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绛县山楂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021-03-25王佐俊绛县槐泉园艺场山西04361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绛县结果枝山楂

王佐俊(绛县槐泉园艺场,山西 043610)

王学智(绛县科技局)

山西省绛县地处中条山西北麓,是山区县,山区面积达67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3,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荒山荒岭绵延,海拔高,温差大。绛县山区野生山楂资源丰富,据调查,有湖北山楂、辽宁山楂、甘肃山楂、华中山楂以及山楂5个种类,均是山楂的优良砧木。

绛县农民很早就利用本县的山楂资源。据绛县县志记载,在明末清初,陈村镇紫家峪一农民从山东引回大山楂接穗(1984年在辽宁铁岭召开的全国山楂鉴评会总结报告称引自山东莱芜)。利用本地丰富的野生资源嫁接大山楂,果实品质优于本地山楂。

1 绛县山楂生产概况

解放前,受到嫁接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山楂栽培主要分布在陈村镇紫家峪、陈村峪、卫庄镇里册峪、冷口乡冷口峪、磨里镇磨里峪以及大交镇续鲁峪6条山区峪内,且为零星栽植,数量有限。20世纪80年代,绛县科技人员利用野山楂种子,层积8个月以上后播种,获得成功。这一成果获得运城地区科研成果二等奖和山西省科普推广三等奖,并在全县掀起山楂育苗和栽种山楂的热潮。除供本县栽植外,还向国内其他地方输送了大量的砧木苗、半成苗和成品苗,促进了全国山楂产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绛县县委和政府把以山楂为主的林果业定为本县三大特色产业之首,并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扶持。截至2019年底,绛县山楂种植已遍布10个乡镇,总面积达10万亩,已结果面积7万亩,年产优质山楂25万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绛县山楂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的25%以上,国家林业局把绛县定为全国七大山楂基地县之一。

目前,山楂已成为绛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南樊镇郑柴村、槐泉村,安峪镇郇王村一带已形成绛县山楂优质适生栽培区域,果实个大、色艳,销路好,售价高,亩产2500千克左右,大果型品种大金星、敞口等品种单果重在20克以上。南樊镇政府还在郑柴村建起了万亩山楂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郑柴、槐泉、郇王3个自然村连片的、望不到边的万亩栽培山楂基地,蔚为壮观,许多领导和专家参观后感叹“十分震撼!”

绛县山楂品种除本县的粉口、艳果红外,还有从全国各地引入的大金星、敞口、超金星、大绵球、甜山楂等品种。

2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优良品种

山楂优良品种果个大,色泽鲜艳,适应性强,在同等管理条件下,产量较高,效益较好。绛县山楂品种以大金星、敞口、大绵球、大五棱等为主。近年来,八月红品种因口感适中、果面鲜红、成熟早、售价高(收购价4~6元/千克)而快速发展,新栽山楂园90%为八月红;甜酸适口的水果山楂,如甜红子、晋甜红山楂,以及金如意(黄金甜山楂)、橘红甜山楂均有少量发展。

2.2 建园

山楂适应性强,为保证高产、稳产、优质,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透气性良好且肥沃的地块建园。灌溉条件好的地宜稀植,山坡地、旱地宜密植。水浇地行株距以5米×3米、4米×3米为宜,旱地、山坡地以4米×2米、3米×2米为宜。行向以南北为宜,行距宽,株距窄,东西行向的地块行距窄一些,株距宽一些,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挖直径1米、深0.6~0.8米的栽植坑,坑底铺10~20厘米厚的粉碎秸秆或杂草,再填表土,最后填底土,至地面30厘米时,每坑施三元复合肥1千克、农家肥10千克,和土混匀后填入。栽后立即浇水,10天后再浇1次,然后覆地膜或防草布。干旱时适时补水,间作农作物以低秆为宜。

2.3 土肥水管理

山楂适应性强,连续开花结果能力也强,但坐果率低。若只栽不管,树体长期干旱缺水,营养不良,会只开花,坐果很少或不结果,因此,要获得优质果品和连年丰产,必须做好土肥水管理,保持土壤疏松,肥水供应适时足量。

定植后3年内做好山楂园深翻改土和扩穴工作,深翻扩穴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深层的有机质含量,方式是沿栽植穴向外每年扩50~100厘米,直到翻遍全园为止,深度以60~80厘米为宜,可在10月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清耕园可在生长季除草2~3次,中耕以不伤害根系为原则。

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常用的肥料有圈肥、厩肥、绿肥、杂草以及作物秸秆等,并与速效性三元复合肥配合施用,时间以采果后至土壤封冻前为宜。施肥量根据树龄、树势而定,幼树和初结果树株施土杂肥100~150千克或人粪尿20~50千克,加三元复合肥0.5千克;树高2.5~3.0米、干粗20~25厘米、枝展3.0~3.5米的大树株施有机肥200千克,加三元复合肥2.5千克。

全年追肥3~4次,宜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进行。生长前期幼树株施氮肥0.5千克,结果大树株施氮肥1千克;生长后期株施三元复合肥1千克或人粪尿50千克。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叶面喷肥可在阴天或晴天9:00以前或16:00以后喷施,肥料有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浓度以0.3%~0.5%为宜,在花后、花芽分化期、果实采收后喷施效果很好,也可结合打药喷施,间隔10天左右。喷硼、硫酸锌等能明显提高产量。

全年浇水5~6次,在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封冻前或配合追肥进行,效果很好。

2.4 整形修剪

(1)树形的培养。绛县山楂多采用二层小冠开心形。苗木定植后,在高70~80厘米、迎风面饱满芽处定干,留20厘米整形带。第1层选留3个主枝,三主枝邻近,方位以东南、西南、正北为宜,主枝间方位角为120°,主枝基角拉成70~80°,疏除竞争枝。不要选择正南方的枝作主枝,以免影响光照,可以通过刻芽选留方位合适的主枝。第2层选留2~3个主枝,以东西向为宜。2层主枝错落有序,互不干扰,层间距以1.2~1.5米为宜,层间留若干辅养枝。主枝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树高控制在2.5~2.8米,冠高比控制在0.9∶1或1∶1。这种树形骨干枝级次少,树冠紧凑,光照好,便于管理,适于密植。

(2)冬季修剪。第1层主枝可在2年内选定,第2层主枝可在3年内选定。定植后第1年冬剪时,中心干和三主枝延长头留50~60厘米短截,其他偏旺枝短截,水平枝、下垂枝缓放,以增加枝量。第2年,中心干和主枝延长头继续短截,以扩大树冠。第3年,中心干和主枝延长头继续短截,以扩大树冠,其余枝一般缓放。

定植后第4年树体一般开始丰产,树冠已经基本成形。修剪主要是更新复壮结果枝组,利用中庸旺枝、徒长枝培养结果枝组,回缩结果多年的结果母枝,培养粗度在0.5厘米左右的结果枝,主枝和结果枝组两侧均匀分布优质结果母枝,间距15~20厘米。进一步打开光路,遮光的大型枝组可逐步回缩、疏除,下垂的主枝回缩,抬高角度,疏除过密、交叉、下垂、干枯、细弱的结果枝。

(3)夏季修剪。拉枝。山楂幼树极性强,枝条直立生长,加长生长快,一般在5—7月,用开角器或撑、拉、顶、吊等方式将主枝基角拉至70~80°,其余长旺枝一律拉平,拉后的枝条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分布均匀,错落有序,拉枝能迅速扩大树冠,缓和生长势,促进萌发短枝和花芽形成。

除萌。山楂树在定植后3~4年进入结果期,4~5年枝量猛增,萌蘖增多,树冠交接,影响光照和产量提高。可在5—6月疏除萌蘖,主要是剪锯口附近,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但不能疏除太多,太多易发生日灼。在空间充足的地方,每隔15~20厘米保留1个营养枝,使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为1∶0.8~1。

剪梢。山楂树进入结果期以后,主枝背上直立枝、中庸偏旺枝,留20~30厘米短截,以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势,改善光照条件,促进剪口下第1~3个芽积累营养物质,分化成花芽。剪梢时间在枝条接近停止生长时,在绛县为7月下旬至8月初。据北京林业果树研究院观察,在北京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剪梢为宜,修剪程度以形成较大的芽基瘤而不萌发为准,若剪口芽萌发,说明时间过早,一般剪口芽萌发不能形成花芽。剪梢后一般75%的枝可在顶端形成1~2个花芽,形成的结果枝粗壮而短,且紧靠主枝。

2.5 花果管理

山楂自花结实率低,且有单性结实的习性。在盛花期喷50~70毫克/升的赤霉素液,能显著提高坐果率,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喷赤霉素液后,果实明显增大,着色和成熟提早10天以上。

2.6 病虫害防治

在绛县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山楂日灼病发生,主要在5月下旬,预防措施有:种草或自然生草,适当多留新梢及果台枝,高温来临前适时浇水,清耕园减少旋耕次数。

山楂主要病虫害有山楂白粉病、山楂锈病、山楂食心虫、红蜘蛛等。在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防治山楂白粉病。清除附近松柏等针叶树,发病初期喷10%己唑醇乳油2500~3000倍液,防治锈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喷20%高氯马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食心虫。在发病初期喷10.5%阿维·哒螨灵水乳剂2500~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

猜你喜欢

绛县结果枝山楂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绛县蹚出节水增粮增效特色发展之路——全国节水增粮增效技术观摩交流会在绛县举行
山楂花
山楂花开白如雪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绛县:借助『互联网』建立智能化内控机制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山楂更可化瘀滞
克伦生葡萄冬季修剪留芽量及负载量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