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反转新闻与受众心理关系探析
2021-03-25李微
李微
【摘 要】媒体融合时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性逐渐降低,受众群体不断减少。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兴起,不但加剧新旧媒体间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在信息传播渠道复杂而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反转新闻的大量出现,使受众心理层面的消极因素不断被放大,极易引发舆论乱象,媒介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反转新闻;受众心理
【基金项目】重庆文理学院2018年重点科研项目《新时代主流媒体与网络舆论的引导力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2018WC2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近年来,伴随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反转新闻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例如,2017年4月“深圳四胞胎事件”、9月“陕西榆林孕妇坠楼事件”;2018年9月“刘强东明州性侵门”、10月“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2019年7月“重庆保时捷女车主打人”、10月“无锡高架桥坍塌”等反转新闻的发生,屡屡引发公众与媒体之间长时间的舆论战。尤其网络中热点新闻的不停反转,都会引发受众的广泛关注。反转新闻的大量出现,既使媒介的舆论生态受到破坏,又对受众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极易导致受众消极负面情绪的滋长和蔓延。
一、新媒体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的即时传播功能,不仅拓宽了信息来源和传播途径,也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自媒体大量出现后,网络传播者的数量和群体规模迅速扩大,信息传播的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受众的意见表达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为吸引受众眼球,满足受众快餐式信息消费的需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大多追求速度,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悄然由追求时效性变为实时性。为了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报道者极可能在没有弄清新闻要素的情况下,便抢先进行发布或报道,以增加点击率和关注度。因此,媒体发布的信息内容经常出现谬误或者以偏概全的情况,受众接收到的信息常常是不完整的,很可能只是新闻事实的局部或者冰山一角,新闻事实碎片化特征明显。另外,不实新闻信息的大量出现,甚至不断反转,也为网络谣言和网络负面舆论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二、反转新闻对受众心理的负效应
全媒体语境下反转新闻的屡屡发生,对受众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由此让受众对媒体的新闻报道经常产生怀疑或批驳等不信任态度,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受众对于现实社会中人与环境的认知也常常出现偏颇或者谬误。
(一)强化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心理需求相背离,以至于受众抵触或质疑媒体的相关报道。近年来,标题党、虚假新闻、媒介审判、新闻炒作等问题的出现,已经让媒体公信力受到很大影响。反转新闻的不断发生,再次加剧了受众对新媒体以至于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感,并对媒体形成了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媒体发布的新闻内容和言论观点,受众选择的不再是相信,而是会持怀疑,甚至批驳的态度。
(二)加剧焦虑心理
由于反转新闻的内容大都具有高度话题性,比如教育、医疗、房价、贫富差距等,与受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极易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因此,受众对熱点新闻的兴趣与关注度大大提升。后真相时代,不少记者和自媒体从业人员都热衷于积极寻求热点新闻背后的新闻,而挖掘出的事实很可能与前期的新闻内容部分甚至完全相反。例如,媒体在报道2019年“西安奔驰女司机维权”、“河南周口男婴丢失”、“昆明李心草溺亡”以及2020年6月山东“苟晶高考被冒名顶替”等事件时,新闻内容不断反转再反转,在此过程中,受众对社会不公平、人性阴暗面等的揣测程度与讨论范围,远远超过事实本身,无形中加剧了受众的焦虑和不安心理。媒体通过长期“议程设置”而构建的“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从媒体报道的虚拟世界波及到现实社会中的大量受众群体。热点事件反转新闻的持续增多,会不断强化受众的焦虑心理,使其进一步对媒体和现实社会认知形成固化而负面的刻板印象。
(三)误导认知心理
反转新闻大量出现,容易误导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其对现实社会的评判出现偏差或失真,并据此采取错误的行动。比如,2019年5月,河南省周口市发生的所谓“盗婴案”,从某女子“散步时晕倒,醒来后婴儿丢失”到舆论强烈关注、各方合力寻人,再到被曝事件系男婴母亲等一手策划的闹剧,直至此后警方的通报中,该事件由最初的“盗婴”变为“婴儿丢失”,事件还被曝出存在婚外情、男婴生父被指为一名在职干部等诸多细节,引发众多网友激烈讨论,诸多网友愤怒地表示同情心被滥用、社会公共资源被浪费。许多网友表示,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事情,再不会热情帮助而只会冷眼旁观。因此,这些所谓的“新闻”最终发生反转后,都易误导受众对于现实社会的认知,带来很多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四)助长围观心理
全媒体时代的热点反转新闻大多具有话题性,因此很容易引发众多网友进行围观。比如,2018年6月20日,甘肃庆阳某商场8楼阳台1名年仅19岁的女子欲跳楼轻生。此新闻刚报道出来时,受众以为只是女子感情不顺一时想不开而跳楼,后来事件不断反转,最终的真相是该女生在学校被班主任骚扰求助无门而导致心理崩溃才做出此极端的举动。女孩虽然不幸去世,但是此事件在媒体报道过程中不断反转,引来众多网友围观,一些网友更是发表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无独有偶,2020年4月,媒体在报道上海某上市公司高管鲍某性侵养女案的过程中,事件性质不断反转。从性侵反转为收养、从收养反转为恋爱、从恋爱反转为童养媳……该案在社交媒体中同样引发网友们的大量围观,网络舆论甚嚣尘上,负面和不良言论铺天盖地,受众的围观心理被不断刺激和强化,甚至引发扭曲的网络狂欢。
纵观近年来出现的热点反转新闻,网民的集体围观成为一种常态,无形中助长了受众冷漠和暴戾的心态。在这些事件中,网民随心所欲地宣泄源于现实中的不满和焦虑等情绪,无疑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等造成非理性的破坏。在围观心理刺激下对当事人展开的人肉搜索,带来严重的网络暴力和错误的媒体审判,侵犯当事者甚至无辜人群的隐私。
三、反转新闻的调控思路
反转新闻的屡屡出现,对受众心理层面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网络舆论在某些热点事件中快速发酵,对网民心理产生极强的负效应。因此,全媒体语境下如何规制反转新闻,减少其对受众心理的消极影响,就非常重要。
(一)媒体坚守专业主义理念
新闻内容的发布离不开记者、编辑等“把关人”的审核与监督,从某种程度上讲,新闻的多次反转实质是新闻失实的一种表现。新闻媒体对于突发或热点事件的报道,稍有不慎就会加剧受众的疑虑和恐慌心理。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把关”力度,摒弃过度追求时效性的“快新闻”报道手法,尝试采取“慢新闻”的报道方式,缓解受众的焦虑情绪。此外,各媒体平台都应坚守专业主义理念,仔细核对新闻来源和内容,在编辑新闻时要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应有明显的主观情绪和好恶倾向。此外,媒體应注重新闻的质量而非数量,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热度、点击率、关注度或商业利润而刻意进行过度炒作或歪曲报道。
(二)从业人员加强专业能力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信息发布的平台更加丰富而多元,这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由于新媒体对人员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大量非新闻专业的人员进入到各类社交媒体,他们在编辑和处理新闻内容时,常常因为对新闻要素和新闻真实性的认识不足,使得最初的新闻内容要么失实,要么过于碎片化。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热点事件时,很多新媒体平台的从业者都习惯于“抢发”新闻或者第一时间转发新闻,在抢发或转发新闻的过程中,这些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为后期的新闻反转埋下伏笔。为了提高报道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新媒体平台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让从业人员既有较强的媒介专业能力,又有善于思考和探索的理性精神,不能一味打着迎合受众需求的旗号来报道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对公众进行积极引导,避免部分从业人员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放弃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受众大力提升媒介素养
全媒体时代,很多反转新闻都是通过网络媒体的报道和炒作而产生的,公众获取信息后,经常会因为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而对问题缺乏理性思考,选择偏听偏信各种网络言论和信息,新闻反转过程中又在网络上发布各种消极或负面言论。随着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以及信息发布方式的简便快捷,当前很多普通网民也在抖音和快手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的一些新闻事件。这些网民在发布新闻时往往更多的是从个人感情倾向和价值判断等主观角度进行碎片化的报道,对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性却较少关注。因此,受众(网民)必须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注重培养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关注事件本质而非表象。一方面,提高新媒介的使用能力,学会利用不同媒介获取多方信息进行比对与核实,不能偏听偏信,要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理性认识和正确思考。另一方面,要认真了解和掌握新闻生产程序和模式,遵守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等专业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或带有明显主观倾向的新闻报道,受众(网民)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时要有社会责任感,处理和转发信息之前要理性加以分析和辨别。
(四)政府机构加强舆情监管
反转新闻的源头大多缘于自媒体,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引导。社交媒体平台由于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传播信息的门槛低,极易引发网民的舆情围观。在热点或突发事件发生后,为减少新闻反转对社会秩序和受众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权威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介入对相关事件的调查之中,迅速查清事实真相,并通过传统主流媒体、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予以公布,第一时间打消受众的疑虑和困惑,直接从源头上封堵新闻反转和舆情发酵所需要的炒作和想象空间。例如,2020年7月初,网传贵州省威宁县某山区出现“龙吟”声,很快就吸引了成千上万不明真相的群众前往观看,并引发网友关于此现象会否是大地震前兆的猜想。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得知情况后,很快便组织专家前往调查并得出结论:此声音是鸟叫而非所谓的“龙吟”,更不是地震前兆的表现。调查结论公布后,通过当地主流媒体的报道,这一突发的网络舆情很快便消除了,事件也没有再次出现反转。
结语
全媒体时代,反转新闻的频发对受众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在新闻报道中,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从业人员均应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和专业主义精神,尽量避免和减少反转新闻的发生,这样才能对受众心理形成积极的引导。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营造风清气正的媒体信息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助推新时代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布署.全媒体语境下“舆情反转新闻常态化”的反思[J].传媒,2020(02上):94-96.
[2]雷跃捷,司丽.“反转新闻”视角下的新闻真实性再探[J].青年记者,2019(05下):25-26.
[3]欧阳霞.反转新闻中的社会认知偏差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8(10):77-79.
[4]樊书琴.网络热点事件中反转新闻的负效应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7(05):45-48.
[5]李斌,陈勃.“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编辑之友,2016(08):58-61.
(作者: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