为城市品牌与视觉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