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观察

2021-03-26李征初李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3期
关键词:湿热型西医胃炎

李征初,李强

(1 重庆市江津区慈云镇卫生院,重庆;2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重庆)

0 引言

慢性胃炎是因受某些因素作用胃黏膜发生慢性炎性改变所致,其发病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1]。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痛”或“胃脘痛”范畴,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强调辨证论治[2]。本文观察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的52 例临床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收诊的需行治疗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以每组26 例将所抽取患者均分为西医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所选患者均符合脾胃湿热相关诊断标准,且患有严重脑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及合并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或严重恶变者,均已排除。所选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7 ∶25;年龄均为25-73 岁,平均年龄为(45.91±4.33)岁;病程均为2-10 年,平均病程(5.49±2.31)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对比结果P>0.05,表明无统计学差异,存在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

1.2 方法

西医治疗组[3]:一是分别给予患者每日口服1.0g 阿莫西林胶囊、40mg 奥美拉唑溶肠片及0.5g 克拉霉素胶囊治疗,三种药物均每日早晚服用,且需要持续服用14d。二是在服用前三种药物14d 后。继续每日口服40mg 奥美拉唑溶肠片,需连续服用16d。

联合治疗组[4]:一是常规西医用药治疗方案同西医治疗组患者一致。二是给予患者中药治疗,主要中药方剂为:药用大青叶30g,蒲公英20g,法半夏15g,三七草、黄芩、党参、炙甘草、栀子各10g,黄连6g,大枣5 枚。小火水煎,取450ml 左右药汁,每日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需持续用药30d。

1.3 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

分析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各症状改善时间情况。主要指标有:反酸、餐后饱胀、上腹隐痛。

分析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主要指标: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评估标准[5]:①痊愈是指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各症状完全消失,且经检查炎性症状消失。②显效是指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且经检查炎性症状降低2 级。③有效是指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仅有所改善,且经检查炎性症状降低1 级。④无效是指患者经治疗后,所有临床症状及炎性症状均未改善,甚至恶化。

观察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估情况。

观察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观察指标均通过软件SPSS19.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各症状改善时间情况对比

患者临床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见表1,西医治疗组明显长于联合治疗组,且经t检验,组间临床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各症状改善时间情况对比(±s,d)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各症状改善时间情况对比(±s,d)

组别 例数 反酸 上腹隐痛 餐后饱胀西医治疗组 26 8.73±1.37 8.13±3.27 9.63±1.17联合治疗组 26 3.87±1.69 4.33±1.07 5.03±0.86 t - 15.384 15.693 21.671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见表2,西医治疗组明显差于联合治疗组,且经t检验,组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估情况对比

患者中医证候评估情况对比,见表3,治疗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治疗后,西医治疗组明显差于联合治疗组,且经t检验,组间中医证候评分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估情况对比(±s,分)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估情况对比(±s,分)

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西医治疗组 26 7.21±1.03 3.78±2.01联合治疗组 26 7.25±1.10 1.24±0.62 t-0.038 4.172 P->0.05 <0.05组别 例数 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慢性胃炎因其病情反复,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由于幽门螺杆菌为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临床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6]。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更优。分析结果提示:一是西药具有良好的抗菌、抑制胃酸分泌与持续抑制感染等作用,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7]。二是中医治疗则是通过辨证疗法,增强治疗的针对性,巩固西药抗菌抗炎的基础上,再起到疏肝和胃、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中西医联合用药,临床应用意义明显。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较单纯采用常规西医用药方案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促进患者快速康复[8]。

猜你喜欢

湿热型西医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临床分析
亚甲蓝溶液局部封闭配合自拟除湿止痒方坐浴治疗湿热型肛门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