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和企业持续经营
——基于中介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

2021-03-25张英明徐晨周晓宇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效应样本经营

张英明,徐晨,周晓宇

1.2.3.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20年4月2日,ISO 26000利益相关方全球网络(SGN)召集研讨会,探讨在后新冠疫情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角色和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和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恰能增强企业的市场弹性和抵御能力,有助于企业加速恢复发展,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科研人员数量达480.08万人,其中366.84万人来自企业,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6.41%;我国研发(R&D)内部支出增至22143.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支出16921.79亿元,占研发总投入的76.42%。由此可见,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中坚力量,是开展研发活动的主力军。履行社会责任与开展研发活动存在较深的契合点,社会责任是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学者们尝试将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和企业经营绩效纳入一个逻辑框架,探讨三者的内在联系,但已有研究并未考虑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与产权性质的不同。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探讨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及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与持续经营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分组回归进一步分析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差异,为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重视社会责任和研发创新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责任对企业持续经营的直接效应

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不仅需承担法律与经济上的义务,还应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价值的企业必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其绩效表现更稳健,发展后劲更强。从短期来看,承担社会责任如改善员工福利、增加环保投资和慈善捐赠等行为均需要企业让利,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但从长期视角出发,企业注重对股东、员工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能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效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注重履行对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能有效缓解融资约束、提升顾客忠诚度和改善与供应链上各成员间的关系。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社会效益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能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基于信号理论,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能传递积极信号,当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度逐渐升高时,其带来的正面宣传效果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进而增强企业韧性。故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提高其持续经营能力。

(二)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

社会责任感能激发企业创新行为具有充实的理论基础。从组织文化角度分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企业或享有更积极的文化氛围,更愿意接受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产生创新行为。从企业发展动机视角出发,履行社会责任和开展研发活动都是基于追求长期绩效目标的经营决策,两者出发点一致。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以研发投入为依托: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维护员工的权益与发展,需要研发更人性化的工具、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积极履行对顾客的社会责任,打造产品异质性,提升顾客满意度,需开展新产品研发活动,产品的更新换代能满足客户层出不穷的多样化需求;企业积极履行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为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需要突破现有的生产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同时,若企业积极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如遵守规章制度、按期缴纳税款和支持政府工作等,也更易获得政府提供的研发财政补助。

基于创新理论,研发投入发挥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即创新行为能改善企业绩效。研发投入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能激发管理敏锐性和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步入低成本、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打破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桎梏。综上,研发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也是其维系持续经营能力的利器,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和企业持续经营之间起到了枢纽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社会责任能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H3:研发投入能增强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H4: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和企业持续经营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三)产权性质差异对研发投入中介效应的影响

由于产权性质的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李建林(2017)验证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张天舒等(2020)认为政治关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可划分为“被迫选择”和“自觉回馈”两个方面。国有企业在享有政治关联带来的独特优势时,也倍受外界的期望与关注,为维护这种政治连带关系、满足社会期望,国有企业担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但与 “自觉回馈”型社会责任相比,受政治考量或舆论压力驱使的“被迫选择”型的社会责任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贡献度可能相对较低。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多的是为提高市场价值和改善经营绩效,故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强劲。

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享有更高的自然禀赋、更多的财政补贴和减免税政策,甚至在国有企业亏损时,国家资助可以帮助其扭亏为盈。而非国有企业持续经营似乎更依赖于研发活动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非国有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是其克服市场制度缺陷的理性行为。同时,非国有企业精简的组织系统使其管理机制更灵活,实施创新战略更迅速、有效,非国有企业履行研发投入对持续经营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黄珺和郭志娇(2015)阐释了技术创新在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间的中介作用,并验证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研发活动的效率、持续经营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也不尽相同,产权性质的差异可能使社会责任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内在作用机制和效果也不同,非国有企业将社会责任担当转化为持续经营能力需要更多地依靠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持续经营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强。

H6: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持续经营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强。

H7:在非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和持续经营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更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2010-2019年间连续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463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为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已剔除金融类、ST类、*ST类和主要变量数据缺失的公司。为避免数据异常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winsorize缩尾处理。社会责任评分数据来自和讯网,其他指标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数据处理主要使用软件Stata15。

(二)变量选取与界定

1.被解释变量

持续经营能力 (SDA)主要表现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及稳健成长能力,本文借鉴夏斌和候茜茜(2018)、黄东梅(2020)的研究成果,采用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度量,具体计算公式为:SDA=[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产权比率)]/[1/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产权比率)],SDA是正向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持续经营能力越强。

2.解释变量

社会责任(CSR)度量方式,按照和讯网的社会责任评分系统,综合考虑企业对内部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消费者、合作方、环境与社会)的责任履行情况,得出CSR总评分。研发投入(R&D)采用研发费用占总资产的比重进行度量。

3.控制变量

企业的规模和年龄、产权性质、资本和治理结构以及现金回笼能力均会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本文从上述角度选取了6个控制变量(见表1),考虑到所处经营时点和行业的不同会影响企业决策,在检验中介效应时,对年份和行业也予以控制。

表1 变量选取与度量

(三)模型构建

为验证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企业持续经营的直接效应,本文借鉴朱慧明等(2019)、史亚荣和赵爱清(2020)构建的面板分位数模型,从中观测企业处于不同的经营状况时,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企业持续经营的边际贡献差异。其中,τ表示分位数,下四分位数(0.25)、中位数(0.50)和上四分位数(0.75)分别代表低、中、高水平,X表示核心变量CSR和R&D,control表示选取的一系列控制变量。

为验证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按照中介效应依次检验流程,构建如下三个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描述性统计结果,在全样本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SDA、社会责任CSR和研发投入R&D的均值皆大于0,说明多数公司倾向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开展一系列的研发活动,并得以保持一定的持续经营能力,且上述主要变量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较为接近,这说明样本数据分布较均匀,但对比上述变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发现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重视研发创新程度和维系持续经营的能力尚存在显著差异。就控制变量均值而言,所选样本公司规模较大且成立年限较长,公司运营相对成熟。资产负债率均值为0.331,平均资本结构较为合理,LEV最小值为0.033,大于0,说明样本企业均利用了财务杠杆效应。但CASH均值远低于1,且最小值为负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现金含量普遍偏低,多为应收款项,收入质量不佳,获取现金的能力有待提升。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检验

表3报告了全样本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均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多数控制变量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取值范围为[-0.218,0.474],绝对值小于 0.5,初步验证了模型中这些因素的合理性,且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pearson相关系数

(三)面板分位数回归

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社会责任和研发投入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直接效应是否成立并存在异质性,同时为了对比分析,也进行了OLS估计,具体结果见表4。与OLS回归结果一致,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在各个分位数上均对企业持续经营有显著影响,并且都为正向促进作用,表明履行社会责任,增加研发投资对企业持续经营产生了积极影响。假设1与假设3中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企业持续经营的直接效应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具备进一步探究中介效应的基础。

表4 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

进一步观察各个分位上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差异。随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从较低分位向较高分位上升 (0.25→0.50→0.75),社会责任(0.128→0.130→0.133)、研发投入(1.081→1.190→1.319)的回归系数也依次递增,说明边际促进效应不断增强。由此可见,经营状况越佳的优质企业,由于自身的资源禀赋较好,履行社会责任、增加研发投入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强劲。当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偏低时,社会责任与研发投入虽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受资金实力、竞争地位等因素的限制,边际促进效应相对较弱。

(四)中介效应检验

1.全样本

本文采用依次检验模型系数的方法来验证中介效应,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在全样本中,模型(2)的回归结果表明,CSR回归系数为0.141且非常显著,说明社会责任意识越强的企业,其持续发展能力也越强,从而验证了假设1;模型(3)中,CSR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社会责任意识越强的企业更注重对研发活动的投资,从而假设2得到验证;模型(4)中,R&D的回归系数为0.743,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R&D投资能正向驱动企业持续经营,从而假设3成立;在引入R&D变量后,模型(4)中CSR的回归系数较模型(2)中的系数有所下降(0.130<0.141),而模型的拟合优度有所上升(0.242>0.219),说明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正向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用的比率为8.57%,从而假设4成立。从控制变量来看,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获取能力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5 全样本回归结果

2.医药制造业

如表6所示,以医药制造业为样本,模型(2)中 CSR 回归系数为 0.170,模型(4)中R&D回归系数为1.167,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全样本相比,医药制造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开展研发活动对持续经营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强,且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与医药制造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仍显著存在,再次验证假设1至假设4。

表6 医药制造业回归结果

3.不同产权性质企业

本文通过分组回归对比来揭示不同产权性质下,社会责任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有何差异。如表7所示,不论是非国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正向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过程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来看,非国有企业CSR回归系数明显高于国有企业(0.159>0.093),模型(4)中,非国有企业R&D回归系数也高于国有企业(0.781>0.568),因此,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注重研发投入对持续经营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强,假设5、6成立。在非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占比为9.70%,而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中介效应占比为4.47%,说明非国有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持续经营能力需更多依靠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实现,验证了假设7。

表7 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回归结果

(五)稳健性检验

1.替换被解释变量。借鉴靳曙畅(2019)的研究,用可持续发展率来度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具体计算公式为:可持续发展率=(净资产收益率×留存收益率)/(1-净资产收益率×留存收益率),对全样本和分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上述假设均得到验证。

2.替换中介变量。对研发经费取对数来表示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重新验证上述假设,结果与上文结论一致,所有假设再次得到验证。

3.替换估计模型。采用全样本面板数据对本文的假设1至4进行稳健性检验,显示Hausman检验结果支持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与前文无实质性差异。

4.替换检验方法。对全样本采用Bootstrap法检验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是否存在,抽样5000次,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内均不包含0,说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显著,从而假设 1、2、3、4 均得到证实。

5.内生性控制。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SDA)进行一阶滞后,将全样本的数据再次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均支持假设1、2、3和4。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直接效应,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正向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的中介角色,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分组回归进一步探究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差异,具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如下。

第一,履行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这种促进效应在医药制造业中尤为强劲。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均能改善持续经营能力,但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得到更好的绩效反馈。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均强度仍明显高于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仍有待提升。据此,企业应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企业尤其是医药制造业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如遵守政府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制定的限制性措施,生产符合标准的药品和口罩等防疫物资,以慈善捐赠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援助等。

第二,研发投入能增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医药制造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与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相比,其研发投入能更明显地改善其持续经营的能力,但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仍普遍偏低。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企业应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水平,加强对研发过程的控制,综合考虑研发投入与产出的实际效果,兼顾研发投入和管理活动以提高研发效率,将研发投入高效转化为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提高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三,研发投入在社会责任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角色。企业注重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能有效提升其持续经营能力,部分依赖研发活动的中介路径实现,且上述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突出。在疫情频发的今天,医药制造行业作为抗击疫情的重要角色,应积极担当社会责任,通过研发活动将先进的生物科技运用到医药领域,实现企业担当精神、创新活力和经营绩效的并驾齐驱。

第四,不同经营现状的企业,社会责任、研发投入对其持续经营能力均具有正向影响,但经营状况越佳的企业,社会责任、研发投入的促进效应更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研发投入时,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持续经营能力水平较高、绩效表现良好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优质企业更应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提高企业声誉,并通过追加研发投资维持竞争优势。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优质企业应发挥“顶梁柱”作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提供强大支撑,并注重通过加强研发创新以增强抵御能力和经营韧性,危中寻机,逆势发展。

猜你喜欢

效应样本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懒马效应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规划·样本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