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2021-03-25杨永龙雷娜
杨永龙 雷娜
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确,通过复习可以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巩固,还能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为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打下基础。就小学数学而言,其学习具有抽象性,知识点较多,逻辑联系紧密,很多知识、技能必须通过复习、练习等进一步学习,才能让知识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小学生学习不善于将知识相互联系、建立系统,导致他们对知识的结构掌握不够牢固,直接影响了下一步的学习进度。为此,我们要想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果,就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意义
《论语》中开篇首章首句曰“学而時习之,不亦乐乎”。意思就是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吗?”“学”的含义是学习与教学,“学”并不仅仅包含温习和练习的意思,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笔者认为,孔子的这句话体现了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思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这也足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在小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上好复习课无疑是关键所在。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不认真安排、不精心设计,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顺次复习、重复旧课,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再如不分主次,学生会做的题做得多,不会做的教师不认真讲解,学生学无所得,降低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有把学过的内容罗列堆积不加整理,会使学生感到一大片知识茫无头绪……这样的复习课,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还会得不偿失。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观察与思考发现,我们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暂且先列出数学复习课上存在的不足有:1.对数学复习课缺乏设计。2.对数学复习课的目标、功能认识不到位。3.数学复习课的开展没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复习课中常见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弊端恰恰是制约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我们常说,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既然我们找出了症结所在,那就让我们“对症下药”吧!
三、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复习课存在的短板,结合复习课的目的和教学原则,笔者将自己教学教研活动的重心转向了复习课有效性的研究上,力求复习课恢复它原有的功能与价值,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把复习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最终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习惯。下面结合课例,笔者谈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复习动力
长期以来,复习总是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的一项学习活动,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针对复习课上学生一味地被动听教师讲解的这一现象,我们当老师的该如何做,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呢?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的整理复习”一课中,教学设计:上课教师出示一些信息,让学生猜电话号码,这是一个五位数的电话号码,第一位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位是最小的质数,第三位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子,第四位是最小的一位数,最后一位是5最小的倍数,讲完题型请学生猜猜这个电话号码是多少?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写下自己认为正确的号码,然后进行汇报,学生写得快慢不一,还有的写错了。教师根据题型提出问题:“为什么你写得比较慢?为什么你写错了?”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生1:我对一些概念记得不是很牢,思考的时间太久了,如果我多记一记,就能提高速度。
生2:我对质数的概念没有记清,所以写错了。
生3:学习的旧知识时间长了,我记不住了。
……
教师继续引导:“那我们如何才能避免上面的问题呢?”学生说:“对这些概念,我们要经常进行复习。”随后,教师板书本课主题。
不难看出,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已有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的认识,通过学生的反思环节,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学习的动力,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心理基础。如果我们每次复习时都能将心理动力作为复习的开始,每学期、每学年这样的设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反思意识,并将复习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与此同时,学生会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的心理被深深触动,复习就会自然地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
(二)学生要有自己的复习方法
有了复习的需要,只能说学生愿意自觉复习,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学生会复习吗?怎样复习才更高效?这就要求着教师去研究学生的复习方法。如在“倍数和因数整理和复习”的学习中,学生在回忆完所学概念后,教师提出:怎样整理这些概念呢?我们试着画一画。学生经过思考,绘制出了以下网络图:
生1:
偶数、奇数
自然数、整数
因数、倍数
生2:自然数
生3:
从学生的思考结果来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孤立的,他们并未对各个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使学生弄清楚如何才能把知识点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记忆与应用。教师要肯定学生整理出的合理内容,同时把这三名学生的整理结果进行对比,让其他学生了解生2的整理结果已经把概念按照不同级别找到联系并进行归纳,而另外两名学生的整理结果还停留在同一级概念上。经过对比,其他学生认可生2的整理思路,教师随即利用这一思路将本单元的概念形成网络图。通过此次复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概念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复习的方法也进行了点拨,使学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整理概念。再如,复习课中我们还常用表格法、列举法、画关系图等对学生的数学知识予以巩固。
(三)多样化复习策略
复习课同新授课一样也需要设计,特别是在复习方式的转变上我们要多下工夫。下面还是以“倍数和因数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为例。
环节一:谈话引入
1.猜电话号码:一个电话号码,它的第一位數字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第二位是最小的质数,第三位是3的最小倍数,第四位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五位数字是10以内5的倍数。这个电话号码是(12315)。
2.让学生谈感受,引出课题。
环节二:回忆建构
师生课堂交流:
1.第一单元学习了哪些概念?
2.学生自由交流,并说说每个概念,教师出示卡片。
环节三:讨论交流
1.学生讨论:怎样整理这些概念?并试着画一画。
2.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引导梳理知识,并形成网络图。
环节四:巩固应用
从以上教学过程来看,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引发复习需要,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概念并使每个概念清晰化。通过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在比较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路和知识结构,最后再进行趣味性练习。经过如上流程,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应用了知识。当然在复习方式的转变上,我们也可以借鉴新授课的一些设计与做法:如课前进行小调查,写数学小论文、数学日记、设计练习题、办数学小报、开展数学制作等,丰富的复习形式必将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复习的质量与效率。
(四)常态化复习策略
怎样让复习成为一种习惯呢?这就要求着教师要培养学生常态化的复习思想,促使学生做到持之以恒的学习。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复习要做到要求合理,循序渐进。对教材上的整理复习要精心设计,更要将复习融入到每天的课程、每个星期的课程、每个月的课程当中,同时将课内复习向课后、课外延伸,使之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有经过一定的量变,学生的学习状况才可能发生质变。相信常态化的复习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法宝,进步的基石。
总之,上好复习课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打破知识系统化的固定教学模式,不断总结经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摒弃应试观念,走出复习误区,最终让数学问题回归学生的生活。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西安交大阳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