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小学创造性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2021-03-25孙刚成
孙刚成,张 擎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既然有劳动的普及与发展需求,进行劳动教育就格外重要。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社会实践活动。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陕甘宁边区实际情况,进行国民教育改革,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提高了边区人民的文化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树立了劳动观念,在生产与教育两大领域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保存革命实力和火种打下坚实的基础。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亟待加强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和建党100周年之际,研究和重新认识延安时期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延安时期中小学在劳动教育中的创新与拓展
(一)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
1.以手工制作和播种为主的劳作课程。从奴隶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以及社会风气都主要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使得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而延安时期的保小、抗小以及陕甘宁边区的许多小学则一反常规,一面读书,一面耕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2]239。
1938年4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第三科长联席会议决定,将劳作课设置为小学教育统一课程,初小和高小每星期均有1节劳作课。劳作课的主要内容是手工制造和生产劳动,如日常用具制造和军队用具(如枪炮、飞机)模型仿制等。这样的课程既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日常生活的一些物质需求,还能让学生对于军事知识有一定了解,以备战时需要。同时,还安排课外活动,每星期有两小时生产劳动,如种瓜、种菜等[3]5。
1939年,陕甘宁边区把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程中,且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劳作以劳动为主,一节以三十分钟为基本,如有特殊需要可延长到四十或五十分钟[4]61。1940年小学教育仍采取两级制,即初小三年,高小二年。高小教育目标是提高文化水平,同时以生产教育作为辅助教学[3]103。
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教育课程虽然不够完善,但以手工制作类生产制造和种植类生产劳动为主的课程内容,既让学生学到了真本领,为战时状态做了准备,为群众减轻了粮食负担;又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使小学教育有了新面貌。
2.按照学校正规课程开展的生产性劳动课程。共产党到达陕甘宁边区之前,当地小学教育的许多缺点是从旧教育里面遗留下来的。在教育内容方面,学校不拿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与问题来教育学生,而是拿繁杂的非农村所迫切必需的内容进行讲授[5]8。完小毕业后,部分学生轻视劳动,不愿务农,又不具备其他劳动技能,不利于边区生产建设。共产党到达后,尤其是整风运动以后,提出了教育内容与生产和家庭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学校开始注重劳动教育,同时鼓励学生在家做家务劳动,把生产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结合起来。
中小学对生产劳动有严格的规定。小学的生产劳动主要由学校和专门部门负责,学生的生产应不妨碍其必需的、每年至少九个月的学习时间[5]26。中等教育学校的学生,每年参加生产劳动时间约在二十天至一个月之间。边区中等学校都有相应的生产任务,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参加生产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主要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基础。具体的项目有种菜、种五谷、纺毛线、打盐、打柴、烧木炭、建筑房舍等[6]114。劳动的任务首先是帮助学校解决一部分经费,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轻人民的负担,使学生树立劳动的观念,获得生产性与服务性劳动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945年中等学校新课程中要求,第五至第六学期开设生产与生活知识技能课程,每周三小时,在各部中侧重农业,亦兼工业商业等服务性劳动的初步概念。劳动教育的侧重点在于职业知识的传递,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做准备和铺垫[7]12-13。1946年完小的常识课内容就包含着劳动教育。“生产常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农作法的改良、虫灾预防、土壤、肥料、种子;边区出产的工业原料等等有关生产建设方面的介绍。”[8]961948年边区完小新课程对劳动教育有了新要求,“生产劳动教育,都在标准课程表时间规定以外进行。必须根据儿童的日常行动、了解程度、身体状况及劳动生活(家庭的和学校的)等进行,不可要求过高或脱离实际”[4]265。
延安时期,创造性地实行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放学后亦可帮助家庭生产与生活,有效缓解了边区的生产与生活压力,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二)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形式
1.多种流动教学形式助力的家庭生产性劳动。1944年文教调查团协助群众创办了民办公助的小学形式,有巡回学校、村民公学和民办变工小学等。结合地广人稀不便于集体施教的情况,采用流动教学,方便学生就近上课,课后协助家庭生产劳动。
巡回学校的特点是所有学生都不脱离生产,采用轮教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动,教员流动教学后学生可继续帮助家庭从事生产劳动。这种学校形式非常适用于分散的农村环境和劳动力紧缺且物质匮乏的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教员只要遇到学生,随时随处可进行教学[9]15。米脂杨家沟式就是一个例子。教学分早午夜三个班次进行,教学内容符合群众需要,且与生产联系密切[9]15。志丹县巡回学校,以红石峁等四个较大村庄作为基本的巡回范围。全乡共请一个教员,学生不脱离生产,按自然村编成学习小组,由教员在四个村内按顺序轮流进行教学[7]48。 村民公学和民办变工小学也都是生产与教育相结合的典型教学形式,使得双方都能兼顾到,也更容易让农民的孩子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愿意接受教育。
2.课外时间的公益性劳动。陕甘宁边区不同学校的课外公益性劳动虽有所区别,但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延安保小规定,四点半以后进行劳动,确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原则,将来成为有知识的劳动者[10]13。延中放麦假后,年轻力壮的同学组成扎工队,主要任务是下乡劳作,帮助老百姓及时进行夏收和夏耘,从实际工作中向群众学习生产知识,锻炼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观念[11]50。1942年,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学校和师范学校均要求劳动教育在课外进行,不得侵占授课时间,一年不得超过十四天。第二师范将生产、劳动与地方工作结合起来,例如,学校在索罗修理校舍7天,同群众交换劳动7天,傅家山给群众割麦3天,后漳打柴开荒7天。通过多样化的公益性劳动为边区发展做出了贡献,更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三边公学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主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两种形式的公益性劳动:一是辅助学校农场进行锄草秋收;一是帮助附近群众进行锄草秋收。在锄草秋收时间,群众劳动力不够用,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时间去进行这一工作,从经济意义上来看,解决了农场人力不足的问题,保证了生产任务完成;从教育意义上说,帮助群众和农场生产,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观念,又能加强群众观念,使学生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12]356。
3.学生会组织的生产性劳动。在边区小学教育中,学生会组织的生产性劳动主要活动内容是种菜、纺线、掏厕所和帮厨。学校有专人管理种菜,有时需要学生抬水浇菜、浇瓜、锄草。帮助农民进行夏收和秋收劳动,养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让学生逐步建立劳动观点[10]16。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时,三年级以上学生都要参加纺线或手捻羊毛线活动。另外,为了积肥种菜,保持学校环境卫生,经常要掏挖粪坑。年龄最大的学生和教师共同把学校土坑厕所有的大粪送到菜地里。
为丰富鲁迅师范的学生生活,1938年学校组织成立了学生俱乐部。学生俱乐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以劳动为生活基础的人生观[12]11。其中两个部门的活动内容包含劳动教育:一是地方工作委员会,提供的劳动服务是帮助生活艰难的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在秋、麦忙时给他们割麦收获五谷,尤其是生活困难的抗日军人家属,给他们砍柴、挑水,以及临时需要劳动的工作,这表示特别优待抗属的意思。二是生产卫生工作委员会,学生们自己种了几亩蔬菜。“鲁师”学生大部分是农家出身,对耕种格外内行。
4.纪律教育中的劳动观念。陕甘宁边区中小学校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劳动纪律,重视培养他们勤恳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和严格的劳动纪律。要求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整理寝室,还有帮厨和修铺道路等。星期天师生共同帮助厨房做饭,让炊事员同志休息。补修道路是因为山坡路很容易被雨水冲坏,每天上上下下无数次很容易摔跤,需要及时铺修。每当铺修道路时,大家都动手,挖的挖,抬的抬,平的平,砸的砸,人人都争着干。劳动中大家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劳动把大家引进了美好的未来[10]40。
5.组织生活技能竞赛性劳动提升学生自理能力。为了应对战时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延安第二保育院要求大一些的幼儿学会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做到自我照顾与管理。为此,保教科和广大保育员一起研究,除了在日常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还结合孩子喜爱游戏和竞赛的特点,把生活技能锻炼游戏化,开展了生活技能表演和竞赛活动。孩子们表演刷牙、洗脸、洗手、洗脚和洗手绢,看谁的方法对,看谁洗得干净。孩子们比赛穿、脱衣服和鞋,看谁穿、脱得快而且摆放整齐。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熟练地掌握生活技能,让孩子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13]。
6.教育教学中常态化的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延安时期的小学劳动教育,不仅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在教学中进行常态化的理论教育,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编辑《初小国语》教科书的时候,所遵循的重要方针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劳动观念,这种观念实质上就是劳动人民立场的具体表现。《初小国语》主要通过一些劳动英雄人物的事迹传递“劳动光荣”的观念,“读了这样的课文,在儿童们的小小心灵里,自然会塑起一个光荣人物形象,从而引起他们对于这种人物和劳动本身的敬仰,也就是对于劳动人民的热爱”[8]157。所以,为了树立健全的劳动观念,不仅要教导儿童懂得以上道理,而且必须进一步引导儿童对劳动产生兴趣,并帮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从而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三)“无中生有”的劳动教育资源观
1.自己创造和设计教具和文娱用品、改善教学环境。延安时期的条件十分艰苦,学校里图书、标本仪器和文娱用品都很匮乏。学校就发动和组织师生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和周边环境资源,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教学用具。他们把看过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群众报》等都收集起来,挑选上面的好文章剪下来,贴在用旧报纸装订的本子上,再画个封皮贴上去,制作成为一本本新“书”供同学们阅读。自然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采集各种动植物做成标本,放在一孔窑洞里,建成一个小小博物馆,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体验。他们创造性地用废纸裱糊或桦树二层皮制作成扑克牌和各种乐器,还有较简单的体育用具和灯影等文娱用品。
陕甘宁边区的很多学校在山坡上,下雨天的路很难走,师生们就组织起来自己修路。大家把自己修的路,叫做团结、民主、幸福的路。东一区杨家园子第二完小,全校师生自己动手改建校舍,一年间就使简陋校舍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二十里以外的山林砍伐木材,运到学校,制作成崭新的课桌和门窗。同时,修建了美丽的校园和卫生设备较好的厕所。
2.“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尝试。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战斗口号。延安保小可以做到蔬菜自给自足,学生种农作物,一类是洋芋、豆子、玉米等;另一类是西红柿、南瓜、番瓜、白菜、萝卜、莲花菜、茄子等[2]283。罗家坪4个新班的学生,为了减轻人民负担,锻炼劳动观念,自己解决日用品。4个班统一规定:每礼拜用3个晚饭后的时间开展生产劳动,每两个礼拜利用一个礼拜天开展生产劳动;参加生产人数共198人,划分为重轻劳动两组,年龄大的男同学参加重劳动,女同学和年龄小的男同学参加轻劳动,重劳动为揽工抬石头、背砖瓦、锄麦地,轻劳动为捡骨头、拾破布、纺线线。
当时学校的各班都组织了纺线组,课室就成了课余时间和假期的工场,每天每个课室都有八九部纺车在嗡嗡地响动,尽管每天产品的代价一般比扎工锄草少得多,但老纺手仍细心积极地帮助新纺手解决纺线过程中某些细小的困难,卷花、倒线、打杂的同志也都具体细密地分工,大家都很勤快地劳作[11]52。冬天快到的时候,同学们就自己织毛袜,织手套和围巾。有一年冬天,延安保小织成了150多双毛袜,解决了大部分同学冬天穿袜子的问题。
除了解决师生生活用品问题,1943年中等学校的劳动生产所得还由学校支配,补充了学校的经费,进而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日常用品与之前相比更充足,伙食也大大改善,每星期都能吃到白面、猪肉或羊肉,每天每人吃油五钱,吃菜一斤,菜的做法也因调料的增加,花样变了[6]114。边区师范在学校搬家、生产和建设等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如冒雨搬家,没有鞋穿就用马兰草做草鞋;突击开荒,工具不够就自己造,在艰苦的劳动中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12]191。
延安时期的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没有的资源就自己造,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无中生有”也要把劳动教育做起来,从而将并不丰富的已有资源整合加工之后再利用,制作出新的学习生活用品,作为生活补给和学习补充材料,不仅改善了学校生活的环境,还丰富了学习内容,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超常发挥了劳动的教育价值。
(四)突出的劳动教育成效
学校一边教学,一边生产,教学生手脑并用。这样既可以获得生产方面的知识,又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农业生产劳动主要是开荒种地以改善伙食。教师根据需要讲授生产知识,学生懂得了植物的生长规律。他们种菜、种庄稼,吃到自己种的菜还觉得格外香甜。手工纺线把任务当作比赛,苦中作乐,更可以节约教育经费开支。他们对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的体会更加深刻,也懂得了茶饭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时,从体力劳动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了勤劳朴实的作风,保持了工农子弟的本色[10]70。
1.生活技能提高,解决穿衣吃饭问题。延安保小的学生,上午上课、写作业,下午就上山捡柴和挖野菜,演习野营行军。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文化,也学会了种菜、挑水、砍柴、捻线、缝衣、打草鞋[2]15。当时的绥德实验小学、女子完小、米脂女小,均提倡十二岁以上的学生都要参加生产,并拟订出自给标准,即教职员除应领之粮食外,办公开支完全自给。学生所用的文具、纸张和课本也一律自给。在发展生产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口号下,1944年分区学校将达180处。据估计平均每个学校最少生产价值三十万元的产品,全分区小学即可生产五千四百万元,为一笔巨大收入。一方面增加了教育经费,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学生体验了劳动,获取了生产知识[4]165。此项生产是在不妨碍学习的原则下进行的,而学生亦能从生产中体验劳动的伟大,获取生产知识,实为最实际的教育[3]137。
在东一区杨家园子第二完小展开的生产运动,仅养蚕一项已获利1320元,农作物已锄草4次,棉花也较一般农民更好。此外,他们还喂了2头猪,售出后获利1200元[11]34。甘泉完小着重生产教育,目的除了改善生活条件,主要在于养成劳动意识和锻炼生产技能。
2.形成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为了改变学校教育中轻视劳动的思想,陕甘宁边区各学校一方面坚持从事农业或手工业生产劳动,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和日常的生活训导,进行劳动思想教育,使学生不再轻视劳动,还学到很多生产知识。
三边公学中学部教育计划是生产与学习相结合,完成了15斤头等毛线。用实际的生产劳动逐渐改变对于劳动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并且建立劳动新观念,以学习的态度和愉快的心情去从事生产劳动。另外,校本部以纺毛线为主要生产对象,从纺毛线中学习并提高生产技术。学生们学会了技能,回到家中和工作岗位时还能用得上[6]147。
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的生产运动是在不妨害儿童身体发育,不阻碍学习进步的原则下进行的。同时把自然科学联系到生产中,把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上劳作课时就去种菜、开荒。在生产劳动教育过程中提高他们对劳动的重视程度,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探索自然的能力。
体会劳动最光荣。学校在生产劳动中,教育学生们要和工人、农民一样,热爱劳动。组织他们参加种菜纺线,补衣服、打草鞋、帮厨、掏挖粪坑等。自己动手修理用具、桌凳,铺修道路。教育他们向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人民学习,要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流汗水。使他们意识到幸福是从劳动中得来的,劳动是光荣的,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立志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改造旧世界。
3.群众对学校认可度提升。陕甘宁边区的学校普遍认为自己应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校外活动,如从事以家庭生产生活与卫生为主的家庭劳动和以社教为主的社会服务等工作。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学校里除了开设普通课程,还应教学生以实际的农业常识,使他们的所学与所用联系起来。在春季植棉时节,由校长给高年级生报告“怎样植棉”,然后放假三日,让学生回家帮助父兄植棉,以获得内化于身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学校除了教会学生劳动,更提倡和要求学生回家后要分担家务劳动,力所能及而且高质量地开展劳动。学生在家爱劳动的越来越多,劳动能力越来越强,很多家长都说:“毕竟学校里教的娃娃,比家里教得好,一回来就做事!”[4]138这样,群众对学校认可度日高,也就抛弃了过去不愿送子女入学的观念[11]34。
延市完小改变教学方针,把教学和生产结合,让学生能够做到文化知识与劳动能力同步提升相得益彰。群众对于学校这样改革培养他们子女的方式和实效非常满意,都高兴地说:“儿女念书学灵活了,识字又能生产”,对学校表示出越来越多的爱护[7]32。改革后的春季招生中,关中分区和甘泉学生踊跃入学,学生骤增一倍,开课一月有余,仍有周边家长携带他们的子女前来报名[7]32。
在完小、中小、普小方面,学校从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推行教育与劳动、社会、家庭密切结合,积极而持续地改造学校课程,教学生以实际生活知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群众观点,改变了学校与群众、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开始成为所在地文化活动的堡垒与中心。
二 延安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对新时代的启示
(一)在社会即学校视域下拓展劳动教育资源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观点同样适用于劳动教育。他认为,“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14]40-41说明教育蕴含于社会劳动中,劳动教育在社会中实施的空间和范围可以更广,社会就是千千万万所包罗万象的学校。延安时期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在社会即学校的视野下,打破了劳动教育只在学校实施的围墙和禁锢,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拓展和挖掘了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多有可借鉴之处。
1.挖掘与充分利用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现在人们的主要居住环境以社区为单位。社区资源是指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自然资源、人类创造的社会物质与文化资源以及其他类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财力、知识与资料、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发展机会、自然资源、人文社会环境等不同种类或类型的资源。学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结合劳动教育,将其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社区的绿地、种植园、饲养园,以及运动、居住、休闲、娱乐、教育等功能性资源,都可以通过良好协作关系的建立,形成学校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例如,社区的绿地和种植园可以成为学生种植劳动的实验田,饲养园可以成为学校与社区合作的饲养研究基地等。
2.协调运用各级各类行业企业单位的劳动教育资源。物质生产部门,各类高新企业和服务性机构都拥有丰富而多样的劳动教育资源。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财富的国民经济部门的总称,像其中的农业、工业,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都可进行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2018年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高新企业将现代化创新型的生产线和闲置空间作为劳动教育资源,供学生参观学习和进行劳动实践。服务性机构如银行和政府的服务大厅,福利院和敬老院,博物馆等,拥有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进行劳动教育项目实施的条件。消防部门的消防演练场地和消防设施,也可作为劳动教育资源加以利用。
3.争取和开发学校周边荒废土地作为自有劳动教育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空间甚至教育空间不断被压缩。许多学校甚至没有像样的操场,只有一两栋教学楼。学校的环境和劳动教育资源都十分有限。开发学校周边的荒废土地或边角空地加以利用,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劳动实践空间和教育资源,不失为一种有效补充办学资源的良方。学校可以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申请,请他们依法依规赋予学校合理的使用权,还可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这类举措,将更多的荒废土地交给学校合理利用,并与周边社区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成为学校自主经营的劳动教育基地。
(二)在生活即教育视域下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的演讲中提到,“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提供给人生的教育”[14]40。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劳动教育,且都是提供给人生的教育。所以,人们应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1.依托家庭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性劳动。“家庭是落实劳动教育的第一场所”[15],而家庭劳动教育属于日常生活劳动范畴。“日常生活劳动指在个人衣食住行等生活自理过程中的劳动,重在强化劳动自立意识,体验持家之道,养成终身劳动的好习惯。”[16]家长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通过劳动拥有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和美好心情。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下厨,感受到亲身劳动参与所做的食物更美味。鼓励学生照看和打理家中绿植,可以美化室内空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让学生在行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价值。
2.依托社区开展多样化的公益性劳动。在社区丰富资源的基础上,拓展多样化的公益性劳动形式。例如,各种庆祝活动产生的干垃圾和有害垃圾,增加了社区环境维护的工作量。社区应鼓励和号召学生们参与清洁打扫,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社区的闲置土壤可建造种植体验区,让学生们帮忙浇水施肥除草等,体会“粒粒皆辛苦”。结合社区的人文资源,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展现人文关怀。对社区特色资源开展研究性活动,义务帮助社区建设宣传和推销平台等,都可以让社区变得更美好。
3.依托生产部门开发生产性劳动。依托生产部门中的农业部门,结合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技术,以丰富学生农业生产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开发生产性劳动项目。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等新兴行业领域,可以鼓励企业设立新技术展区和体验区,让学生了解和亲身参与体验新技术条件下劳动形式的新变化。其他生产部门可依据行业特点和需求,与相应层级的学校进行商讨与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性劳动体验项目,及早培育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的生产性劳动技能。
4.依托服务性机构开展服务性劳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觉服务意识,学校应该依托服务性机构积极开展为人民服务的劳动项目。公益机构可组织学生,针对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例如福利院的儿童和敬老院的老年人,定期开展送温暖的慰问活动。银行和政府的办事大厅可以为学生开设体验岗位,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项目,进行办事指引,协助老年人完成智能手机操作部分。消防部门可以为学校提供消防知识学习、消防工具使用和消防演练的劳动教育项目。还可以让大中学生尝试育婴服务工作,学会如何呵护婴儿;争做小小交警,维护交通秩序;争做小小讲解员,义务讲解与传播家乡特色文化。
5.创建实践基地实施研究性劳动。未来社会技术是先导,劳动形式在新技术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如何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劳动质量,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由此,创建实践基地,实施研究性劳动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在物流运输业,京东为进一步研究智能物流配送方案,计划将物流实验室扩建为三万平方米的实验仓,进行无人机和无人车的联动配送实验。各大企业亦可效仿京东,建立企业的实践基地。在国家的扶持下,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并完成研究性劳动的项目。有条件的城市应率先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劳动空间。像南京小学生发明的自动翻页器、蚕丝抽丝机等,就属于研究性劳动体验。在乡村可建立试验田,指导学生根据土壤特点和作物习性,进行提高产量和改变种植区域的研究性劳动,为培养专业技术性新型农民做好充足准备。
(三)在创新实践中落实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如果愿意勤奋劳动,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伟大的贡献[17]25。在创新实践中落实劳动教育的价值,才是劳动教育的真正实施。
1.在建设创新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形成劳动价值认同。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依据教育的阶段性,科学地设计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建设创新性劳动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课程内容应丰富多彩,不局限于清洁打扫和播种体验,例如,手工制作课和传统工艺体验课均属于劳动教育范畴,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文化的传承。
2.在丰富的课外劳动实践中形成爱劳动的习惯。学校应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针对小学低中年级,可以举办生活技能比赛,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初高中学校可以引导学生会和社团等组织参与社会劳动活动,与学校所在地及周边社区等社会组织开展联合劳动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主人翁意识。
乡村学校可利用自身环境优势,组织学生进行种植体验。有些学校把种植纳入校园日常劳动中,使得种植不仅仅是一种体验,更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学生长期参与的过程中,种植成果可以满足学校自身的蔬菜供给需求。学生亲身参与种植的各个环节,学习农作物生长知识的同时,体会其中的辛苦,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珍惜和节约食物的好习惯。随着垃圾分类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实施,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竞赛,同时对校园整洁和环境绿化进行维护,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爱戴环卫工人,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3.在多元化的职业体验中形成职业认同。当代社会,职业的快速发展反映的是生产力进步所带来的劳动形态的不断变化。对于新一代劳动者而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17]49。国家应积极协调和引导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提高企业对于自身在教育领域重要作用的认识,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进而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多职业体验的机会。学校则应充分与周边的企业等组织进行联系与合作,共同为学生打造多种实践平台,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体验。随着职业的多元化发展,职业体验不仅仅是制造业和加工业等生产劳动,同时还应该包括互联网新媒体和在线教育等服务性劳动。在劳动形态的变化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愈发增多,脑力劳动者亦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同样值得尊敬。学生需要逐步形成职业认同,对于服务社会和劳动创造社会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