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反腐败脉动 透析
2021-03-25彭新林
彭新林
纵览2021年全球腐败状况和发展趋势,腐败仍然是全球性痼疾,腐败现象严峻多变、广泛存在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其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难以预计的严重影响,因涉腐而下台、被调查甚至锒铛入狱的政要和官员比比皆是。
例如,哈萨克斯坦国家反腐败署8月宣布,哈国上半年的腐败案件数量增加76%,追缴各类赃款332亿坚戈(约合5.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相比增加一倍。12月初,竞选胜利即将成为洪都拉斯首位女总统的希奥玛拉·卡斯特罗,上台后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洪都拉斯严重的腐败问题,洪都拉斯属于全球近两百个国家当中清廉指数排名在最后一部分的国家,该国的腐败情况十分严重,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全球反腐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为实现施政目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引导社会公正,提升民众信心,巩固执政地位,本年度各国展现出反腐败的强烈意愿,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强化法治反腐威力,推行新的反腐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使腐败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反腐治吏持续升温
环视域外,一国若想顺利推行改革计划和施政方略,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赢得反腐败斗争胜利,政治高层的决断和勇气必不可少。本年度就有不少国家的领导人采取果敢行动向腐败宣战,展现出反腐败的强烈政治意愿。
8月16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发表的致全体国民每周公开信中表示,腐败行为对南非造成的损害是深远的,南非将继续与腐败问题展开斗争,这一工作注定面临诸多挑战,但南非必须以建设一个没有腐败和非法掠夺的国家为目标。
伊朗新当选的总统莱希曾长期在伊朗司法部门担任高官,被外界称为“伊朗伟大的反贪斗士”,其在竞选总统时就承诺“如果他赢得选举,腐败将被驱散”,“反腐人设”让莱希成为伊朗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并为顺利登上总统宝座奠定了民意基础。可以预见,反腐将成为莱希任总统期间最为看重的施政事项之一。
作为加强反腐败行动的一项重要措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每周一次的全国电视讲话中,都会大声宣读因腐败指控而被停职或免职的官员的名字,誓言将反腐败进行到底。
各国政要的反腐意愿强烈,不少国家加大打击腐败力度,重拳整饬官场,清除腐败官员,包括前总统等政要在内的一批涉腐官员相继被绳之以法。
3月1日,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被指控在2012年谋求竞选连任时通过虚假支票掩盖了超过1800万欧元竞选经费、利用其身份及政治和外交影响力拉拢法官以满足个人利益等,最终被巴黎刑事法院以腐败罪和影响力兜售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其中两年缓期执行。至此,萨科齐成为二战以来法国第一个因刑事指控出庭受审的领导人、第一个被腐败定罪的前总统,萨科齐的政治生涯或因此彻底终结。
6月29日,南非前总统祖马因缺席腐败调查而被该国宪法法院以藐视法庭判处15个月监禁。祖马所缺席的腐败调查,具体是指其缺席2021年2月由该国副首席大法官雷蒙德·佐多领导的针对祖马2009年至2018年执政期间的高层腐败指控的调查,祖马不仅否认有腐败行为,而且也拒不配合调查。
最后,就腐败比较严重的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来说,据该国国安委主席塔西耶夫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吉尔吉斯斯坦2021年上半年在打击腐败过程中,立案了304起相关刑事案件,起诉了32名政府官员,涉案金额超过260亿索姆,相关部门已收到了约60亿索姆腐败赔偿金。
政坛反腐问责成常态
今年以来,多名域外政要、官员因身陷腐败丑闻或者在相关腐败案件中负有领导责任而去职,政坛反腐“问责”的密度超往年,逐渐成为常态。
因爱沙尼亚政府及其领导的中间党成员涉嫌一房地产建设项目腐败事件,爱沙尼亚总理拉塔斯宣布辞去总理职务,爱沙尼亚总统柯斯迪·卡留莱德随即任命该国改革党主席卡娅·卡拉斯为新的政府首脑。
南非卫生部长穆凯兹因本人及其家属涉及腐败指控,被迫离开岗位、休特别假,接受南非特别调查组调查。在南非特别调查组认定穆凯兹及其家属非法获利400万兰特(约178万元人民币)之后,穆凯兹于同年8月向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递交了辞职报告。
随着巴西采购印度Covaxin新冠疫苗腐败案持续发酵,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也牵扯其中,引发民众强烈愤慨,该国总检察长随即同意对博索纳罗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博索纳罗的妻子也因参与帮助与博索纳罗家族有关的企业获得巴西银行的低息贷款一并遭到调查。由于与博索纳罗相关的腐败丑闻接二连三暴露,使得其在民众中的支持率一路下滑,不仅国内多个党派团体和民间组织向该国国会众议院提交弹劾博索纳罗的“超级诉状”,而且还有大批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腐败,要求博索纳罗下台。如果巴西最高法院最后支持了弹劾诉求并开始审理,那么博索纳罗遭到罢免几乎是板上钉钉。
10月9日,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因涉嫌挪用公款购买有利于自身形象的媒体报道及民调数据,受到奥地利检方调查。迫于民众压力,库尔茨辞去该国总理一职。
时隔两日的10月11日,刚当选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被视为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热门“接班人”的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在竞选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却被曝卷入京畿道城南市大庄洞地产开发项目腐败案。虽然李在明否认与这起腐败案件存在关联,但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呼吁对此案展开独立调查并敦促李在明退出总统选举,韩国总统文在寅也就此案表态并下令彻查。目前,韩国朝野都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而易见,相关调查结果无疑会极大地影响韩国总统大选选情和政治生态。
“双保险”提升反腐效能
各国国情和腐败状况不一样,推行的反腐败行动和政策措施必然不尽相同。但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采取制度性的对策应对腐败,更加重视法治反腐,注重通过修订立法、健全法律体系来提升反腐败效能。
4月30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签署了《审计职业修正案》,赋予该国独立审计委员会在所有者或控制人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和搜查任何场所、传唤任何人出席审计调查并向审计人员提供所要求信息的权力。可以预见,该法案的出台,将成为南非打击政府部門及私营机构腐败行为的重要法律武器,助力于该国政府和私营机构的良好运营和管理。
在石油出口领域腐败异常严重的伊拉克,为更好约束政府和国有企业高级官员的贪腐行为,伊拉克总统巴尔哈姆·萨利在5月23日的电视讲话中,就敦促伊拉克国民议会通过一项反腐法案,以严惩贪腐官员、追回被转移的资产。根据该反腐法案草案的规定,凡是银行存款或转账金额超过50万美元的,都将受到相关部门审查;牵连贪腐案件的投资和合同将被取消。
在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该国总统托卡耶夫于12月19日签署了一项法律修正案,规定国家公务人员、国会议员、法官等不允许拥有海外银行账户,不能在海外银行存有现金和贵重物品,而且禁止犯有严重和特别严重的腐败罪罪犯申请提前假释。这一法律修正案加大了对涉腐洗钱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助于堵住反腐败中的制度漏洞。
顺应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相继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专门反腐败机构,以此强化反腐败的效能。
韩国政坛长期被腐败问题困扰,多任韩国总统都因腐败问题被绊倒。为有力惩治该国“高官腐败”现象,1月21日,韩国正式成立了高级公职者犯罪调查处(公调处),专门负责侦查、起诉高级公职人员及家属犯罪。公调处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保持政治中立,同时拥有调查权和起诉权,扮演着透明和正直的“守护者”角色,总统、总统秘书室的公务员不得要求其提交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也不得指示、提出意见、进行协商,主要目的就是要保障公调处能够对高级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进行无禁区的调查。
不难看出,韩国新成立公调处,不仅意味着韩国检方长期独掌起诉权的时代就此终结,而且该专门机构是实实在在的“打虎”利器,有望在打击高层公职人员贪腐、引导社会公正、提升国家透明度和国民信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签署法令,撤销了该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的反贪局,而成立由总统直接领导的反腐事务委员会,旨在调整国家打击腐败的主要方向和政策,确保国家机构和民间社会在反腐问题上展开有效对话,同时为商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和机制以保护和支持商业实体的经营活动。应当说,该国成立总统直接领导的反腐事务委员会这一专门机构,就是朝着上述目标迈进的决定性步骤之一。
反腐败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腐败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反腐败,也都无法独善其身、置身事外。携手打击腐败,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6月2日,联合国总部召开了“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挑战和举措,加强国际合作”联大特别会议,各国围绕预防和打击腐败、加强国际合作等进行了磋商,并共同发表政治宣言。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反腐败问题联大特别会议。我国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以视频方式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坚定支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全球反腐败治理中发挥主渠道作用,表达了我国愿与各方一道推进国际反腐败事业迈上新征程的鲜明立场。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就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即“我们重申在国际反腐败问题上加强合作并采取行动,包括加强多边框架下的合作,以及根据国内法律制度,就资产返还、拒绝为腐败人员提供避风港、查找腐败所得等事项开展合作。我们将继续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项目加强反腐败能力建设”。上述重要共识写入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新德里宣言》,成为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此外,本年度全球反腐败执法司法双边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5月28日,中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在北京视频会见俄罗斯总统反腐败署署长乔博托夫,双方就深化包括国际追逃追赃在内的反腐败务实合作、推动完善全球反腐败治理体系、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密切沟通配合等达成了广泛共识。(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德智库主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