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为群众办实事,绘好“乐居图”打好“产业牌”
2021-03-25许然何芳芳
许然 何芳芳
“这几年,社区外来人口多了,车辆到处停……街头巷尾都是‘牛皮癣’广告,整治了又有新的。”日前,乐山市犍为县孝姑镇新民社区一名群众向镇纪委反映。
近年来,由于岷江航电龙溪口项目,新民社区快速发展,常住人口急剧增加。赶场天拥堵、街头巷尾“牛皮癣”反复,成为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了解到该情况后,孝姑镇纪委随即向该社区反馈了该问题,并督促社区加快整改,目前上述问题已整改到位。
“‘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通过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打通群众身边的痛点堵点难点。”犍为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共下“一盘棋”,绘好“乐居图”
为彻底解决社区存在的“牛皮癣”问题,该社区定制了500个“便民服务宣传画报”,供有发布便民需求者张贴信息。而针对路面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该镇党委政府专门协调了2300多平方米集体土地,并积极动员水电五局、宝马水泥等爱心企业捐款,共同集资24万余元建成了社区免费公共停车场。
“希望能尽快把这一段路的路灯修好,不然晚上我们走路都看不见……”此前,有群众反映,该镇九井社区新街及农贸市场附近的路灯不亮了。
了解到该问题后,该镇纪委立即向镇党委报告,并组织社区研究解决。在该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社区陆续完成了新街及农贸市场附近照明灯的维修和安装,200余人的夜间出行问题得到了解决。
据介绍,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犍为县通过“開门问需”“阳光问廉·院坝问政”等活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截至目前,该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通过入户走访、一线接访等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3条,向被监督单位提出工作建议47个,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20余个。
拧成“一股绳”,打好“产业牌”
据了解,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犍为县纪委监委立足本职岗位,在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给予解决的同时,还延伸为群众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
“从村民的眼里,我看到了发展的信心。”日前,看着一辆辆拉着冬瓜的货车驶离村子,犍为县芭沟镇纪委副书记王超有信心地说,来年大有可为。
这是王超担任藕花村第一书记后,带领村民探索和实践乡村振兴之路的一幕。今年7月,王超被任命为村上的第一书记。
面对群众有产业发展意愿却缺乏有效引领的现状,王超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决定进行大果型青皮冬瓜试点种植。说干就干,王超和村两委发动村干部利用自家土地种植了10亩青皮冬瓜,将藕花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桥家1.6亩作为示范田进行打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青皮冬瓜成熟后,每亩净收益达到9000多元,这在该村形成了带动效应,调动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王超介绍,冬瓜示范田打造后,目前村里已确定了交替式循环蔬菜种植模式。“就在上个月,全村150亩大头菜苗已下地,预计亩产4吨,按协议最低价预计收益24万元。”
在王超一心扑在村上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犍为纪检干部正深入结对帮扶的脱贫户家中,了解他们当前的一些想法和需求。
“现在你们家每个月收入多少?在满足日常开销外,一年能攒下多少钱?”11月初,帮扶责任人,犍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夏拥召来到定文镇方井村3组的脱贫户王天富家中,关切其最新情况。
“感谢你们帮我修建了残疾人专用通道,我的工作和生活方便了很多。”据了解,王天富肢体二级伤残,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委政府的帮扶引导下,他不仅有了残疾人通道,还开起了小商店,摘掉了贫困帽子。在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王天富和妻子还开始研究茶叶种植。经过多年摸索,两人仅茶叶种植就达6亩,年收入近两万元。
据了解,为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两张“施工图”有效衔接,犍为县纪委监委把助力产业振兴、强化监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明确相关工作要求。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抓住主体责任“牛鼻子”,找准产业振兴切入点,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对此,夏拥召表示,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将继续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实见效,努力让群众满意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