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2021-03-26李晓君安娅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3期
关键词:脑瘫小儿康复

李晓君,安娅菁

(河南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小儿脑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疾病,由受孕至婴儿期发育缺陷或者非进行性脑损害引起,以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 个月以内最为多发,按照病例类型分为痉挛行脑瘫、痉挛性双瘫、痉挛性四肢瘫、双重性偏瘫,多伴有运动、言语、智力障碍等临床表现,与早产、产伤、围生期窒息有着密切联系,会出现患儿持续哭闹、难以入睡,对突然出现的声响和体位改变反应剧烈等现象,从而对患儿的发育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针对小儿脑瘫多采用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措施,不仅会对患儿的运动障碍进行干预,还会对患儿的性格和治理发育进行干预,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患儿潜能,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儿脑瘫疾病实施引导式教育干预措施,探究采用此种干预方式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择于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1 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90 例脑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一般资料,患儿最大年龄值为10岁,最小年龄值为2 岁,平均年龄为(3.77±0.97)岁;按照脑瘫分型:混合型患者9 例,手足徐动型患者12 例,共济失调型患者12 例,痉挛型患者12 例。观察组患儿一般资料,患儿最大年龄值为12 岁,最小年龄值为1 岁,平均年龄(3.88±0.99)岁;按照脑瘫分型:混合型患者11 例,手足徐动型患者10 例,共济失调型患者14 例,痉挛型患者10 例;两组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患儿此次研究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儿病理类型、年龄等方面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给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护理,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按照相关护理程度展开护理,护理干预方式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和运动疗法。给观察组患儿实施引导式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环境护理:脑瘫患者因病症较为特殊,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病房布置时,需尽量选择彩色胶漆,为患儿创造作画的条件,同时应在病房内摆放一些小玩具,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减少患儿的陌生感和紧张感。(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针对患儿具体情况为其选择一种科学的心理疏导方式,耐心倾听患儿的自我表达,不断予以患儿鼓励和支持,并搭配拥抱、抚摸等方式,获得患儿的好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另外还需引导患儿家属调节患儿情绪,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为患儿安排相关训练,指导患儿进行穿衣、洗漱等动作,并向患儿家属讲解相关护理知识,使患儿家属对引导式教育有所了解,并逐渐掌握引导式教育的干预方式,以方便患儿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若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则为无效;若患儿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智力发育有所进步,反应能力有所增强则为有效;若患儿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感应能力明显增强,智力发育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显效。观察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主要从自理动作、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以SPSS19.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若数据以(±s)的形式表示则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数据以(n,%)的形式表示则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若P<0.05 则可判断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s,分)

分组 例数 语言功能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自理动作观察组 45 14.37±2.37 13.96±2.29 13.88±2.34 11.25±1.54对照组 45 10.38±1.59 10.81±1.38 11.02±0.81 7.51±0.47 t-9.3785 7.9033 7.7479 15.5818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干预效果

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对比,观察组患儿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干预效果[n(%)]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一种神经损伤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等特点,发病时期主要集中在胎儿出生后的1 个月,主要原因有:(1)孕妇存在宫内感染,胎儿先天畸形,胎盘早剥以及缺血缺氧等;(2)孕妇患有妊高症或者妊娠糖尿病;(3)父母有长期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患儿一旦发病,便易出现智力障碍,同时会伴有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受到受损,使患儿与同龄儿童产生差距,增加患儿的心理负担。目前针对小儿脑瘫,临床并无有效药可治愈,只能通过康复治疗控制病情,以促进患儿各项功能的恢复,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2-5]。

引导式教育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通过引导和调节患儿的神经系统,使患儿能够完成相应运动,以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6]。其次该护理模式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将康复治疗和教育有机结合,为患儿提供新颖的教学内容,使患儿在干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反复练习,以促进患儿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另外该护理模式还能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使患儿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实现被动护理与主动护理的转换,进而提高患儿的认知等相关能力。该护理模式是一种循序渐进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反复刺激与联系,对患儿输入感觉信息,使其大脑组织能够正常发育,并在脑内形成条件反射的习惯性动作,使其能够自主进行相关运动,最终提高患儿的脑皮质活动率[7,8]。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和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实施引导式教育,能够改善患儿的各项评分,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从而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将引导式教育作为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能够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取得的临床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脑瘫小儿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