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板栗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2021-03-26牛海林崔慧霄高军刘东晓谢欢孙新锁赵国存

河北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栗树菊酯年份

文/牛海林 崔慧霄 高军 刘东晓 谢欢 孙新锁 赵国存

河北省板栗资源丰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是河北最具区域、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享誉海内外的河北特色名片。随着人们对板栗食品安全性、适口性、营养性要求不断提高,淘汰传统落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配套集成板栗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保证我省板栗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近年对承德市和唐山市的板栗种植大县进行了实地调研,掌握了板栗种植和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一、河北省板栗种植概况

据2017年统计,我省板栗种植面积296829公顷,年产351423吨,主要分布在承德市的兴隆县、宽城县、滦平县以及唐山市的迁西县、迁安市、遵化市等县(市)。

1.主要种植品种。河北板栗主要品种有大板红、燕金、燕山早丰、燕兴、燕红、燕宽、遵达栗、遵化短刺、东陵明珠、紫珀、遵玉、塔丰。其次为熊84、熊330、大屯、燕晶(官厅10)等。

2.栽培情况及经济效益。目前河北省板栗以山地梯田和山地等高撩壕(围山转)栽植为主,一般平地每亩平均栽植33~55株左右(株行距3×4米、3×5米和4×5米)。但由于树龄、管理水平、地力条件、品种等多方面影响,产量有较大差别。据调查,一般嫁接3年幼树每株可产板栗1~2千克左右,嫁接10年左右的板栗树每株可产板栗5~10千克左右。管理较好的栗园一般每亩产量在150~250千克左右,一般栗园每亩产量100~150千克,低产栗园亩产量不足50千克。据对10年生一般性管理的栗园调查测算,平均亩产板栗146千克,总收入2109元(以2017年价格计),去除肥料、打药、浇水、除草等费用320元,亩纯收入1789元。

二、板栗病虫害发生概述

据调查,板栗树发生的病虫害有40多种,其中常发病虫害10多种,分别是栗胴枯病、栗叶斑病、栗白粉病、栗黄化病、栗大蚜、栗红蜘蛛、栗透翅蛾、栗实象、桃蛀螟、栗瘤蜂、栗瘿螨,以及金龟子类、刺蛾类等。另外,板栗炭疽病、芽枯病、枝枯病、锈病、栗实蛾、栗大蝽、斑衣蜡蝉、大青叶蝉、云斑天牛等病虫害在河北也有发生,但发生均较轻。(具体种类、发生危害情况详见一览表)

河北省板栗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一览表

红蜘蛛栗透翅蛾栗实象桃蛀螟栗瘤蜂栗瘿螨发生较普遍,虫树率一般30%左右,一般年份中偏轻发生,干旱少雨年份发生重发生普遍,平均虫树率2%,部分果园达20%以上发生较普遍,但一般年份发生较轻,虫果率一般1%左右,部分年份发生较重发生较轻,虫果率低于1%宽城县调查,该虫受天敌因素控制较大,属间歇性暴发虫害,暴发年份部分栗园虫树率达100%,同一栗园轻发年份很少查到虫树发生普遍,总体轻发生,一般年份虫树率10%左右栗树萌芽期开始孵化,板栗展叶后(6月20日左右)为发生上升期,7、8月份为大发生期越冬幼虫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危害,取食韧皮层7月底至8月上旬为成虫出土期,8月上旬羽化,成虫于啃食嫩枝、栗苞吸取营养,8月中下旬在栗苞上钻孔产卵,继而幼虫孵化为害果实,采收后幼虫仍留在果实内发育,继续为害30多天8月上中旬为幼虫孵化期蛀果盛期栗芽萌发时幼虫开始为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出瘿期春季栗树展叶期开始危害,从栗树展叶至9月,不断有新虫瘿长出病虫种类 发 生 情 况 主要危害期

三、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1.加强植物检疫,选育抗病虫新品种。新建栗园时,选用抗病虫品种,调运的种苗、接穗要严格履行检疫手续,防止病菌随苗木、接穗传播,预防胴枯病等。

2.农业防治措施。加强栗园管理,改善栗园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合理密植,提高树木的抗病力;重视刨树盘的作用,在早春或冬季刨树盘可以破坏害虫越冬场所,显著降低虫口密度;合理修剪栗树,调节树体营养需求,及时清除栗瘤蜂、栗瘿螨等害虫形成的虫瘿,及时剪除病虫枝,从基部剪掉感染胴枯病的枝条,对可施救的大枝刮除病斑,剪枝或刮除病斑的伤口要及时涂抹过氧乙酸溶液或甲硫·奈乙酸原液消毒杀菌;及时清园,清除落叶和病死树、病叶、病枝等病残体,集中烧毁防止病菌再次传播侵染,预防胴枯病、叶斑病、白粉病等。

3.生物防治措施。利用生物防治途径,改变生物种群组成成分,为天敌的生存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天敌在自然界持久地制约害虫发生的作用。例如,在板栗种植园区之内,可充分利用白僵菌对成虫之间的交配进行干扰,以达到消灭成虫的目的;还可以充分利用保护瓢虫的方式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4.物理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类型的病虫害生物学类型,通过改变光、热等物理条件从而达到病虫害的防治目的。比如根据桃蛀螟、金龟子等具有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照射诱杀消灭害虫,桃蛀螟等对糖、酒、醋液有趋性,因此可配置糖醋毒浆诱杀等。

5.化学防治措施。未达到防治指标时,一般不提倡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针对常年发生的红蜘蛛、栗实象甲、桃蛀螟、栗花麦蛾等虫害,可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污染的化学农药。用敌敌畏涂干萌芽前,防治栗透翅蛾(涂药前刮净被危害部位,露出部分活的组织);4月中下旬再选用三唑酮、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防治,混配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防治白粉病、黄蚜、栗大蚜等,5月上中旬混配螺螨酯、噻嗪酮防治红蜘蛛,栗链蚧;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选用菊酯类农药或灭幼脲防治栗花麦蛾;6月上中旬花期前后混配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2~3次防治板栗内腐病;7月上旬选用高氯·马乳油或菊酯类药剂等喷雾防治栗瘤蜂成虫(5月中旬剪除虫瘿);8月上中旬选用菊酯类药剂喷施树冠2次防治栗实象;8月上旬、下旬选用灭幼脲+高效氯氰菊酯或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桃蛀螟。

结论:集成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目标。首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大力推广色诱、灯诱、食诱、性诱等“四诱”技术。必需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时,应该加有机硅助剂等具有展着性、渗透性作用的助剂,适当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用水量。通过实现绿色防控技术,经测算,可减少农药使用量15%~20%左右,真正实现绿色防控全程化,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猜你喜欢

栗树菊酯年份
栗树叶面喷肥喷药关键技术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特殊的一年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
复活森林
栗树站在山上
栗树和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