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现货市场下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创新
2021-03-26于波
于波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深入,传统电网业务面临多重挑战。安全运行方面,现货市场发展和需求侧响应紧逼安全边界对电网安全运行所带来的挑战;节能运行方面,清洁能源预测准确度较低、清洁能源出力可控性较差和逆调峰特性显著都对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优质运行方面,电力市场调度运行指挥所界定的运行控制要求、机组发电调整策略等对市场成员影响较大,同时清洁电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调节能力有限,不利于地区无功平衡和电压控制,对维持电网的优质运行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电力现货;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电力现货是将电作为一种商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优化调度和资源配置,消纳新能源,移峰填谷,引导用户分时用电,减少或者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的效果,维持系统供需平衡。建设电力现货市场的初衷是发现市场价格,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电价受时序、地域、清洁能源消纳等因素的影响,现货市场竞争形成的分时价格能够反映一天内电力供需的变化情况,为了规避电价波动带来的风险,发电企业可以与用户、售电公司签订一定比例的中长期合约电量。电力现货市场中,根据发电机组的报价,以全社会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安排机组发电,本质上与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模式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优化目标从传统的“节能”、“三公”转变为了“最经济”。
1电网电力现货市场下业务流程管理的问题
1.1现货市场业务管理存在一定的脱节
部分业务在网公司层面有业务流程的规划,但尚未制定相关的典型业务指导书。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当网公司将决策下行到省公司时,缺乏可以直接借鉴与应用的参考标准与依据,上行的规范性措施难以落到实处。此外,在日常业务管理中,缺乏具有指导与评价的参照模板或体系,不利于形成“规划-实施-评价-反馈”的良性循环模式。
1.2缺乏相关管理体系
涉及现货市场的业务众多,缺少在统一框架和目标指标下开展业务管理的规范,存在业务体系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手段不清晰和管理抓手不完善的问题。目前业务流程主要还是采用“各管一段”的模式,这类基于传统模式的流程、条款会造成不合理的制度约束,影响市场响应效率,难以对“规划-基建-调度-设备-市场-财务”全业务链条进行有效引导。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容易造成同一政令不同解读、同一措施不同方式及同一行为不同评价等现象,严重影响对业务规范的统一监管,影响市场协调推进与效率。
2电网电力现货市场下业务流程管理的优化设计
2.1完善制度体系
按照网公司对电力市场建设规划,网公司应尽快明确区域电力市场与省区电力市场业务管理规范以及相应业务的承接关系,建立“规划-基建-调度-设备-市场-财务”全景业务流程,使公司制度体系满足市场体制下的要求。全景业务流程具体包括现货市场运营管理下的现货能量市场管理、辅助服务市场管理、技术支持系统管理、交易规则管理、运营规范管理和市场提升管理6项业务;并再分类为17项业务事项以及对应的业务流程,同时也针对当前业务编制了14份业务指导书,其中市场参数管理流程有5份,分别涉及现货市场机组参数管理、新设备并网启动管理等方面。
2.2完善技术支持系统体系
加强与调度运行指挥系统的深度衔接,丰富辅助分析决策、合规管理、风险管控、趋势预判及综合效益评估等工具,支撑现货市场长周期不间断健康运行。对接煤、气、油等一次能源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融合、管理、分析和发布功能,建设以电力现货市场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链综合分析平台。
1)针对相关区域电力市场的特点和我国电力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特征,研究市场风险分类。研究市场风险监测点优化配置,从大量电力市场运营信息中提炼出用于市场风险监测的市场运营最优化指标体系;同时研究电力市场风险识别模型库,建立基于模式识别、博弈论的风险识别模型库;开展基于逻辑推理的市场风险合规性分析研究,提出适合的市场监管措施建议。
2)建立包含整个电力链上下游的信息融合、风险联动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整合现有的新能源综合监测平台、负荷预测系统、负荷侧需求信息与能源上游天然气、煤炭等一次能源供应系统的信息交互,把电力链上下游的信息进行融合与展示,建立基于面向一次能源供应链关键环节与电力市场耦合及风险联动的“分析-预警-联动-展示”綜合管理平台。
2.3调度机构职责调整与划分
基于调度机构是市场运营机构的定位,依法行使生产指挥权,在南方区域范围内对电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负责电力电量平衡、发电生产组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清洁能源调度、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负责电力交易安全校核,依法依规落实电力市场交易结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优质、经济运行;统筹电力现货市场管理工作,负责设计、建设和运营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负责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辅助服务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运营及维护;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市场监管、信息披露和市场服务。
2.4完善市场分析决策评估工具
建立符合市场运营分析和市场风险管控的体系,完善安全经济运行机制,支撑政府监管、机制设计、市场风控、调度运行及源网荷储规划。1)对基于市场数据分析的电力市场效益测算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一是研究电力市场发展在不同层面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给市场直接参与主体以及间接受众带来的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包括购电成本、运行成本等降本增效以及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带来的社会效益。二是建立发电企业成本模型,包括发电企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根据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启停成本等,再基于市场供需情况以及市场竞价数据,建立发电企业的边际电量成本模拟测算模型,并形成成本模拟测算理论与方法。2)开展基于数据分析的电力市场竞争有效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从电网企业绩效、政府监管行为、监管有效性、消费者效用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对电力市场竞争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通过采集电力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电网公司等相关大数据,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电力市场竞争有效性的评估理论与方法。3)开展考虑不确定性的现货市场出清边界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从市场竞价空间、燃料成本、发电企业边际成本和供需形势等维度,建立市场维度数据与市场出清边界数据的关联关系与出清边界模型,结合竞价策略与成交概率,最后形成市场出清边际模拟理论与方法。4)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对电网调度的影响和对策分析。通过事后再调度对电网调度决策进行评估,与事前调度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影响调度的关键因素,并确定最佳的解决对策。基于上述分析,对电网调度方式进行完善,研究不同市场模式及市场规则对电网调度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而言,在当前阶段电力管理中,运用业务流程管理理论,通过对相关地区电网电力现货市场业务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电网电力现货市场的业务流程管理的优化建议,由此促进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峰,刘力涵.电力现货市场首批试点地区建设情况分析[J].电力需求测试管理,2021,23(2).
[2]韩冬,黄微,严正.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市场虚拟投标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
[3]史俊强.一种基于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新模式[D].中国电力,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