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及培养
2021-03-25黄秋蓉
黄秋蓉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教育要求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思政”能力,并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出了实际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教师 能力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养及能力将决定“课程思政”的成功与否。而大学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交互空前频繁,外语是大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因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不可低估。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并将极大地服务于国家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的国际专业人才的战略目标。同时,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将大大提升外语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有助于培养一支既了解西方文化又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的外语教师队伍。[2]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师因受其专业限制,无论在自身政治理论学习还是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1.1 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政治理论缺乏
高校专业课教师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他们更多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个人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专业培养上,往往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自身理论知识的匮乏在教学中就体现为“课程思政”理念的缺失,“课程思政”责任的淡薄及“课程思政”能力的欠缺。[3]
1.2 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方法欠缺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能力和知识点为支点构建,教学大纲及教材体系都对“课程思政”关注不够,相关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也极少系统的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这就导致大学英语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各行其是,理论框架不系统,教学方法不统一,教学效果也良莠不齐。大学英语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中出现的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现象,课堂上思政元素的硬性植入,与学科特点、教材特色相脱离的思想教育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 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思政”能力
2.1 自我提升的能力
针对“课程思政”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自身理论、知识、能力、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方面培养自身的理论学习能力,丰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高校教育教学联系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升,又连接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
2.2 价值引导的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是所有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具有涉及学生范围广,开课时间长的特点。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课程,是扩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世界的素质教育课程。同时它也为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工具和途径。大学英语课程的正确开展和引导,能够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外,也在显性或隐形地受到多元文化以及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在对外交流中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认同”等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思政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4]
2.3 “挖掘—转化—融入”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能够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发现和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四个自信”“中国故事”“职业道德”与“家国情怀”等;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将课程中的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理论情境转化为现实情境、将理论文本话语转化为实践工作话语;更重要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将育人的价值要求与英语的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思政内容融入英语教学中做到“时间长短合适、内容适量、难度适中”,实现针对性、差别性、隐形的融入。[5]
3 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
3.1 大学英语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用扎实的理论知識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和道德境界,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将“思政”教育自然的融入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6]
3.2 大学英语教师同思政课教师协同备课,形成知识互补效应
大学英语教研室可以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定期进行交流。协同备课的方式既可以克服大学英语教师思政知识和思政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也可以利用思政课教师的资源优势,开阔英语课的教学思路,最终达到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团委、学工部的信息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选择,以便英语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嵌入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2]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也将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并得到学生的认同。
3.3 打造教研团队,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
大学英语教研室可以组织骨干英语教师打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并邀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担任顾问,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的框架下,结合学校实际和教材情况,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大纲,确立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体系等。这样才能让思政内容有效的渗透与融入到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中。团队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中国文化”“中国道路”“中国外交”等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
3.4 创新教学的模式,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大学英语教材选材以英美原版著作为主,无论作者的观点、写作角度还是语言风格,都涉及到社会体制、国家意识、思想观念、文化风俗、宗教礼仪等方面,较多的体现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势必要创新教学的模式,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首先,在教学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深度经典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其次,除了课堂上“思政元素”的融入以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技术手段和载体,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教育教学方式,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具时代感和感召力,将“课程思政”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课后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三全”育人目标。[7]
4 结语
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教书”,更要“育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做“四有”好教师。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四川省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NC2020B265。
参考文献:
[1] 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38-140.
[2] 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 江苏高教,2018,(12):91-93.
[3] 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1):84-85.
[4] 羅仲尤,段丽,陈辉.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38-143.
[5] 时宇娇. 政法类院校公共英语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99(8):30-32.
[6] 柯璇,卢军坪.“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路径[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2):19-21.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