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

2021-03-25蒋明智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蒋明智

(中山大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510275)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意见》开宗明义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极高的评价。“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用在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中,是最切时所需的。

《意见》第二部分强调,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一共有六个方面。笔者以为,现在要大力推进的是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截至2020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23个,广东有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还有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可见,在共建人文湾区的系统工程中,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重要的中坚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广东省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分别是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剪纸、陆丰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首次公布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包含20个项目。2017年9月,澳门文化局公布最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涵盖15个项目。至2020年6月,另有70个项目被列入清单内。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十分富饶的文化资源:从历史发展的纵轴线看,大湾区有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侨乡(移民)文化、现代都市文化等;从横轴的地缘关系来看,该湾区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港澳文化,等等。这些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又是大湾区内互联互通,进行深度融合的基础所在。尽管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势大好,但是,和粤港澳大湾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战略性地位相比,文化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方面还存在明显问题。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数量少。2009年10月2日,粤剧由广东、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联合申报,并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粤港澳三地再无联合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资源共享系统不完善,缺乏一个共同展示大湾区非遗资源的专业网络平台。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模式相对独立。粤港澳大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一国两制”和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较弱的条件下,呈现出相对独立的保护模式,不利于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化、系统化。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现提出来,仅供参考。

第一,科学规划发展,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文旅部2019年颁发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指出:“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非遗协同保护工作的职能。

优惠型的税收政策、非遗保护资金的投入、粤港澳三地人才智库的建设、非遗联合展示平台的搭建,等等,都需要政府统筹发展、宏观调控。在政策层面,粤港澳三地政府应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文化圈地主义观念,根据自身非遗保护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协同保护合作政策。目前,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是三地文化合作的主要机制。

第三,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专门性法律建设。

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处于三个不同行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三套不同法律制度管辖,如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专门性法律,将有望实现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方法、非遗资助规则、资金管理等环节的完全衔接,有利于三地非遗协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加强非遗业态化整合。

在联合传播、市场合作、资源共享、信息整合、人才学术交流等方面全面开展互利合作,以达成资源共享,形成有效的非遗协同保护机制。

第五,发掘和利用大湾区爱国主义非遗资源。

从黄帝铸鼎到舜帝南巡的传说,开启了五帝时期岭南融入祖国版图的认同先河。先秦的五羊传说和扒龙船习俗,为岭南文化镌刻上楚文化的印记。秦代龙母传说,是岭南纳入国家统一,龙崇拜融合中原龙文化的形象叙说。岭南的祖先经过长期发展,锻造了民族、国家统一的早期基础。秦汉之际的赵佗统治岭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将中原文化、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使岭南地区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也开创了以民俗文化增进南北融合、实现稳定统一的国家治理模式。产生于晋代的黄大仙信仰,成为香港在英国殖民地统治之下,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今天仍然是大湾区共享的文化资源。历经梁、陈、隋三朝的岭南部落首领冼夫人,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有“岭南圣母”的美誉,被周总理称赞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如今,高州市的冼夫人庙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北宋的妈祖信仰除了福建和台湾,大湾区是最大的信仰圈。妈祖信仰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心灵纽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积极意义。南宋珠玑巷人南迁的传说,见证了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土地神信仰蔚为壮观,仅高要市就有五千多座土地庙,澳门的土地神信仰长兴不衰,成为地方、区域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文化符号。

众所周知,代表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南宋文天祥和明代郑成功,都与大湾区息息相关。文天祥荡气回肠、彪炳史册的《过零丁洋》就是在他被俘船经伶仃洋时所写;郑成功第二次下南洋时,在深圳赤湾海域遇险,幸得妈祖显灵,化险为夷,于是大规模重修赤湾天后宫,使之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妈祖庙,其后每次下南洋,他都在此举行盛大的“辞沙”仪式,以求妈祖庇佑,平安返回。这些遗址和英雄的壮举一道,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传承的文化生态。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屈辱与苦难,湾区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爱国主义壮歌。三元里抗英、洋人盗宝传说、太平天国运动、冯子材抗法,是近代中国具有标志性的事件。爱国诗人黄遵宪、为“召唤时代新民”呐喊的梁启超、领导推翻帝制的孙中山等,关于他们的传说层出不穷,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岭南更成为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省港大罢工、统一广东之役、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起着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铭刻着苏兆征、叶挺、彭湃、周文雍、杨匏安、杨殷、阮啸仙、邓发等一大批广东著名共产党人的英雄传奇。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和歌谣,以及表达崇敬和怀念的节日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

就具体方法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加大粤港澳大湾区田野调查的力度,对具有爱国主义元素的非遗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作为优先保护和传承的对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民教育体系,编写教材,使之贯穿大湾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并纳入考试或考查范围,将具有爱国主义元素的非遗资源融入人文湾区的建设之中,突出其同源共享性。在爱国主义的主基调下,本着“沟通”“包容”和“团结”的目的,尝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生态区,以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国两制”中的文化力量。

第六,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面对新形势,在“一国两制”体制下,主动发展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方针。

坚持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思路,具有如下现实意义。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机制研究,呼应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国家战略,也是深化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理念,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步骤。其次,从文化价值建构层面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机制有助于大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社会文化和谐,提升湾区内文化精神。再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自身来看,协同保护机制无疑是促进粤港澳三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加强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关键举措。此外,站在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有利于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促进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打开新时代条件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最后,从文化旅游发展层面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机制有利于湾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有利于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带动三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的路径,需要对湾区内非遗协同保护的现状和障碍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必须摒弃文化保护主义观念和圈地思维。在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思路应是利用区域条件和共同的文化资源,面向现代都市生活和现代产业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的非遗协同保护模式。

为此,笔者从发展规划、业态化整合、对接新媒体等方面寻求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的路径。

其一,科学规划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工作需进一步科学规划,统筹好人文湾区发展的大局,重点聚焦打造湾区文化品牌,助推湾区文化繁荣。基于此,我们需要在保护为主与兼顾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与行动力,让古老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熠熠生辉。除此,应更有信心,更加讲究方法与策略,克服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共同努力使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非遗分布的地域来看,珠三角九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在非遗文化资源占有方面相对均衡,没有极端不平衡的现象。但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湾区内9个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力度(经济投入、政策倾斜等)、非遗文化资源宣传的广度以及非遗文化资源挖掘的深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非遗协同保护方面步调难以统一。针对这一发展现状,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发展需打破各自的文化本位意识和行政区域限制,统一思想,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换而言之,就是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互补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协同保护的阻力。

其二,非遗业态化整合。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需要在实践中形成联合意识和协同机制,需要充分发挥湾区非遗文化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界限和文化发展不平衡限制,进行非遗业态化整合,实现湾区非遗协同保护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在联合传播、市场合作、资源共享、信息整合、人才学术交流等方面,全面开展互利合作,以达成资源共享,形成有效的非遗协同保护机制。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联合传播,主要通过政府与民间合力,搭建联合展示和展演平台,推动大湾区各城市文化机构、文化团体、民间社团之间的交流合作。大湾区非遗项目强强联合,实现非遗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形成整体化、系统化传播路径。从打造广州文化高地出发,充分发挥深港澳地区文化市场优势,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将广州丰富的岭南文化资源带入粤港澳市场,不仅能繁荣都市文化,而且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力量,为非遗文化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资源共享、信息整合目标,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立一个非遗资源共享的专业性网络平台。粤港澳三地应在非遗项目的传播方面通力合作,互相提供平台资源。在信息采集和整合力度方面,要互通有无,形成统一机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人才智库的建设和相关学术活动的沟通与交流。与世界上的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顶尖高校数量明显偏少,创业创新性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尤为不足。因此,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长足发展,着手建立人才信息资源库,势在必行。此外,还必须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粤港澳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非遗文化发展方面的合作。

其三,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强化非遗的当代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34条明确提出:“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传播的主要网络平台分类如下:一是专门机构与保护单位官方网站,如人民网、粤港澳文化资讯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文化馆网站、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广东文化网、深圳政府在线网、澳门文化遗产网,等等;二是综合性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大公网等;三是一些商业性质的网站,如品牌MAIGOO网、村村通网、马蜂窝旅游网等,顺带宣传非遗资源;四是微博、博客、网络直播、抖音、手机APP(如粤港澳文化生活电子地图APP),等等。在新媒体时代,网民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个体都是单独的自媒体,可以在非遗协同保护过程中承担信息传播的桥梁作用,让非遗传统文化在新的时空领域内重新焕发魅力。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