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2021-03-25赵丁锐
赵丁锐
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使商业企业在评价自身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与运行是否有效方面得到更好的衡量,也是企业自我评价的关键一环。本文以C商业企业为例,根据内控五要素构建商业企业内控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要素适合自身的重要性程度,之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完成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最终评价。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1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C商业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适合用来解决具有多个层次或目标且较难全部量化的复杂系统问题。[1]层次分析法首先依据给出的待解决问题的属性和目标,对问题进行分解得到不同的组成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将其按不同层次组合,从而可以得到一个多层次、有序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利用专家对各层次的每个因素赋值,之后可以利用和积法或方根法,得出其重要性权重;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其得出的权重才是可行的。[2]
通过该方法能够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然后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出关键性因素,判断这些因素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并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具体操作如下: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系统问题层次化,从而有利于进行决策。[3]所谓层次化就是根据问题的属性和目标,把复杂的问题拆分成不同的较为简单又相互关联的因素,从而对分解的不同因素分组,形成一个不相交的层次。
建立分析模型,首先明确总目标——内部控制有效性,然后对总目标进行细分,分为5个具体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
1.2 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判断矩阵尤为重要,其是进行层次分析法的必经之路,也是计算各要素重要性程度的重要依据。通过专家对判断矩阵中各要素的认识赋予其不同的值,所以专家的赋值对之后的决策又很大影响。所以在每一因素的值的判断中,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可以通过专家或是通过对相关人员的调查确定。[4]
对比Satty1-9比较尺度表(表2),选择C商业企业管理层层、财务部负责人等12名专业人士,对上述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形成6个判断矩阵并利用spssau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如表3至 8 所示:
1.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简单的说就是,给各因素在所在的层次中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一致性检验是为了测试对专家对判断矩阵的赋值是否符合逻辑,防止出现逻辑矛盾,该检验可以通過比较一致性比率 CR与0.1孰大孰小来判断。[5]如果0≤CR<0.1,则说明判断矩阵可行;如果CR≥0.1,则说明该需要重新对判断矩阵赋值。
本文利用spssau得出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
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量化标准
对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做出量化评价的关键环节,从而对企业内控有效性做出合理评价。
根据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程度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层次,对于不同的情形,给出不同的量化结果。如表10所示。
3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评价煤炭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为保证过程的有效性,向C商业企业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和内部审计部门相关人员,C商业企业的关联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匿名调查共发放调查表55份,收回42份有效问卷。结合调查问卷的分值,分为5个等级,且每个等级采用组中值计算。即分别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这五个范围。例如:调查对象对控制环境中企业文化因素U13这个指标的评价等级为“良好”,则该指标对应“良好”范围打勾,那么相应的评分集为85分来表示。
在确定各指标隶属度之后r,应对此进行具体计算,但由于篇幅所限制,本文只计算了C企业控制环境的隶属度,并得出了其中的综合得分,具体如表11所示:
根据表12--表16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其余内部指标的计算结果。
4 计算内部控制有效性最终得分
根据上述结果显示, C商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A的综合评分为 B=78.6942,处于C级(70分-79分)之间。通过对比标1.10, 我们可以得出C商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程度为一般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董文华.层次分析法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6(19):100+102.
[2] 高东坡,李冬梅.层次分析法在煤炭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应用——以A煤炭企业为例[J].特区经济,2012(11):291-293.
[3] 张明明,程腊梅.层次分析法在煤炭企业内控自我评价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5):127+129.
[4] 赵惠芳,谢楠,张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以采掘业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04):9-16.
[5] 吕晓鹏.基于层次分析法特变电工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