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逻辑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1-03-25王霂凡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王霂凡,赵 冰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2020年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更是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劳动教育系统性建设提出了“全过程、各学段、各方面”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不仅阐明了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更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凸显出劳动教育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学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学段,承担着学生劳动价值确立、劳动意识塑造、劳动习惯养成的重要职责。然而由于受到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一定程度被弱化、窄化的困境,“有教无劳”“有劳无教”的教育现象随处可见。因而,从理论上厘析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逻辑意蕴,廓清当前劳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实践理路,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逻辑意蕴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坚持“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等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一勤天下无难事”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培育以劳动为荣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

(一)理论基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认为人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劳动过程才可以创造世界、创造历史、创造生活,“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2],并历史地推动其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劳动具有创造性价值,是“追求和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实践活动”[3]。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增智慧之“真”、树道德之“善”、明境界之“美”,不断发展自身的智力、体力和审美能力,实现身心一体的整体劳动能力提升,才可以真正走向以自身为主体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劳动能力的提升与“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四个方面是协同渐进发展的过程,需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与《意见》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展不同劳动锻炼”的教育要求相契合。总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唯物史观出发,确认了劳动对于培育人的自由创造、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教育意蕴,从而确立了劳动的教育价值指向。

(二)历史逻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中国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置于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形成了“辛勤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如中国古代的洒扫文化就是传统劳动价值观的表现之一。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子夏提倡的“洒扫应对进退”[4],以及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教导弟子“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5],就鲜明道出子夏和朱熹对“洒扫”的重视程度,体现出传统儒家重视以劳动教育为基础,从小事做起培育君子的高尚人格。除此之外,《周易》所述“天道酬勤”,《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名言格句,都强调了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可见,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对劳动意识的培养,以此锻炼人们的道德行为。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对“洒扫”文化及“天道酬勤”等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是进一步贯彻实施“劳育立身”思想的重要举措。

(三)现实逻辑: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6]中国梦归根结底要靠新时代青年劳动者来实现,需要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现中国梦。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它的内容核心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树立勇于拼搏担当的奋斗精神,增强为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与担当感;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7],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发展。为了教育引导大学生明德、修德、践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成为应然且必然的现实需求。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得到足够重视,但从当前来看,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仍存在些许不足,具体概括如下:

(一)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

教育观念问题是追溯劳动教育发展过程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劳动教育实施何以可行的前提性问题。然而当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从思想认识来看,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还有失偏颇,对“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7]劳动教育理念的认识尚未到位;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简单化理解为一种教育工具或惩罚手段甚至娱乐途径,并未认识到劳动本身就是教育目的;对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简单理解为社会实践或职业培训,仅关注可以提升职业技能或专业素养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上升到劳动发展观、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态度、品德塑造养成层面。

从大学生自身来说,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以及“锦鲤”文化、佛系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渴望一夜暴富、生活懒惰散漫等精神状态,“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8]比比皆是,劳动意识薄弱。他们将劳动教育功利化理解为“打扫卫生”或是“学校的免费劳动”,不仅忽视了劳动教育外在的为社会、学校、家庭做贡献,也自动屏蔽了劳动教育内在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

(二)劳动教育内容单一化

劳动教育内容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方面,承载着劳动教育所传导的理念,规定着劳动教育的实践导向和劳动之价值观塑造、态度形成、品质培育的方向。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体系,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技术劳动教育、服务型劳动教育,这三类教育内容辩证统一、融合贯通,在大中小学段中各有侧重。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美化教室、整理床铺、烧菜煮饭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技能和共同生活习惯,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生产技术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与工业劳动技能有关的专业课、实习、实验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知识素养和技能,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服务型劳动教育则是通过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协作分工、助人为乐的乐趣,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和品行升华。

高校面向的学生群体特征显著。大学生正准备步入社会,走向职业生涯,不仅应“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8],开发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应将劳动教育与人的精神塑造及其智能发展相结合,锤炼其劳动意志品质,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体现出时代性、综合性的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劳动教育内容明显不足,且呈现单一化、碎片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其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以体力劳动为主,忽略了“手脑并用”的重要性。其二,高校劳动教育内容以简单重复性劳动为主,例如清扫教室、打扫校园卫生、捡垃圾,忽略了劳动创造、创新的重要性。其三,高校劳育重点不突出,简单将开展实验、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甚至卫生评比纳入教育范畴,各环节衔接也不够紧密,未能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的实施意义。

当前这些劳动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学习,但是其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一方面,劳动教育缺乏理论性教学内容。“05方案”实施后,高校开设了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劳动精神引导、价值树立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涉及较少,且内容并不突出,难以让学生从课程中系统了解劳动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缺乏精神育人导向。随着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持久创造力,关注劳动空间的虚拟性对创新精神等的要求”[9]。然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主要关注单一化体力劳动的物质性价值,侧重于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忽略了劳动实践过程中劳动价值观塑造、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品质培育的精神性价值提炼,导致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并未实现。

(三)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碎片化

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活动的价值目标导向,更是劳动教育实施的载体之一,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对课程模式规划不周、层次不明、认识不清,使得大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接收的劳动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碎片化”特征,难以形成专门化、系统化、综合化的体系。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公共课、学生会、学校社团开展一般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虽然这些已实施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认知,锻炼了手脑协作能力,但这些实践活动并未形成全面系统的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导致劳动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发挥受限,更使劳动教育真正的精神性价值凸显不清。久而久之,在此类碎片化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在劳动情感上对劳动者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保持非确信态度,劳动认同感较低,对待劳动仍然保持逃避的态度,难以充分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更难以促进劳动认同向劳动践行转化。因而,高校必须设立必修的劳动理论课程、技术课程、活动式的劳动实践课程,并建立渗透式的“课程劳育”体系。

(四)劳动教育实践去生活化

劳动教育实践是高校劳育的关键环节,直接关乎到大学生对劳动实践的理性认同、对劳动幸福的感性诠释、对劳动情怀的情感升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提倡教育应源于生活并顺应生活,从生活中展开,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道德观念,形成指导行动的原动力。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应该从生活中展开,然而当前的劳动教育在实践中与现实生活脱轨,表现出“去生活化”的倾向。

一方面,脱离个体生活追求。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拥有超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他们勇于探索生活中的一切细节,高校教育者本应及时捕捉到他们的兴趣点,拓宽其创造性劳动思维发展,在培养其必要的劳动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生活教育提升其感悟劳动美、体验劳动美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育生活中,教育者迫于安全以及固性思维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劳动教育仅存于体力劳动中,很少带学生外出体验生活,并未将校外传统文化体验、艺术文化体验引入劳动教育,导致现有劳动教育实践多安排“五四青年节”等节日时期,且经常在校内实施,学生无法从既定教育安排中自主升华劳动情感、践行劳动行为。

另一方面,脱离个体家庭生活实践。劳动教育除了应在学校组织下实施,也应该在家庭的配合下践行。然而当前,高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结较少,学校难以实现教育监测,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难以监督掌握,劳动教育的资源整合有待优化。同时,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除学习外的脏活累活重活等事情一概不让孩子承担,导致“巨婴”“啃老”现象的存在,劳动教育在家庭中难以实现。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不仅要有新理念,更要有新课程、新机制。高校应积极建构“五育并举”的整体劳动教育观;建立系统性的必修式、渗透式、活动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家校社共同协作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转变劳育理念、构建劳育课程、改善劳育实施,真正实现劳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五重目标,推进整体育人。

(一)“五育并举”:建构整体化劳动教育观

从整体视角出发,准确定位劳动教育的实践应用价值,将劳动教育从“技能培训”的简单思维中解放出来,建构“五育并举”的劳育理念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要清楚定位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实践价值。劳动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的载体,融合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其作用日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在德育上,缺少劳动真实体会的教育,无法使教育对象产生对劳动的崇敬感,亦无法形成责任担当感;在智育上,缺少劳动技能的教育,无法使教育对象真正理解劳动活动的社会价值,更难以做好迈向生活的准备;在体育上,挥洒汗水本身就是一种劳动,没有劳动的体育,无法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潜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在美育上,缺少劳动创造的教育,无法使教育对象感知美、创造美,提升审美能力。一言以蔽之,劳动教育是“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融合体,它的目的就在于“以劳促全”。

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各项关系。一是正确理解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之间的关系。劳动精神塑造和劳动价值养成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基石,劳动技能的提高则是劳动教育实现的重要表征,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新时代劳动教育承担着多重任务,既不能将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劳动技能培训,也不能将劳动教育窄化为理论教育、精神教育,将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割裂开来。二是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10]在现实教育体系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表现为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发展。三是正确把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三类劳动的关系。“辛勤劳动是基础,诚实劳动是准则,创造性劳动是方向和目标”[11],这三类劳动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对于创造性劳动,新时代提倡创新精神,呼唤开放性思维与创新性实践,要锤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劳动创造性能力。面对社会上的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等一系列不良习气,学生应认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靠双手“造”起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是实现梦想,锤炼理想信念的必然路径。

(二)“三维一体”:建立系统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拥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属性,要求高校统筹规划,注重因时而育、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将劳动融入师生学习、工作全过程,并在具体实施中持续跟进。依据现阶段劳动教育实际情况以及劳动课程的目标、内容、性质而划分,新时代高校应建立“三维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步推进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渗透课以及劳动教育活动课”[12],促使大学生在课程体验中明劳动、爱劳动、会劳动。

以劳动必修课“明”劳动之理。劳动必修课是使学生塑造劳动认知、形成劳动认同感的核心课程。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知识学习探索中,已形成了劳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关系学等一系列“劳动+”学科,这些学科经过系统化的研究和梳理,具备单独开设专门课程的各种必要条件[13]。学习这些劳动科学课程,既可以让学生系统了解劳动社会学、关系学的基本知识,深化学生对“劳动”专门科学的多维认知,学会析清突发性社会劳动问题的背景渊源及解决路径,也可以使学生以哲学思维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意蕴,更可以从内在思想层面真正把握“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生活”的全部意义。因而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应开设劳动教育科学知识必修课,并组织编写《劳动教育概论》等相关教材,以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凝聚大学生劳动共识、集聚建设力量,在大学生心里描绘出一幅“中国梦·劳动美”的图谱,促使他们坚守崇高的劳动价值追求。

以专业技能课“渗”劳动指向。专业技能课是使学生养成良好劳动素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课程,与劳动教育有目标和内容上的相关性。高校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劳动知识教学与实践体验教学,促使学生以“辛勤、诚实、创造性”为劳动指向,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德、劳动态度,锻炼劳动技能。而专业技能课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通过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培训、新闻采访、理化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奋斗精神,加强劳动品德修养,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因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技能课相融合,善于挖掘专业技能课中的劳动元素,强化专业技能课知识与训练的劳动导向,进而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以劳动实践活动“塑”劳动幸福感。劳动实践课是使学生促劳动情感为劳动品格、化劳动认知为劳动行为的必要课程。在一定意义上,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可以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14]劳动教育所涵涉的重要内容正是这种“乐趣”。高校在实践活动中厚植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实践与人生价值实现相融合,有助于使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感受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升华劳动体悟,从而获取劳动价值的认同来源。在长期的实践体悟中,学生逐渐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自觉树立劳模精神,滋养了学生的劳动情感,塑造了学生辛勤、诚实且创新的劳动品格,并促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的时代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懈奋斗。在劳动实践形式上,高校应注重调动大学生的手、眼、耳、脑,使之获得充分的感官体验。例如,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动手制作“非遗”艺术品,培育创新创造能力,增强合作探究情怀;组织垦荒活动,邀请学生体验种植、感受快乐等。

(三)“三力聚合”:搭建常态化劳动教育实施机制

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必须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方面和层次。为此,不仅要在学校层面进行劳动内容教育,也应强化家庭劳动意识教育,整合社会劳动文化资源,发挥社会宣传的作用,使学校、家庭、社会三力聚合,保持三者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效共振”。

学校劳动教育形式要创新“给力”。作为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实施场域,必须充分挖掘学校的制度资源、课程资源、场地资源和组织资源,紧抓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在教育形式上,高校除了可以利用课程形式、实践活动形式进行劳动教育,还可以充分加强校园文化熏陶、日常教育的作用。在学校内部的创客工作室、图书馆、教学楼走廊等场所,以宣传标语、图片、视频演绎等形式,展示千千万万奋斗在祖国建设事业前线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故事,以故事的真理性、感染力和导向性,强化劳动意识形态教育,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认同。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充分运用“榜样”系列故事、身边创业励志故事,将故事中蕴含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因素讲出生动性和知识性,让学生在听榜样故事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产生情感和思想共鸣,萌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对“中国梦”心生向往,并在这个过程中坚定劳动信念,树立起为祖国事业奋斗终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庭劳动教育资源要共同“助力”。作为劳动教育的“原初”实施场域,家庭日常生活中处处涵涉劳动教育的资源,体现着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技能。高校及学生家长必须注重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除了要转变家庭劳育观念以外,还要充分注意家庭中服务“自我型、家庭型、亲友型”三类劳动资源的利用,并在参观体验活动、亲子日常交流过程中渗透家庭劳育观念。在挖掘家庭劳动教育三种资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成员共同劳作的形式,适当性地给予孩子劳动奖励,锻炼孩子独立生活、为人处世的能力,陶冶孩子的劳动情操。在家庭日常交流活动中,家长可以结合家族长辈奋斗史或家风形成史,将幸福生活与辛苦奋斗结合起来,让孩子知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可能性。同时将家庭亲子对话上升到哲理层次,使孩子在对话中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将自身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并为之不懈奋斗,从而建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加深对劳动的正确理解,也形成淳厚的劳动家风,增进劳动奋斗的情怀。

社会劳动教育宣传要全面“发力”。作为劳动教育的基地实施场域,社会中不仅蕴含着发达的产业资源,还充盈着优质的地区资源和生动的载体资源,“既有承载着农耕文明的体力劳动,也有代表着科技文明的机械劳动甚至智能劳动”[15]。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机械劳动或智能劳动行业中,都有值得学习和宣传的劳模、工匠、先进工作者,他们身上所内涵的伟大时代精神和劳动精神,正是高校学生必须持之以恒学习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抖音、微视等小视频媒体也日益发展成熟,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已逐渐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社会可以运用此类视频媒体,增强精准推送的力量,以图片再现、视频演绎的方式积极宣传时代楷模和其他先进典型的事迹,旗帜鲜明地“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16],使学生在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中以劳动模范为时代楷模,学习他们的劳动精神,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将“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想信念根植于内心,实现精彩人生。

总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育人价值,它拥有理论、历史、现实三重逻辑,是新时代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劳动认知、劳动素养和劳动创造实践的应有之义。未来高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形成合力,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及实施等多种维度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使高校劳动教育充满昂扬生机。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