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2021-03-25郑小玲

考试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渗透高中化学

郑小玲

摘 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环境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伴随教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教育人员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基于此,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高中化学教师尝试将化学教学与环保教学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化学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提高他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文章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方法,供教师参考使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环保教育;渗透

一、 引言

目前沙尘暴、城市酸雨、白色污染、城市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环境保护问题成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问题,而化学作为自然学科,它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相关化学技术可以有效缓解一些环境问题的恶化,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也成了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保证此项工作的长久发展。

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经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中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非常少,即使是最基础的环保知识,比如酸雨的主要成分、温室气体的种类等,甚至于还有部分学生都不知道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几个地区,但是,这些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多有涉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因此将环保教育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是高中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还应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基于此,在高中化学教学内部含有大量的环保知识,比如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中就蕴含着与防治酸雨、缓解温室效应有关的环保知识;在“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着与放射性污染有关的环保知识等。这就证明,将环保教育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三、 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的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此项原则也是环保教育的基础原则,是指如果教师想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那么就需要站在全面、发展、联系的立场上,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还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提高他们的环保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内容与各方面环保知识结合在一起。

(二)科学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遵守这一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用科学的态度将教材内容与环保知识结合在一起,并且应对讲解内容进行反复核实。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与人生观时也需要遵守这一原则,如果教师在进行环保教育时所选择内容脱离实际,那么教学内容将会变成空中楼阁,经不起任何推敲。

化学教师毕竟不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因此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核实,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环境问题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定要使用最新的发展观念;在进行讲解工作时,教师要注意讲解语言的规范性,确保学生可以正确理解相关概念。

(三)联系实际原则

在将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时,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工作,但是会给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困扰,很难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此项工作开展期间,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即在高中化学课堂开展环保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教学依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白色污染的危害与防治”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再比如“废水处理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当地污水问题进行调查,然后让他們独立制订并完成解决方案,并将他们所设计解决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开展更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教学活动,并且将教材与实际相结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思考,加快他们对环保意识的形成速率。

(四)循序渐进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化学学科的学科逻辑,教学计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此为基础渗透环境教育,使得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材内容,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环境素质,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获取思维的能力。环境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开始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教学难度与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开展教学工作。环境问题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种类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不同种类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学生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全部掌握,教师要掌握好教学尺度,不要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以免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五)批判性原则

之所以会出现环境问题,是因为没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导致所制定的经济决策对环境造成威胁,因此虽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当中渗透环境教育,但是,并不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标准解决方案,需要学生自己去进行研究,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参与性原则

此项原则是指高中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环境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参与教学活动不是环境教学的目的,但是,教学活动却是环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渗透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