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关节腔穿刺注射术治疗风湿免疫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2021-03-26何明桃
何明桃
(云南省德宏州中医医院内三科,云南 德宏)
0 引言
风湿免疫性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痛风性关节炎等。此类疾病会侵犯关节,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滑膜增生等,同时骨质会遭到侵蚀破坏,关节腔积液也为常见表现[1-3]。疾病的出现会给患者的机体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使患者承受较重的身心负担。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对风湿免疫性关节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超声引导下关节腔穿刺注药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本研究主要对该治疗措施的具体疗效进行了观察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3 月至2020 年12 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将该期间本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关节炎患者共计80例选为研究样本,包括50 例女性和30 例男性,年龄22-80岁,均值(53.1±5.6)岁。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分类,其中有64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9 例未分化型关节炎患者,有2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余5 患者为银屑病性关节炎。统计受累关节部位,最多的为腕关节,此外还有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趾)关节等。将患有恶性肿瘤、存在关节局部软组织感染、出血倾向明显等情况的患者排除。对所有患者均履行了治疗方案的告知义务,患者均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用仪器为LOGIQ E9 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设置为5-12MHz,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协助患者采取适宜的穿刺体位,应既保证患者的安全,又能够方便穿刺操作。实施穿刺注射前,先对相应的关节实施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骨、软骨、滑膜、关节腔积液情况、周围肌腱、腱鞘、滑囊等,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滑膜血流[4]。之后在超声引导下采取常规操作手法实施关节腔穿刺注药。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以及穿刺注药1d 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价方法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为几个等级,其中0-3 分表示疼痛轻微或无痛(优),3-5 分表示中度疼痛(良),6-8 分表示重度疼痛(可),>8 分表示剧痛(差)。(2)治疗1 周后,对相应关节复查超声,重点关注滑膜血供(分为四个等级,0级:无滑膜增生,无血流信号,Ⅰ级:滑膜增厚的部位探及1-2 个点状血流信号,Ⅱ级:现状血流信号,面积为增厚滑膜面积的50%以下,Ⅲ级有丰富血流信号,大于滑膜面积的50%)、滑膜厚度。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 软件,其中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 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过观察统计,入选的80 例患者中,没有出现穿刺失败或是需要多次穿刺的情况,在超声引导下,所有患者的关节腔穿刺注药操作均1 次成功,整个操作过程都在可视化下进行,因此能够保障操作效果以及安全性。患者中没有发生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相关的并发症。
2.2 入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对比
研究显示,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疼痛等级均有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入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水平比较
2.3 入选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滑膜指标对比
相比于患者接受治疗之前,在治疗1 周后,患者的滑膜血流分级得到明显降低,滑膜厚度显著减小,治疗前后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入选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滑膜指标对比
3 讨论
风湿免疫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特点便是使机体的某些关节受累,出现关节疼痛、关节炎症性活动,而滑膜血管增生则是风湿免疫性关节炎的常见且重要的临床病理改变[5,6]。通过超声,不但能够对此类患者的受累关节情况进行检查,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同时还能够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关节腔穿刺,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的关节腔内,实现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7,8]。诸多临床研究证实,关节腔注药方法为治疗风湿免疫性关节炎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具有药物直达病灶、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9]。以往的盲穿法难以保证1 次穿刺成功,而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可视化操作,能够观察操作过程以及患者的关节腔情况,使1 次穿刺成功率得到极大提升。本研究入选的80 例患者均1 次穿刺成功,且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另外,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滑膜增生情况明细好转。由此可见,对此类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注药更为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