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聚类分析的玉米发育期预报技术

2021-03-25裴梓淇

乡村科技 2021年35期
关键词:发育期积温降水

张 莹 裴梓淇

(山西省河曲县气象局,山西 河曲 036500)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河曲县是一个农业县,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开展春播期预报是农业气象工作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该项工作关系到河曲县农村经济发展、全年农业生产效益和全体农民利益,因此,加强玉米播种期预报对当地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玉米播种期资料来自2000—2019 年河曲县气象局农气站观测资料和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初日资料,土壤水分资料来源于河曲县自动土壤水分站观测资料,玉米出苗期至成熟期资料来源于2000—2019 年农气站观测资料与同期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间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1.2 研究方法

第一,将每个发育期的日期相减,分别求出播种—出苗阶段、出苗—抽雄阶段、抽雄—成熟阶段的时间,如播种日期为5 月28 日、出苗日期为5 月10 日,则播种—出苗阶段为12 d。

第二,根据玉米各发育期日期,计算出各发育阶段的积温、降水量、降水时间、日照时间与总云量等,如2014 年播种—出苗阶段为12 d,积温为162.2 ℃,降水量为28.1 mm,降水时间为4 d,日照时间为89.1 h,总云量为4.6 层。

第三,运用SPSS 软件,对2000—2014 年玉米各发育阶段的积温、降水量、降水时间、日照时间和总云量进行聚类分析,将每个阶段分成3 种类型,并分别计算3种类型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与平均发育期时间,建立模型。

第四,将2015—2019 年预报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与3 类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最小欧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类型,得到预报时间。欧氏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期预报

玉米播种的必要条件是5 cm 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8 ~10 ℃或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1]。根据河曲县气候特点,玉米播种时间主要受气温和土壤相对湿度双重影响,运用5 d滑动平均法确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2],同时确定土壤相对湿度>60%初日[3-5],同时满足二者的初日为开始播种初始日期指标。

2.2 出苗期预报

2.2.1 出苗期预报模型建立。对2000—2014 年玉米播种—出苗阶段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谱系图可以看出,第1、2、4、5、6、7、8、9、10 年聚成第1类,第 3、11、13、14、15 年聚成第 2 类,第 12 年聚成第3 类(见图1)。同时,分别求出3 种类型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玉米播种-出苗阶段聚类分析下3 种类型的平均值

图1 玉米播种-出苗阶段聚类谱系图

2.2.2 出苗期预报模型检验。将2015—2019 年玉米播种—出苗阶段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与3 类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最小欧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类型,得到预报时间,与实际时间进行比较,求出平均误差,平均误差时间为1.0 d(见图2)。

图2 玉米播种-出苗阶段预报模型检验结果

2.3 拔节期预报

2.3.1 拔节期预报模型建立。将2000—2014 年玉米出苗—拔节阶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谱系图可以 看 出,第 1、3、5、6、7、8、9、11、12、13、15 年聚成第1 类,第2、4、10 年聚成第2 类,第15 年聚成第3 类(见图3)。同时,分别求出3 种类型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结果如表2 所示。

图3 玉米出苗—拔节阶段聚类谱系图

表2 玉米出苗-拔节阶段聚类分析下3 种类型的平均值

2.3.2 拔节期预报模型检验。将2015—2019 年玉米播种-出苗阶段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与3 类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最小欧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类型,得到预报时间,与实际时间进行比较,求出平均误差,平均误差时间为1.0 d(见图4)。

图4 玉米玉米出苗—拔节阶段预报模型检验结果

2.4 抽雄期预报

2.4.1 抽雄期预报模型建立。将2000—2014 年玉米拔节-抽雄阶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谱系图可以看出,第1、3、5、6、8、9、11、14 年聚成第1 类,第2、4、7、10、12、15 年聚成第 2 类,第 13 年聚成第 3 类(见图5)。同时,分别求出3 种类型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平均发育期时间,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玉米拔节-抽雄阶段聚类分析下3 种类型的平均值

图5 玉米拔节-抽雄阶段聚类谱系图

2.4.2 抽雄期预报模型检验。将2015—2019 年玉米拔节-抽雄阶段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与3 类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最小欧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类型,得到预报时间,与实际时间进行比较,求出平均误差,误差时间为1.4 d(见图6)。

图6 玉米拔节-抽雄阶段预报模型检验结果

2.5 乳熟期预报

2.5.1 乳熟期预报模型建立。将2000—2014 年玉米抽雄—乳熟阶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谱系图可以看出,第 1、2、3、6、7、10、11、14 年聚成第 1 类,第 4、5、8、9、13 年聚成第 2 类,第 12、15 年聚成第3 类(见图7)。同时,分别求出3 种类型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平均发育期时间,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玉米抽雄-乳熟阶段聚类分析下3 种类型的平均值

图7 玉米抽雄-乳熟阶段聚类谱系图

2.5.2 乳熟期预报模型检验。将2015—2019 年玉米抽雄—乳熟阶段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与3 类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最小欧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类型,得到预报时间,与实际时间进行比较,求出平均误差,误差时间为3.0 d(见图8)。

图8 玉米抽雄-乳熟阶段预报模型检验结果

2.6 成熟期预报

2.6.1 成熟期预报模型建立。将2000—2014 年玉米乳熟-成熟阶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分析谱系图可以看出,第 1、4、5、6、9、10、11、14、15 年聚成第 1 类,第 2、8 年聚成第 2 类,第 7、12、13 年聚成第3 类(见图9)。同时,分别求出3 种类型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平均发育期时间,结果如表5 所示。

图9 玉米乳熟-成熟阶段聚类谱系图

表5 玉米乳熟-成熟阶段聚类分析下3 种类型的平均值

2.6.2 成熟期预报模型检验。将2015—2019 年玉米乳熟-成熟阶段的平均积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时间、平均日照时间、平均总云量和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与3 类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最小欧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类型,得到预报时间,与实际时间进行比较,求出平均误差,误差时间为3.2 d(见图10)。

图10 玉米乳熟—成熟阶段预报模型检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河曲县春玉米播种-出苗期3 种类型下的平均积温分别为211.4、173.8、251.7 ℃,平均降水量分别为4.7、16.0、29.4 mm,平均降水时间分别为 2.8、4.0、2.0 d,平均日照时间分别为109.8、80.0、92.9 h,平均总云量分别为4.8、5.0、5.2 层,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为13.1、11.4、12.0 d;出苗-拔节期3 种类型下的平均积温分别为1 080.6、1 234.7、884.0 ℃,平均降水量分别为79.8、55.8、52.9 mm,平 均 降 水 时 间 分 别 为 20.4、22.3、14.0 d,平均日照时间分别为 418.2、517.9、169.5 h,平均总云量分别为4.9、4.8、5.9 层,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为47.4、58.3、41.5 d;拔节-抽雄期3 种类型下的平均积温分别为601.5、471.5、577.1 ℃,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6.5、38.3、211.7 mm,平均降水时间分别为10.8、10.7、10.0 d,平均日照时间分别为198.3、127.1、179.5 h,平均总云量分别为5.2、6.0、6.4 层,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为24.8、19.5、24.0 d;抽雄-乳熟期3 种类型下的平均积温分别为731.1、623.4、638.6 ℃,平均降水量分别为84.7、153.0、66.9 mm,平均降水时间分别为15.6、15.2、12.5 d,平均日照时间分别为230.8、197.3、143.3 h,平均总云量分别为5.4、4.9、5.8 层,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为31.4、28.0、28.5 d;乳熟-成熟期3 种类型下的平均积温分别为484.4、428.7、352.6 ℃,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8.2、131.7、23.6 mm,平 均 降 水 时 间 分 别 为 11.0、10.0、7.5 d,平均日照时间分别为181.5、151.5、147.9 h,平均总云量分别为4.7、5.8、4.7 层,平均发育期时间分别为29.0、22.5、21.8 d。应用2015—2019 年积温、降水量、降水时间、日照时数、总云量和发育期时间分别与3 类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求最小欧氏距离,确定最相似类型,得到预报时间。结果显示,河曲县春玉米播种-出苗期实际时间与预报时间平均误差为1.0 d,出苗-拔节期实际时间与预报时间平均误差为1.0 d,拔节-抽雄期实际时间与预报时间平均误差为1.4 d,抽雄-乳熟期实际时间与预报时间平均误差为3.0 d,乳熟-成熟期实际时间与预报时间平均误差为3.2 d,玉米发育期各阶段误差均小于3.5 d ,说明预报值有意义,可以应用到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

但是,该文没有采用开花期与吐丝期数据,是由于抽雄、开花、吐丝日期相邻较短,有些年份在同一天出现。之所以玉米成熟期误差时间为3.2 d,是由于玉米后期对气温与降水需求减少,只要有充足日照就能基本满足玉米成熟需求,所以误差相较于其他发育期较大。另外,米播种期只考虑了日平均气温和土壤相对湿度,不够精细准确,有待进一步提升预测水平。

猜你喜欢

发育期积温降水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成都地区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门源县油菜花期预测研究
阿勒泰市农作物播种期和发育期天数特征分析
Cloud seeding
2016—2017年徐州市冬小麦发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