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探究

2021-03-25崔永乐

科技资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入策略高职英语教学中国文化

崔永乐

摘  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首先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基本策略:提高教师双语文化素养;更新教材编写理念;注重课内课外结合;发挥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c)-0133-0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and exp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ly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into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gives the basic strategies of 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into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mprove teachers' bilingual literacy; Update the textbook compiling concep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in-class and out-of-class; Give play to the backwash effect of English test.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Introduction strategy

2013年9月習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B&R)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努力培养既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又具备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交流工具,在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过程中所承载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职英语也被设置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无疑会是培养高职学生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和直接的方式与途径。

1  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1.1 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GDP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产航母的成功下水,先进洲际导弹、战略核潜艇和隐形五代战机等高科技军事武器的不断问世,我国在军事实力也进入了世界前三。而在现代国际关系中,除了经济、军事实力外,文化、教育等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要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就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语言作为思想文化交流传播的工具,是传播国家或民族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为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1.2 克服“文化失语症”,增强文化自信

2000年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中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文中指出国内许多青年学者,虽然有着扎实的英语基础和比较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但当他们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用英语谈及中国文化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在教学中我们也时常发现,学生可以流利地说出hamburger(汉堡)、Coca-Cola(可口可乐)、ice cream(冰激凌)、Big Ben(大本钟)、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等,但却常常无法说出馒头(steamed bun)、油条(Deep-Fried Dough Stick)、豆浆(soybean milk)、兵马俑(Terracotta Warriors)、孔子(Confucius)等的英语表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文化教学,尤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由于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很难用英语表达有关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无法实现有效的双向跨文化交流。因此,只有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元素的导入,而非片面介绍和导入英美文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

1.3 深入学习中西方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补充中国文化元素,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语言文化各自的特点及其差异,也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文化现象,看清其本质,从而去理性地评判中西方文化,而不是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到交际主体多个层面的能力,除语言能力外,还包括文化感情、交际能力、反思能力等。跨文化交际障碍一方面可能来自语言知识的匮乏,另一方面也可能来自对本族语或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欠缺所导致的语用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外,还需培养其汉语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策略

2.1 提高教师双语文化素养,强化中国文化输出意识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理念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英美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准确地使用英语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进行介绍。此外,英语教师要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提高文化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强化中国文化的输出意识。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唱主角,汉语文化边缘化的现状,强调以平等的文化意识看待英语国家文化与本族语文化,教师要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精髓,通过语言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努力培養学生的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2.2 更新教材编写理念,加强中国文化输入

高职英语教材是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首先要从教材的编写入手。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英语教材虽有文化知识内容的渗透,但主要以英美文化为主。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文化教学的定位不准确,过分强调外来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应注重中西方文化并举的理念,将两者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例如,在教材精读文章的选择上应安排一定比例的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如中国的儒家思想、节日习俗、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历史名胜等;在拓展阅读部分也可以节选一些适合于高职学生阅读能力的中国古典或近现代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此外,在有条件开设文化类选修课的高职院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中国文化或中西文化比较的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的教材编写上可采取中英文对照或英文加汉语注解的方式,让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都有所收获。

2.3 注重课内课外结合,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

提高高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仅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要利用好课外时间不断扩充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一方面,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导入中国文化: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有利契机,渗透中国文化,例如在学习有关英语国家传统节日的内容时,教师可适当加入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说一说中国有没有和西方国家类似的传统节日以及各自的节日起源、风俗习惯、文化内涵,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与Christmas Day(圣诞节)、the Double Seventh Day(七夕节)与Valentine's Day(情人节)、Zhongyuan Festival(中元节)与Halloween(万圣节)等的对比学习和研究等;教师也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中国文化或乡土文化有关课堂任务,如安排学生在做Duty Report时介绍一下自己家乡极具特色的风景名胜、人文历史、地域风俗等。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扩充自己的中国文化知识: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中国大学MOOC(慕课)、iCourses(爱课程)等在线学习网站中有关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课程讲座;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如中国文学名著英译本(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The 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The Water Margin《水浒传》、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国演义》);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电视CGTN英文节目学习有关中国文化的准确英语表达方式。

2.4 发挥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推动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

测试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对教学起到一定反拨作用,它对教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学习策略的选择等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过去很长时间,国内的各类英语测试考察的重点基本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5项语言技能,对学生文化知识的考察重视不够,造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片面强调学生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提高,忽视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英语测试的内容和方式必须改革,在各类英语水平测试及等级考试中增加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文化技能的考核比重,尤其是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比重,例如,在笔试的作文或翻译部分设计一些与中国文化内容有关的题目,在口语考试中设计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问题或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话题,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通过发挥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和反拨作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

3  结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需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思想相呼应,将中国文化导入高职英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英语教学不仅成为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英语语言与文化的窗口,同时也要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渠道。

参考文献

[1] 高志娜.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 旷章红.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及其教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9):41-42.

[3] 王宁.再谈中国文化走出去:外语学科的作用[J].中国外语,2019(2):10-12.

[4] 王守.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J].外国语,2016(3):2-4.

[5] 杨季行.文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J].英语教师,2016(3):107-109.

[6] 张磊,杨浩然.论外语教育的文化和谐共生[J].湖北社会科学,2017(11):172-178.

猜你喜欢

导入策略高职英语教学中国文化
对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几点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导入的策略分析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