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

2021-03-25于光绪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身心状态政治

于光绪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之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也都因此发生了变化。而处于这样的新威胁、新问题、新境遇之下学生假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发生了新的转变。如何在防范化解疫情危机的同时做好学生假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学生假期的意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假期的本质

学生假期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惑着无数学生、家长和教师,也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最受信服的对于假期本质的解释有以下三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生的假期就是应该放松学生身心,充分娱乐,而不是整日沉浸在学思冥想的高压状态之下,是一种闲适、欢愉、轻松没有压力的状态,这类观点大多通过学生自由随性的玩乐的生活状态得以实现,备受学生推崇;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生的假期是用来查缺补漏和递进加强的,在学校时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就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把知识短板进行补足,然后接着预习下学期的科目知识等,这类观点大多通过假期补习班、家教等方式实现,备受家长推崇;第三种观点认为学生的假期是学习和生活的良性结合,既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和预习,也要注重生活实践,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把握学习和生活的良性互动,这类观点通过假期作业和假期实践活动的结合实现,备受教师推崇。

可见,不同的人群对于假期的理解不尽相同,从学生自己的角度来说希望借假期的机会好好放松自己,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希望借假期的机会夯实孩子的基础,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更希望借假期的机会促进学生把握好学习和生活的有效结合。根据这些观点本文认为学生的假期的本质是应该做到劳逸结合,既要放松学生身心,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和假期生活良性互动的状态,也要合理利用假期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对新知识的预习,并且通过假期作业和假期实践的方式充实学生的假期生活。而所有这些观点,都应该有一个适度的原则,即调和好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观点,找到这三种观点之间的中间点,促进这三类人群的合理互动,并最终保证学生假期生活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状态。

(二)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要促进学生假期生活的丰富和充实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结合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学生虽处于假期,但是其学习和生活还是会受制于疫情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甚至有些学生整个假期都处于宅居在家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形,学生的假期生活和以往的假期生活也有了转变,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被允许,假期实践活动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学生迫于疫情压力宅居在家,有些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增进自己的知识面,用心研读经典书籍,有些学生会利用这些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但是仍不乏一些学生整个假期或者无所事事,或者沉浸在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之中。所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部署和实施,积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假期时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也尤为必要。

二、学生假期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假期所处环境复杂

相对于学生在学校时所处环境来说,学生假期时所处环境相对复杂,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1]。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学生假期生活和社会接触增多、沟通增多,而社会上的环境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和难以调和的局面,还身为学生的群体对这类状况的应对也必然存在不妥当的地方。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学生假期是与家人相处更多的一个阶段,而这时学生也会卸下身上的压力,享受在家时被亲朋好友拥簇、安稳、闲适的生活状态,而没有压力的同时,动力也就相应地消失了,因此,同样可能给学生们带来潜在的问题。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学生在假期面临的环境和沟通对象发生转变,相对来说处在一种安逸的生活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全是好的一面,也可能会造成学生们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心理。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由于学生假期所处的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跟进仍然必要。

(二)学生假期生活的盲目性

由于假期生活基本是被学生自己支配,便出现了其假期生活的盲目性趋势,分为以下两点。第一,假期任务完成的随意性,是指学生假期时对于假期任务或者假期任务完成的无规划性、无规律性,表现为学生或者是把假期作业拖到假期快结束前,然后奋笔疾书,或者是在假期之中,想起时便写一点,未想起时就搁置一旁,他们认为只要在假期结束之前完成假期任务即可,这种现象看似没有问题,却辜负了假期任务的初衷。假期任务的初衷是让学生保持一种有序的、有规律性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而保证在假期结束时学生不至于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规划,而无规划性、无规律性的、敷衍了事地完成假期任务的行为难免会与假期任务的初衷背道而驰。第二,学生假期生活的无目的性,是指学生假期每日的生活状态表现为无所事事,好吃懒做等,每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意勾勒,长久以往,甚至会出现迷失了生活方向的问题,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掌控力,惶惶终日。这两种现象在学生假期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这种假期生活的盲目性也表明了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三)学生假期作息饮食的无规律性

学生假期作息的问题历来是被无数家长和教师们提及的,也是学生假期所面临的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学生假期作息呈现的无规律性主要有:学生作息上的连日通宵达旦或者是晚睡晚起的状态;学生饮食习惯上的跳过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的现象,更有甚者是每日的饮食习惯是由晚餐和夜宵凑成的。这种作息饮食上的无规律性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带去极其恶劣的影响,也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去了很大的威胁。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这些现象的改善同样是有利的。

(四)学生假期的身心疲惫感

多数学生虽然身处假期,却身心疲惫。本是用来放松身心的假期何故会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也就是由于上面提及的三个问题:首先,学生假期所处环境复杂,与在学校时单一的学习状态形成反差,导致学生虽处假期,却因沟通对象的多元化,面对问题的多层次化,而身心备受压力。其次,学生假期因生活状态的盲目性,以为是一种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状态,却由于这种状态和本应是学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定位矛盾,导致学生身处假期,却不能尽情享受假期。最后,受学生假期生活的无规律性影响,导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存在隐患,可能导致其整日无精打采、浑浑噩噩,致使其感受到强烈的身心疲惫感。尽管,表面上学生认为假期是愉快的,但其本质是疲惫的、无助的、无依托的,而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有效改善[2]。

三、假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一)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要凸显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特别是在假期中,学生面临的互动环节不仅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还有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其亲戚朋友等互动环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坚持围绕学生主体,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的主动性。因此,假期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其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有效结合,努力把假期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与各个关联角色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学生和各个角色的友好关系和学生假期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要明确假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在假期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就是要明确学生自身定位,时刻牢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及学生身份应该履行的责任、义务;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成长目标,确保每一个时刻都在为了这些目标而蓄力。因此,假期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为其自己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学习目标和成长目标服务,努力使假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强学生假期生活的目的性和责任性,促进学生假期生活的圆满和充实。

(三)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

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要注重学生假期生活的社会性和学生群体的个体性。应该明确疫情环境下学生们的假期状态,和以往的假期状态的区别在于外在环境的威胁和学生主观的实践活动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致使学生只能在家中完成其假期任务,也可能使假期任务变得枯燥乏味,而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就要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学生假期任务的完成,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爱好,在学生乐于活动的领域引导其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既保证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和接受,又促进其假期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四)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增强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要注重假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法,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正确引导学生。由于学生假期时相对自由,学校对其难以形成有效监管,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这种创新可以通过改变假期任务的考核方式来实现,采取学生对自己假期生活总结的方法或者是学校通过一定的方法制定相应的假期考核方案,以此促进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保证学生始终处在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而又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面貌,也同时对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四、总结

学生假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阶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持续跟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仍然要始终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对学生假期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挑战和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完成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在假期生活中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以更加饱满的姿态迎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做到享受假期生活、充实假期生活、丰富假期生活、以身心愉悦的状态拥抱假期生活。

猜你喜欢

身心状态政治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状态联想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给身心降个温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