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差异教学”
2021-03-25苏照辉
苏照辉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差异教学,就是要创设能引导所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更加有效地学习,以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差异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差异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在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的差异表现,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第一,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差异。一些学生家里有电脑或参加过校内与校外电脑培训辅导班,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较扎实;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参加过各类计算机方面的竞赛并获得过奖励,已经是计算机某一方面的“小专家”“小能手”;而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相当缺乏,甚至处于极度贫乏状态。
第二,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差异。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该课程有较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也是主动积极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个体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原因,对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抗拒的,没有多少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完全是被动的,是在教师的强迫下应付式地学习。
学生的差异表现早已成为教学不能忽视也无法忽视的问题。知识与技能、学习兴趣与态度差异如此不同的个性化学生,使得同一标准、同一模式的教学形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势必造成基础好、兴趣浓、态度正的优生“吃不饱”,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把时间与精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课程或游戏上;基础薄、兴趣淡、态度差的后进生“吃不了”,促使他們对学习更加抗拒,加剧厌学情绪,甚至逃课不学。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差异教学”的应对策略
1.制定差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会让学生鞭长莫及,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放弃;教学目标也不能定得太低,太低了会让学生觉得过于简单,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进而产生满足现状的心理与乏味不学的氛围。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和动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合理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中职生的差异制定,具有让学生举举手、跳一跳方能摘到苹果的效果,既要让全体学生“源于课本”,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基本要求,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高于课本”,超越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钻研学习,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图文表混合排版”这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在文档中插入并编辑图片、艺术字、剪贴画和图表等对象”,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出“掌握复杂文档的综合排版,并能运用Word的相关知识独立设计美观大方的版面”,让他们独立设计贺卡、挂历、海报等,设置排版要求难度较高的教学目标。
2.开展差异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基于学生的差异化,课堂教学也必须差异化。如在讲授“认识外存储器”时,如果教师完全照本宣科按照教材顺序进行课堂教学,会使对该部分内容熟悉的学生因反复学习而产生厌烦焦躁情绪,这时教师就可开展差异课堂教学,布置已熟悉的学生自主探究外存储器最新的前沿知识或提供其他学习内容,其他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共同学习与认识外存储器知识。又如:在上机实训“指法练习”中,也可开展差异课堂教学,对键盘已经熟悉且能够输入汉字的学生,组织他们借助“金山打字通”软件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以鼓励他们更熟练准确地录入汉字,对指法还不熟悉的学生,安排他们从最基础的手指分工学起。
3.运用差异教学手段
(1)小组合作学习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优生、平衡生和后进生平均分配。由于组内各学生之间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小组合作有利于小组学生之间的互助性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各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形成先进带后进、后进促先进的学习格局,最终促进组内各学生和全体学生学习的认知水平、主观能动性的全面提高。
(2)集中授课讲解
尤其是在上机实训课中,集中讲授上机实训任务所涉及的各知识点、具体操作步骤、要领和注意事项,可以顺利推进上机实训教学各项进程,使上机教学获得更高的效率。
(3)优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特别是在上机实训课中,让优生充当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发挥小老师“传、帮、带”的表率作用,有助于缓解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且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并有助于他们学习态度、主观能动性、责任心的全面提升。
(4)个别辅导
对于个别始终无法进步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找他们谈心、了解原因,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多关注他们,让他们感觉教师是在真真切切地关心他们,始终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学习,课余或课后多加强辅导,使他们逐渐培养学习的自信与兴趣,逐步形成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地促使他们能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4.设计差异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设计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时需要丰富题型类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练习与作业,即使对同一道题,也可以设计不同的要求。如在教学“Word页眉和页脚的设置”这节中,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课堂练习是“能为某文档顺序地插入页眉和页脚”,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提高题或附加题为“对某文档设置不同内容的奇偶页的页眉和页脚,并删除页眉下的横线”。
课后作业也可设计一些提高题或附加题,体现弹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但其分值不计入学生期末总评成绩。
5.进行差异教学评价
差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差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及时对教学过程加以调整。差异教学评价是一个整体概念,其评价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和总结性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以学生完全理解基本概念与否或能否一次性完成上机实训任务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因为中职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入门。教学评价内容应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态度、个性特长、所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应以学生在自身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能否取得进步作为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差异教学评价。
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一些,鼓励他们进一步拓展理解能力和技能水平;对于能力尚显不足的学生,多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善于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分析查找后进原因,帮助他们坚定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逐步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步的快乐体验。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