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标签化”的负向影响及消解策略
2021-03-25魏宏君陈琴
魏宏君?陈琴
摘 要 将学生“标签化”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小学教育,这易使学生陷入“优生”与“差生”的两种极端。贝克尔的标签理论主张利用“标签”来解决问题和分析越轨行为,在中小学教育中,可用以解释“标签化”行为及其对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文章首先对标签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其次运用该理论分析中小学学生“标签化”的负向影响,最后提出消解策略,旨在对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 标签化 去标签化
华德·贝克尔和莱默特的标签理论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后人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西方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1]。在社会学中,该理论用以解释人产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及因此被标定某种标签的过程。20 世纪70 年代,英国社会学家雷·C·里斯特首先将标签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分析学校教育中的问题[2]。有学者认为,将学生“标签化”会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不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助长学生的越轨行为,还会影响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最终影响教学质量。以上学者一般都认为教育中标签的正向功能大于其负向功能。本文致力于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中“标签化”的负向功能并提出相应的消解策略,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供参考。
一、标签理论的内涵
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特南鲍姆于1938年在其著作《犯罪与社区》中首先提出标签论的思想[3]。1952年,莱默特出版《社会病理学》,该著作标志着标签理论的形成。而后到20世紀60年代,在贝克尔的提倡下,标签理论逐渐发展,进入繁荣时期。标签理论主要用于社会学领域解释越轨行为,我们所说的越轨行为通常指个体违反其所属群体或社会规范的行为[4]。根据标签理论,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给它贴上了问题标签,将其标签化,使公众将其定义为对社会有危害的事物,这就导致了更多的越轨行为。在这里,只有基于被权威他人发现的条件下,某行为才会被标定为越轨,使行事者被标定为“越轨者”[5]。莱默特将越轨行为分为初次越轨行为和再次越轨行为,初次行为是由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不清晰造成的偶然违规行为,而再次行为是个体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与自身标签相符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个体性格的扭曲。
本研究中的“标签”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中,由于外在规范和自身特定行为,学生被他人(包括教师、同学、自己和家人)标定的形象,是一种刻板印象,是学生与他人产生互动的结果。而“标签化”是指学生被标定的过程。将人标定为失败者的行为会影响其自我认知(自认为是失败者,并像失败者那样去做),导致其更多越轨行为的发生;将人标定为成功者也有可能使其迫于自身标签的压力做出不当的行为,由此失去成功者的标签,甚至转而被标定为失败者,久而久之,使其一蹶不振,难以重回其巅峰状态。例如:一位学生在被欺凌时失手将同学推下楼致死而被标签为“杀人犯”,因此屡屡被冷眼相待,最终导致该生心理出现问题,毕业后做出其他伤人事件。该生的初次越轨行为是偶然的、突发的,并非蓄意而为,但被“标签化”的过程中,该生无意识地接受此标签,将自己限制于其标签范围内,最终以越轨者自居。
二、“标签化”对学生的负向影响
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特征的独特个体,本无好坏之分,即使是在固定教育模式下也很难教出社会标准下的“优生”。霍林沃斯曾提出,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即心理断乳期。这一阶段是青少年由于身心的发展逐渐试图摆脱成人的监管,成为自己考虑判断和解决问题的独立的人的过程[6]。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有主见,判断问题往往较为主观,容易导致不合理的行为。由于认知的不充分发展,在被“标签化”后,该阶段学生容易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陷入越轨的困境。
1.对“优生”的负向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优生”包括成绩优异者、乖巧懂事者、拥有特长者[7]。这类学生是老师面前的“红人”、学生眼中的崇拜者,从而被贴上“优生”的标签,享受着名誉及各种优待,这是该类标签的积极效应,但具有短暂性和表面性。在任何既定的情况中,一个事项可能兼有正向和反向功能的后果[8]。这种由单一评价模式而产生的标签也毫不例外,一旦其积极效应消失,则会带给学生消极影响。
“优生”标签不仅不会促进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习,反而会对他们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首先,“优生”行为缺乏自由。该类学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同学们的好榜样,被老师严格要求,被老师和同学监视,从而形成了他们“应该做……不应该做……”的隐形规则,压抑了学生自身的想法和行为。其次,“优生”易形成过高的自我认同。他们犯错时,教师和同学对其抱有更大的宽容,将其错误定义为一时失误,并不会督促其进行纠正。这种纵容使所谓的“优生”连连犯错,不重视自身错误且不做出任何改变,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其性格发生消极转变。最后,“优生”会被期待效应所反噬。教师往往对该类学生抱有很大期望,学生也会竭尽全力达到教师期望,这是期待效应的正面结果。而偶尔达不到教师期望的“优生”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斥责,被同学嘲笑,此时学生心里出现前所未有的落差感,最终自己也开始妄自菲薄。这时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越轨行为来完成任务,满足自身对他人崇敬自己的需求,保留自身的“优生”标签,比如为给老师留下良好印象而请客送礼、考试时遇上难题选择作弊、为了事事争第一而不择手段等等。
2.对“差生”的负向影响
对“差生”的负向影响远远超过对“优生”的影响。首先,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必有坏,对“优生”的肯定是对“差生”的否定,会对其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教师难免会将被标定的优差生进行对比,甚至区别对待,造成教育不公平事件,如:座位区隔、表扬与批评、竞赛与荣誉的权利差别等。多数被“标签化”的“差生”破罐子破摔,受他人言语的驱动,做出趋近标签的行为,并在他人干涉自身行为之后变本加厉。其次,“差生”易自我放弃,与其他越轨行为者为伍。循规蹈矩者被“标签化”后逐渐被同化,将自身归类为“差生”群体,导致群体成员间相互影响、忽视学业。
3.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都要经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因此在对人进行研究时,不仅要关注个体心理和生理发展等内部因素,还要关注与个体相关的外部因素。其中,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逐渐从亲子关系转变为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在其学习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学生“标签化”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发展。一般儿童在同伴团体中的地位可分为五种:受欢迎型、普通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矛盾型[9]。影响该分类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王振宇等曾将儿童及青少年反对某些同伴、不愿与之为友的理由概括成10个方面,包括对人进行身体攻击和口头攻击、有讨嫌行为、骄傲自大、心胸狭窄等[10]。被“标签化”的学生易产生以上行为,具体而言,即“优生”的骄傲自大和“差生”的反社会行为。因此,被“标签化”的学生很难打破他人的刻板印象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随意将他人“标签化”,不利于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其次,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给学生贴上“优生”或“差生”标签无疑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容易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使其产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或憎恶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较为常见的情况是“差生”厌恶教师,形成一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另一种情况是“优生”与教师的关系不稳定,易因外部因素发生改变。“优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和谐,若教师对其失误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如批评斥责、冷嘲热讽,学生会产生一种落差感,这会导致其进行自我否定,对教师态度也不如从前,进而形成对立的师生关系。
三、“标签化”的消解策略
“优生”和 “差生”标签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当代公平教育背景下,要拒绝“标签化”评价学生,拒绝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应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1.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标签的制定者和掌握者往往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而被贴标签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标签作用的影响是二者不平等的地位造成的[11]。要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友好和谐的同伴关系,教师就应拒绝“标签化”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学生,拒绝对学生实施区别对待。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追求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优生”头衔带给学生动力,其对于学生的鼓励作用不容小觑,但应加以合理利用。本文所指的“标签化”的消解并非完全取消传统意义上的“优生”头衔,在评选这类荣誉时,教师应采取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注重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个性特征与全面发展并重、终结评价与过程激励融合。
3.合理运用鼓励、批评与表扬
鼓励式教育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学习结果好坏,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过度批评会使学生自暴自弃,盲目表扬会使学生心高气傲。同时,避免频繁公开表扬某个学生,这会打击其他同学的信心,从而疏远与该生的距离,不利于同伴关系。批评与表扬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合理运用。
4.注重团队合作
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团队凝聚力是指团队成员愿意留在团队内部的综合程度,是推动绩效增长的内在驱动力[12]。凝聚力强的团队成员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取得高效的组织活动结果。团队凝聚力在一个班级中表现为班级凝聚力,是每位同学对集体的责任感,是同学之间相互激励、共勉进步的合力,有利于同学间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以及班级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鼓励大多数人而非奖励少数人,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5.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合作
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支持性力量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与家长形成有效合力,关注学生学习之余的日常生活,注意学生身上的每一点变化,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多鼓励孩子。教师还应在学生学习之余组织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培养其良好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有效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标签化”带给学生荣誉和自信,更多的是压力或羞愧,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影响了教学质量。中小学是学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尤其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时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发扬学生优点,拒绝将其“标签化”,给予每位同学鼓励和信心,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最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雪.“问题学生”越轨行为的形成机制及教育反思[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11.
[2][5] 陈太忠.隐蔽的力量——教师标签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4.
[3]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93.
[4] 冯文泉,吴丽秋.越轨社会学标签理论视角下小学阶段“问题”学生德育新思路[J].教育评论,2018(05):84-87.
[6] 陈会昌,庞丽娟,申继亮,等.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239.
[7] 叶雅萱.学校中的“好”标签现象及其消极影响探析[J].浙江教育科学,2019(03):17-21.
[8] 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38.
[9] 周宗奎.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30.
[10] 王振宇,葛沚云,曹中平,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15-219.
[11] 肖子玲.“標签理论”与学生评价的积极作用[J].成才之路,2008(13):26-27.
[12] Festinger,Back,Schachter.Social Pressures in Informal Groups:A Study of Human Factors in Housing[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0:151.
[作者:魏宏君(1964-),男,辽宁建平人,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陈琴(1998-),女,重庆丰都人,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