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肥猪限制饲喂技术

2021-03-25

云南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胴体肥猪骨骼

胡 璟

(姚安县栋川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姚安 675300)

随着科技的发展,肥猪的养育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但由于传统方法根深蒂固,究竟是自由采食模式还是限制饲喂更有利于育肥猪生产的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和争论。每一种养育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劣,科学地评价,选择何种方法在于养殖人员自己的经验和需要。但是饲养员并非都是科班出身,尤其是当饲养员不完全深入理解限制饲喂时,将极不利于肥猪养殖。

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一般是肥猪养殖业内最常见的两种饲喂方式,养殖户们往往按照自身经验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养育肥猪。但随着人们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养殖人员把养育肥猪当做一种纯粹的经济手段,利用大量的工业饲料,采用自由采食以达到短时间内对肥猪增肥增重的目的。但是这种养殖方法不仅不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还会使得肥猪酮体偏肥,不能适应当代消费群体追求健康、低脂的饮食需要。因此近年来,育肥猪产业中另一通用饲养模式—限制饲喂方式成为了行业热点。

1 育肥猪饲养方式

1.1 自由采食模式

在现阶段,我国大规模的养猪基地往往会选择自由采食的养育方式,因为从节约人工成本的角度而言,这一方法只需要在固定的饲料桶内定时加入充足的食物以保证肥猪日常需求,肥猪们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随意采食,因此这种方法也符合了动物福利的需要。然而,这种饲养方式通常都会使得肥猪们因为贪食而采食过量,不仅浪费了大量食料,使得饲料利用率下降,还不利于肥猪本身的健康,综合而言,不利于养殖场的效益提升。

1.2 限制饲喂模式

限制饲喂模式,是指在兼顾猪肉重量增长效率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肥猪生长后期的饲料供应,采取定时定量的饲喂方法,以达到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料肉比,改善肥猪体态,提高精品猪肉产量等目的的新型饲育方法。此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我国的一些养殖机构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2 限制饲喂的特点分析

2.1 有利于提升猪肉质量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食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能够拥有,而是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品质体验。在肥猪养殖产业,传统的自由采食模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通过肥猪大量摄取能量,实现育肥猪快速出栏,以满足人们的食肉量需求,但是肥猪贪食的超量营养往往最终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使其胴体肥壮,产生严重的“吊肚”现象,肉品质量一般,销售价格也往往表现平凡。与传统方法不同的限制饲喂模式能够更为精准地对育肥猪采食量进行控制,能够实现肉猪生长后期“收腹”“减脂”效果。根据相关新闻,进行限饲至少能够减少腹围10 cm,减脂率达到48.58%;能够将臀围增长达到8.38 cm,增加近45.59%。而经过科学的控制,猪的体型得到了明显改善,减少胴体脂肪沉积,降低背膘厚度之后,瘦肉率能够得到显著升高,猪肉品质提升之后,销售价格自然随之上涨,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2.2 有效降低饲育比

科学研究发现,将240头70 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在每天11:00~13:00的期间进行饲料控制,一组为不限制饲料摄取的对照组,进行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内的肉猪,每日体重增长约为942.1 g,实验组的增重为平均每日935.1 g,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肥猪日增重率低约0.75%。由此可见,虽然限制肉猪对饲料摄取会减少其日增重量,但差别并不显著。而在料肉比方面,实验组为2.94,对照组为3.10,限制饲喂模式使得饲料利用率提高了5.16%,节约显著。同时由于限制饲养时间,会促使肥猪培养良好的进食和休息习性,不至于超量摄食;而采食时始终保持适度的饥饿感,能够增强肥猪食欲,扩大其胃肠容积和消化液的分泌,延长饲料在消化系统内的留存时长,使得消化吸收变得更为充足,在提高饲料有效利用率的同时降低肥猪培育所需料肉比。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做到了饲料利用率最大化,使得肥猪粪便中的氨氮物质减少,对于肥猪饲养业面临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显著的减轻效果。

2.3 减少病死猪概率

自由采食饲养方法的另一缺陷就是猪食槽的内部始终积存有一部分陈旧饲料,这些食料在受到肥猪的长时间舔食后将积存于潮湿环境,极易产生霉菌导致变质。当肥猪食用了变质的食料之后,就容易产生疾病,轻微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症状,使得猪体正常生长发育阶段受阻;严重的还将破坏肥猪自身的免疫系统,降低其抵抗力,有可能诱发大规模的疫病,使得病猪率、死猪率显著增加,这样的情况多发于炎热潮湿的夏天和多雨季节,往往带来严重后果。相比较而言,限制饲喂的培养方式,会有意控制每日的饲喂频次,通常情况下是保持每天2~3次的投喂,同时为了杜绝料槽内有食料沉积,饲养人员会尽量保持料槽内18 h以下的空槽状态,这有效地降低了饲料的霉变概率。同时每天定点饲喂新鲜食物,也能够便利饲养员及时观察猪体健康情况,及时对病弱猪进行分群隔离医疗,降低病死猪、淘汰猪的发生概率。

3 限制饲喂的时机选择及效果比较

3.1 育肥各阶段生长发育特征

肥猪生长是按照体重进行阶段分层,以35 kg、60 kg为界将育肥猪生长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前期的饲养主要是针对猪体骨骼生长,骨骼在育肥猪过程中极为重要,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猪体的肌肉附着及脂肪沉积状况。中期阶段,猪体骨骼基本生长完成,此时主要是瘦肉的生长期。而在饲养后期,猪体骨骼和肌肉通常已经生长完成,此时主要进行体内脂肪沉积。

3.2 限制饲喂时机的选择

1.养育前期。选择合适的限制饲喂时机非常重要。在肥猪养育前期,主要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骨骼结构,不恰当的限制饲喂方法将导致肥猪自体骨骼发育不良,而由于骨骼的生长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其损伤是无法在之后通过其他手段弥补和逆转的,所以为了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巨大损失,不建议在饲育前期进行限制。

2.生长中期。到了肥猪生长的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肥猪自身肌肉,比较注重育肥猪的日增重率,在此时如果限饲不当,将极不利于猪体肌肉生长,增加病弱猪率。虽然在后期通过科学的补偿方法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这又将带来另一个问题,即料肉比会在整个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并且降低瘦肉率,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限制饲喂的育猪方法往往在后期进行,这是因为限饲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相对延长肥猪体内肌肉的生长时期以限制猪体内的脂肪沉积。此时进行限饲,对于猪肉的品质负面影响较小,猪肉的酸度、肉品表面的大理石花纹以及肉色均能够被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同时在后期采取了限饲方法培育的猪体,其酮体瘦肉率往往能够得到明显提升,背膘的厚度和肉体内板油也有所下降。正是由于肥猪本身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特性,选择与每一阶段相适应的饲育方式对于控制育肥猪的生长速度、胴体质量和饲料利用效率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育猪前期限制喂养往往带来的是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中期如果限饲方法不恰当也将制约肥猪胴体的出肉率和瘦肉生产,直接影响经济收益。

3.生长后期。由于肥猪骨骼和瘦肉已经基本发育完全,限饲往往能够降低猪肉中的脂肪沉积、猪体背膘厚度,并提升胴体瘦肉产生率,而其带来的负面效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科学的饲养体系往往会在前期、中期采取自由采食模式,不限制肥猪食量对其充分饲养,促进其骨骼和肌肉完全发育;后期当猪体体重达到60 kg,特别是在超过80 kg之后限制饲喂,此时的效益最为显著。

4 限制饲喂的注意事项

4.1 限制饲喂量的选择

限制饲喂模式的常用手段是在减少育肥后期的饲料供给,有经验的饲养员往往会减少15%左右,因为在此种限制幅度之下,肥猪的日增重率并不会出现严重降低,其出栏时间也不会被明显推迟,同时合理的限制幅度还可以有效减少猪肉内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经统计瘦肉率的提高可达到1.48%),改善肥猪体型状态,在节约饲料的同时做到了提高售价。另外限制饲喂模式还能够有效降低肥猪的病死率、淘汰率,科学健康育猪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当然,有的科研结果也表明,将限饲量提高到20%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所以究竟需要将限饲量控制在什么范围才能同时达到满足猪的生长需要,和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浪费的需要。而遗憾的是在当前如果需要更为精确的数据,尚待科研人员更进一步深入探索。

4.2 限制饲喂时饲料营养要均衡

如果决定采取限饲猪饲料数量的饲喂方法,就一定要注意确保饲料中均衡搭配了各种营养元素,以充足供应肥猪自身当前状况的能量需求。具体而言,在肥猪饲养后期,对蛋白质的需要较前期和中期有所降低,这是为了防止猪体内的优质蛋白质被转化,造成过量的脂肪沉积。同时科学研究表明,蛋白质对于肥猪增重和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在于切实做到均衡氨基酸种类,所以在补充猪体内限制性氨基酸时往往需要一步到位,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尤为重要,它们除可以提高日增重效率,还能够使得肥猪长成膘薄、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的优质胴体。

4.3 限制饲喂对技术员的要求更高

这一饲育方法,对技术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养殖人员必须能够准确地感知饲喂时间,了解肥猪需要,同时不断调整投入的饲料数量,尽量做到恰好满足肥猪成长需求,避免出现过饥或过饱的现象。对于饲养人员来说,每日进行定时定量喂餐,肥猪食用后不剩余过多饲料,并且不发出饥饿叫声是一个直观又简明有效的判断猪是否吃饱的方法。因此,最开始在分栏的过程中就要尽最大可能将每栏肥猪数量安排得整齐一致,同时重点关注那些生长强壮、喜好争食的肥猪,经常驱赶它们以建立良好的猪栏秩序。

5 小 结

虽然限制饲喂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肥猪们因为不能摄取充足的食料而减少每日增重的数量;但进行合理适度的调整,此种饲养手段不仅可以基本满足肥猪成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能够在有效刺激肥猪自身食欲的基础上,减少饲料不必要的消耗,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肥猪的饲料摄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制,其酮体品质往往会有大幅度提高,具体而言,肥猪的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肉猪养殖效益增长明显。但限制饲喂条件的养殖方法也需要更高品质的饲料选取、技术员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高猪场管理水平等。所以,此种方法的选取最好通过科学综合分析,根据养猪场自身的具体情况,科学选用。建议在进行肥猪育肥的前期和中期,可以依旧采取自由采食不限量的饲喂方式进行快速增肥。

猜你喜欢

胴体肥猪骨骼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商品猪胴体性能对分割销售后效益的影响
妻的腹部
一个大,一个小
3D打印骨骼指日可待
PK肥猪猫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
温柔的狼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
神奇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