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非遗项目“确山铁花”的传承与保护

2021-03-25刘文琦

焦作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账号用户文化

刘文琦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1. “确山铁花”相关的文献综述

“确山铁花”与将铁水泼向城墙的河北张家口打铁花、山西泽州木板形式打铁花不同,“确山铁花”独具中原人民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文化特征,体现浓厚的祈福祭祀文化习俗。在知网搜索主题“打铁花”,包含河北、山西打铁花为主体研究对象,合计24篇文章。有3篇硕士论文,2010年郑州大学朱东亮撰写《确山铁花的研究与保护》[1]一文,主要从确山铁花的制作表演、传承谱系和价值内涵角度进行阐述。2017年重庆工商大学杜昊撰写《中国“铁花”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研究——基于河南确山与重庆铜梁的对比分析》[2]一文,基于民族学角度,对比重庆铜梁火龙民俗与确山铁花的表演研究。2018年青海师范大学的张凤撰写《河南省确山“打铁花”民俗研究》[3],从确山打铁花的民俗文化角度分析,通过打铁花的器具、衣着和行为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发现了打铁花起到祈福赈灾、文化传承、社会整合和情感释放的社会功能,并看出确山铁花在传承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对完善传承保护机制的学理性思考。其次,另外21篇关于“打铁花”的文章中,从旅游学、影视学、经济学角度分析,可以开辟新的研究视角。

2.“确山铁花”相关新媒体平台传播现状及问题反思

2.1 微信公众号报道零散,重新打造架构体系

2.1.1 主体公众号运营框架的初步改造

以“确山铁花”为主体报道的微信公众号,有1个账号,名为“确山铁花”,截止2020年9月5日,累计推送23篇原创文章(已除去6篇无关报道),简介语“弘扬宣传民间传统文化”,未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较为笼统模糊, 引导语为“你好, 欢迎关注queshantiehua!”,用拼音写出主体词语,缺乏严谨和规范性,没有突出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特色,可把“确山铁花”前面增加一个形容词,凸显这项非遗的独特性。而且,该账号没有设置导航栏,可安排“确山铁花”设置技艺起源、传承发展、展演活动三个板块一级目录,在【技艺起源】菜单栏中可以设置“铁花民俗”“ 铁花分布”“传承人物”, 在【传承发展】菜单栏中可以设置“政府支持”“业界合作”“产权保护”,在【展演活动】菜单栏中可以设置“线下活动”“传统媒体推广”“新媒体推广”,分别介绍线下开展的具体展演活动,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对“确山铁花”的宣传报道,在“新媒体推广”中,可以建立体验预约,与确山县博物馆、驻马店市博物馆开展合作,扩大该项非遗的影响力度。

2.1.2 主体公众号推送的数据分析

在“确山铁花”公众号推文24篇中,2018年推送共2篇,2019年共19篇,2020年2篇。2019年2月4篇,3月4篇,5、6月分别1篇,9月2篇,10月6篇,11月1篇。2020年1月、5月分别1篇。从2018年到2019年呈现出递增态势,从2019年到2020年呈现递减态势。笔者观察每篇推送文末均无用户留言,缺乏有效互动,用户参与度极低,该账号运营者没有通过线上互动话题讨论来激发用户的参与兴趣。推送的时间缺乏固定规律,随意性较强,有的在早晨6点至8点,有的在下午5点至晚上10点,全天各时间段均有推送,不利于用户养成对该账号接收消息的固定行为习惯。传统的非遗传承人多为年长者,对新媒体报道工具的使用能力较为薄弱,应该让当地政府开设新媒体培训班,使传承人也会使用135、秀米等微信编辑器,以及新浪微博和抖音平台的基本创作发布方法,能够在没有能力雇佣专人运营的条件下,自己“独当一面”。运营者在推送简介的撰写也要注意,目前该账号每篇推送简介为系统自动提取正文前一段文字,没有专门构思与题目、首部头图高度一致且富有吸引力的文字话语,无法激发用户充分的点击正文动机。

2.1.3 主体公众号推送内容的价值探讨

2018年推送的第一篇引用来自中红网发布关于“确山铁花”的叙述,介绍了该项传承人杨建军在全国铁花非遗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第二篇为分享的微信平台他人创作链接,内容为摩梭族人张郑民创作的文章《确山打铁花》,笔者认为该文章在现有“确山铁花”报道中具有奠基作用。文中用朴实直白的语言进行较为详尽地描述,并配有图片和图注,能够为后人研究铁花相关的民俗资料提供有利素材证据。

在2019年推送中关于“确山铁花”的有19篇,有4篇无关报道,在2019年3月的3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故事文章,这种非垂直领域的做法不利于用户对账号的主体深刻感知,宁可不推送,也不能推送与“确山铁花”关系较远的心灵鸡汤类文章,不利于账号培养粘性群体,从而进行价值变现。该账号在2019年的推送报道中,第一篇2月22日推送名为《确山铁花》缺乏针对性描述,与2018年最后一篇推送《确山打铁花》重复。

“确山铁花”团队或传承人个人可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多参加一些综艺访谈或真人秀,借助其他非遗节目通力合作,让非遗走进更多观众视野,实现艺术文化的跨区域传播,增加辐射影响力度范围。比如参加非遗节目《火树银花庆丰年》,节目将河南确山打铁花与山西风火流星两种民间艺术合二为一,还融合了锣鼓艺术、民间杂技、传统武术,表演者用四溅的火花形成各种图案,效果堪比“火星”对撞。经过激烈角逐,最后河南确山打铁花和山西风火流星组成的非遗组合“火炎焱燚”组合夺得“直通春晚”奖牌。这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和快手联合打造的活动,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观看人数覆盖广泛,同时还依托新媒体平台的传播速度便捷和参与度高,“确山铁花”推广团队搜索网络资源中可以合作的节目,增加曝光量,提高关注度。

2.2 微博平台宣传薄弱,提高用户参与尤为重要

2.2.1 微博平台账号的个案研究

在新浪微博平台搜索与“打铁花”相关的报道,发现用户有“确山打铁花”“涅槃演艺打铁花团队”“北京-长城打铁花”“北京场打铁花”这四个账号,粉丝数量最高的为“确山打铁花”69人,其余则在7-39人之间。上述数据表明,粉丝数量的匮乏导致了微博平台的宣传空缺。截止2020年9月5日统计,“确山打铁花”新浪微博账号共推送微博45篇报道,最高评论为3条,是关于一位用户咨询国庆期间是否有打铁花表演。最高的点赞微博报道是2018年8月14日转发的一位微博用户发布内容“《延禧攻略》中的非遗——打铁花+预告up主”,并评论到《延禧攻略》剧组和剽窃者已经严重侵犯了打铁花的知识产权,该点赞数量为10次,在评论区域该账号留言中表明“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的,但是有的表演形式是受国家专利保护的。”

2.2.2 微博平台推送以影视艺术方面作为结合点

在影视文化艺术与“确山铁花”之间寻求结合点,比如2018年9月24日推送标题为《确山打铁花亮相于中国农民节暨中国农民电影节》,点赞数量为2次。除此之外,“确山打铁花”微博账号还转载了新闻广播发布的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第三期优秀作品第十一部《我家铁树会开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发布由二更视频制作的打铁花相关视频。在2017年6月24日, 推送的博文“确山铁花再度携手孙周导演,影片《时代狂人》紧张拍摄中。”

2.2.3 微博平台发起话题,扩大宣传范围

笔者认为,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可以参照“冰桶挑战”等经典案例,运用共情心理,名人把水泼在自己的身上,能够感受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身体不适状态,更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培养善良品质。利用名人效应引发人们的关注,通过病毒式传播,在限定的时间内制造紧迫感,让名人迅速完成接力挑战任务,提高用户表达分享的动机,使“确山铁花”在微博平台不断酝酿话题,形成裂变效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3 抖音发布商业目的明显,缺乏故事感场景营造

2.3.1 抖音账号推送的个案研究

以账号“确山打铁花”为例,头像在三端(微信、微博、抖音)平台保持一致,便于用户形成固定认知,截止2020年9月5日,共获赞6695次,29人关注,299个粉丝,共有8条推送。这8条点赞数量落差较大,最高数量为2020年5月21日发布的,点赞数量为6591,最低的5月22日发布的,点赞数量为6次。如果说用户的浅层参与是观看,中层的参与方式是评论,处于高层的参与方式是转发。传播数据量最高的,第一条推送留言有456条,转发有68次。由于抖音拍摄短视频属于碎片化传播,难以与现场的沉浸驻足停留观看相比。评论区的发表内容为“污染”“危险”“烫”“疼”等高频词语,质疑铁水对环境的污染、动作系数的危险性和在表演过程中是否可以承受高温考验。

2.3.2 抖音账号分类及呈现特点

在抖音平台查找与“打铁花”相关的账号,主要分为商业机构类、自身推介类、人物技术类三种。在商业机构类中,比如有“盛世景天传媒打铁花”“薪火传媒非遗打铁花”“LED动感灯制作安装”“打铁花漫天花雨烟花”等账号,经营账号主体以传媒公司为主,带有明显商业目的,缺乏故事感场景营造。开设商品橱窗或打铁花联系电话、微信,以此作为销售表演的来源渠道之一。

在自身推介类中,多以地域+非遗传承人姓氏命名方式,比如“洛阳赵氏打铁花”“确山打铁花”“河南王家打铁花.火龙钢花”“司徒小镇打铁花”等,用短视频或配乐幻灯图片记录打铁花这项技艺表演的台前幕后,展示了在不同区域表演的场面,满足用户的窥探欲望,拉近与表演者之间的距离。

在人物技术类中,账号以传承人或者团队为命名方式,比如“赵氏打铁花艺术团”“向阳打铁花队”“好帅打铁花队”“打铁花传承人”“洛阳飞鸿打铁花艺术团”“禹州市康城村留振打铁花艺术开发团队”等,这类大多也有联系方式,不仅在首页面留有电话,在短视频的剪辑添加大字幕的电话号码,或者录制打铁花的名片固定镜头,为传统民间艺人提供广泛的宣传平台。

2.3.3 抖音账号的用户参与建议

通过观察456条留言,用户的负面表达情绪多于正面,可以设置意见领袖在评论区进行引导用户的留言,还可以借富有影响力的网络红人联手打造铁花系列表演IP,塑造独特的品牌文化符号。在创作内容时,不一定完全是表演的台前幕后,而且还可以人为设置在不同场景与“打铁花”发生的故事,营造情感联结注入,增加故事叙事的丰富性和新奇性,避免同质化满屏打铁花的场景让用户感到俗套,提高用户对不同时间节点推送内容的好奇和期待,营造有故事感的推送短视频,注意在不同平台之间的粉丝引流转换。

3. “确山铁花”传承与保护的未来趋势展望

3.1 依托当地高校育人功能,增设传承基地

在实体宣传打造方面,可以参照“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中江南染织、宜兴紫砂陶、蚕丝绸文化、舞狮(南狮)、柳琴戏、八段锦、编钟艺术等,调动用户的参与性,找寻观众能够与该项非遗之间的结合点,如何可以更多地调动用户自身感知这项艺术表演,比如可以加入技术元素,3D效果、全息投影、AI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与“确山铁花”相结合,观看效果更具有审美艺术感,挖掘“确山铁花”表演元素转化为铁花文化梦幻实景演出。

以驻马店为中心的周边辐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地方性应用型本科育人功能,让“确山铁花”团队挖掘一批年轻学子纳入该非遗项目建设团队,全面了解不同人员的擅长和优势,让体育专业、传媒专业学生既能锻炼自我专业能力,又能够为这项表演艺术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参考四川文理学院这所高校的育人举措,文传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当地文化紧密关联,比如开设《古镇打造与开发》《川东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等地域特色强的课程,发挥育人培养目标[4]。

3.2 政府拨付资金需到位,提供坚实保障

政府加大扶持拨付资金力度,做到牢固坚实保障基础。2016年精神文明创建简报(第31期)中提到,驻马店确山县依托优势建设文化强县,依托特色弘扬传统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山铁花”先后在北京、内蒙古、浙江、福建等地展演,已成为中原地区的文化名片。县财政每年拨付抢救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50万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50万元,用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打造以确山铁花、侯氏泥塑壁画彩绘、竹沟民歌、小提琴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牌。在2019年确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中,第三条“推进实施文化惠民生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5]。

3.3 借助博物馆场地引流,形成社群经济

通过博物馆的观众扫码引流到“确山铁花”的粉丝微信群,从博物馆的游客中寻找对非遗感兴趣的垂直用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一,从地域特点来讲,参观者多为本地居民,增加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播家乡文化,体现使命与责任;其二,从博物馆引流的用户群体可以实现“赋能”,开展多种趣味性活动,打通不同年龄段群体对非遗的粘性空间。运用社群经济模式开展“确山铁花”周边文创展品的营销,既保障宣传推广力度,也同时带来经济价值变现。让人们走进“确山铁花”的台前幕后,深入了解这项技艺的传承和表演方法,对花棚的搭建、铁水的冶炼、铁花的击打等有着进一步的熟悉。

在博物馆等地放置广告展板,或者线上还可以开展“铁花摄影图片比赛”“我与铁花之缘征文”“铁树银花电影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2016年著名电影导演孙周执导的微电影《铁树银花》,讲述了一个民间铁花艺人,为了让千年绝技“打铁花”传承下去,与儿子之间发生了矛盾。后来,儿子事业有成又欣然传承父亲的手艺,受到家乡人民的赞扬。在这部微电影中,可以感受到千年铁花已经融入浓郁民俗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和思乡情结[6]。

4. 结语

本文首先梳理了“确山铁花”的文献综述,掌握近年来学者对“确山铁花”的研究方向。其次,观察“确山铁花”在新媒体平台传播现状,引发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笔者发现其在微信公众号报道零散,需要重新打造架构体系。在微博平台宣传薄弱,提高用户参与尤为重要。抖音发布商业目的明显,缺乏故事感场景营造。最后,对“确山铁花”传承与保护的未来趋势展望,不仅依托当地高校育人功能,增设传承基地,还需要政府拨付资金到位,提供坚实保障。借助博物馆场地引流,形成社群经济。沉浸社区研究,为学者提供史料记载。

在新媒体视阈下非遗传承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学习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抖音的内容分发运营,考察其他地区的非遗项目打造模式。在学习新媒体平台传播技能上下足功夫,抓住新媒体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让“确山铁花”打造成为河南地区的亮丽名片。

猜你喜欢

账号用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彤彤的聊天账号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我国社交媒体账号的对外传播之道——以“人民日报”Facebook账号“特朗普访华”议题报道为例
谁远谁近?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