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西北革命的策源地

2021-03-25张杰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师范学校陕北革命

张杰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强调,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血脉在陕北一直悠长延续,在诸多陕北革命遗址中,绥德师范学校地位独特,被誉为“西北革命策源地”。

绥德师范学校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1923年至1930年,称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34年至1940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1941至1949年,名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1950年后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2001年学校迁入新区。2017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与榆林学院合并,名为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在新校区),保留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校牌。绥德师范学校旧址处现设办绥德实验中学。

“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办学样态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是1923年5月在绥德县立高等小学校址上开办的。1924年5月初,陕西省教育厅任命李子洲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

作为陕北共产党的奠基人和发起人,李子洲1917年考入北大预科,1919年入北大哲学系。时年,他参与组织了著名的“五四运动”。1921年,他成为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骨干会员之一;1922年10月,李子洲在北大参与创建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政治社团——共进社。1923年,经李大钊和刘天章介绍,李子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天,李子洲毕业,取得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受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委派,李子洲回陕与王复生、王懋廷、蔡南轩、何寓础、关中哲、雷五斋等开辟革命工作。

1924年,李子洲被正式任命为“四师”校长后,他遵照新式的师范教育和现代科学的特点需求,聘请了共进社社员杨明轩、常汉三、田伯英、韩述勋及李瑞阳等进步知识分子来校任教。1924年8月,李子洲在开学典礼大会上,宣布办学主张是为传播革命的种子,为唤醒青年,唤醒农民工人及一切劳苦人民,建设人类最科学、最美满、最理想的中国,决心要尽最大努力把功课教好,把学生管好,办好学校,要求学生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

李子洲主持校务委员会,制定了《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组织大纲》《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则》,确定了“发展青年身心、培养积极道德、注重科学教育、造就优良师资”的办学宗旨。

建立的学籍制度规定:凡误课达全学期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成绩低且经补考仍不及格者,一律留级;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经校务会议通过可开除其学籍。同时建立班务日志制度,由学生按时如实记录教师课堂上的情况,定期向教务处汇报,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考查教师的工作态度及业务水平。制订出周密严谨的教学计划,经常举行测验考核,督促学生刻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风,培养良好的习惯。建立有生活检查、政治报告、时局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的周会制度,把《社会进化简史》《社会科学概论》《向导》《中国青年》等书籍和刊物上的文章作为周会的主要学习材料。

此外,学校增设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伦理学、军事学、物理、化学、数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以及“三民”主义等时事政治内容。以1920年上海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国语文类选》为范本,选择李大钊、陈独秀、郁达夫、胡适等人的文章作为教材,把反帝反封建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同时,学校购进了大批革命进步书刊,供师生阅读。校园兴起了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革命热潮。

学校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到民间去,进行社会调查,书写调查和读书报告;建立各种青年团体组织;分期分批地组织学生利用星期天、假期到陕北各村镇,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学生受各种进步思潮影响,课堂里的主义和课外的进步读物相互激荡,使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从感性的层次迅速上升为革命的意识形态。在革命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学校发动学生声援上海工人斗争,在绥德城乡举行了悲壮的示威游行,还组织学生讲演队分赴陕北各县扩大反帝宣传,开展援沪募捐活动,促进了陕北地区革命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一时期,上海、北京等地进步学生针对帝国主义以宗教为外衣的文化侵略活动,组织了“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延安天主教堂的西班牙籍教士易兴化勾结地方当局,逮捕了正在进行非基督教宣传的省立四中师生30多人。消息传来,学校以绥德四师学生会的名义,发布《为援助省立四中被难学生宣言》,强烈要求延安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同学,驱逐易兴化出境。《宣言》发出后,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函电声援,谴责当局勾结外人压迫学生的罪行,迫使当局释放了被捕师生,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学校通过“学生会”和“青年社”领导脚户和农民,开展工农运动。1926年6月,由学生白明善任会长,杜嗣尧、高光祖任副会长的“脚户自保会”在平民学校成立。“自保会”领导脚户和学生、农民联合行动,迫使政府取消了“骡柜”这一机构。1926年下半年,成立了绥德县工会,工会会员有300余人。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党员到农民中去”的口号,学校每星期都派出一批党团员和学生,轮流到城郊农村向农民做宣传动员工作,宣讲穷人受压迫的阶级根源。1926年11月,党组织派四师教员、学生开展农民运动工作,广泛地建立村、区农民协会。在绥德中区,就成立了23个农民协会,会员有658人。在村、区农民协会广泛成立的基础上,1927年正月初七,在九真观召开有近千人参加的县农会成立大会。诸如此类活动,成了学生们参加革命活动的直接预演。

正是李大钊与李子洲、北京大学与绥德师范历史性的交汇,北方革命的火种得以从北京传播到陕北,绥德师范学校迎来历史机遇,创建了陕北最早的党团组织,培养了大批干部军事人才,成为整个西北革命的策源地。

中共组织在陕北建立最早的地方

遵照“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严谨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的指示精神,李子洲、王懋廷积極开展建立党团组织工作。

1924年11月,陕北地区第一个中共绥德党小组组织在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立,绥德党小组成员有李子洲、王懋廷、田伯荫,田伯荫任组长。12月,经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批准,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陕西绥德地方团。陕西绥德地方团干事会书记是王懋廷、田伯荫、白明善,宣传委员有杜嗣尧、马瑞昌、罗百福。

学校在搞好师范教育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平民教育,派团员任平民学校的教师,由同志编辑讲义(关于主义方面的)作为教授材料。平民学校成为党组织训练团员的机关、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指挥部。

1925年2月下旬,绥德团组织更名为中共青年团陕北特别支部后,在绥德县立高级小学、榆林中学和延安四中相继建立了党团组织。1925年10月,共青团绥德地委成立,下辖榆林支部、绥德支部、肤施小组、望瑶堡支部。

1926年,北方区委派遣中共党员耿炳光来绥德整顿党团组织。6月8日,耿炳光在校召集了党团联席会议,改组党团组织。6月13日,中共绥德地委成立,书记为田伯英,蔡南轩负责组织工作。

校党团组织十分重视对党团员的思想教育。除组织认真学习外,还互相监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政治上生活上互相关心。李子洲经常给学生介绍《新青年》《向导》《政治生活》《共进》等刊物,还和学生一起学习研究《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国际纲领》《中国农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政治主张》等关于党内重要理论和时局主张的著作和文献。

校党团组织还派张肇勤、李登霄、邓重庆、冯景翼、李致煦、周梦熊、杨玉峰、李秀峰、马瑞生、高光祖、杜振庭、王好智、刘国亮、武开章等人,先后在榆林、安定、宜川、定边、米脂、佳县、清涧和吴堡等地进行革命活动。

1925年1月,张肇勤、李登霄在榆中发展了刘志丹、霍世杰、王子宜、汤登科等一批党团员,建立了陕北第二个党团支部。1925年寒假后,李致煦、杨玉峰等人到宜川驻军石谦部秘密发展中共党员30多人,组建了陕北第一个军队特别支部。

正是在对这些未来的乡村教师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全面执行了1925年中共中央《乡村教师运动决议案》,学生们积极发动农民运动,进行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发动工农群众开展各种革命斗争,陕北地区的大革命形势呈现出轰轰烈烈的新局面。

武力斗争理念的培训基地

李子洲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经常用通俗、朴素的语言号召大家:“阶级战争开始了,我们要鼓舞起奋斗的精神、牺牲的决心,用手枪、炸弹,前仆后继,争取我们最后的胜利!我们更应该知道: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革命的平民,因此勿愁不能成功;勿惧牺牲性命!拿起手枪和炸弹,前进,冲锋,杀尽那无恶不作、祸国殃民的军阀!那才能使社会平等,力争我们的自由幸福。前进!前进!一起前进!”这说明他深刻认识到,以革命的武装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真正取得领导地位的根本途径。学校党团组织陆续派遣体格健康的党团员和思想進步的青年学生,到国民军部队学军事搞兵运。

1925年,“五卅”惨案消息传来,全校教职员、学生立即召开紧急联席会议,通电要求政府允许国民武装,联络绥属各校、各团体到各地讲演,唤醒一般国民起而救国;派代表赴榆林、米脂联络各界各校以及渭河以北各驻军一致开展救国运动。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组织了二百多名学生救国军,人手一支来福枪,每日至少有一小时练习兵式体操。时在民间盛传,“若要强,上学堂;强中强,扛钢枪。”这形象地说明了绥德四师当时的状况。

1925年冬,学校秘密派乔国桢赴开封国民二军学军事;派杨重远入陕北军阀井岳秀部石谦团韩英盛连,任司务长和文书。1926年初,先后派杜振庭、杨璞、冯景翼和教师李致煦前往宜川石谦部做士兵教育工作。1926年9月,经绥师党组织选派,李临铭、贺维新、马思冉、牛化东、王兆卿等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到国民军联军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6年秋,马明方、邓重庆、武培谟等学生到国民军联军史可轩部做政治宣传工作。1926年冬,徐梦周老师带领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李秉荣、张慕时、马成启、白雪山、马云泽等到国民军联军的政治教育培训班学习和工作。

1927年10月,白明善、杨重远等参加了打响西北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新军阀第一枪的“清涧起义”。1928年5月,何寓础、乔国桢、武培谟、屈自超等参加了爆发在敌人心脏地区的“渭华起义”。

中共陕北特委机关所在地

1927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委任常汉三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常汉三校长聘罗端先任教务主任,韩述勋任训育主任,继续坚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1月21日,为纪念全世界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先生逝世3周年,经常汉三、杨和春、赵仰普组织筹备,召开了绥德各界纪念大会,到会的有陕北学生联合会、省立四师学生会、县立高小学生会、陕北青年社、陕北“非基反帝大同盟”、工会、农民协会、小学教师联合会等9个团体400余人。在第四师范的大讲演厅里,正中挂列宁遗像,两旁贴有“工农联合万岁”“列宁主义万岁”等标语。常汉三报告开会宗旨;赵秉彝报告列宁先生史;韩述勋讲演列宁与工农;陈愈廷讲演列宁与第三国际;罗端先与王汉屏讲演列宁与中山。各界代表讲演后,在“列宁主义万岁”“第三国际万岁”“中俄联合万岁”“世界革命万岁”的口号声中闭会。

1927年7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在陕西“清党”,井岳秀闻风而动。8月初,“陕北事变”爆发,榆林中学、延安中学的党团组织机关被查封。8月4日,井岳秀派旅长刘润民带领一个连的兵力包围了学校。常汉三、蔡南轩、关中哲、雷五斋、赵绍西等共产党人被驱散离校,党组织遭严重破坏。

1927年9月开学,学生中未离开家乡的党团员、进步学生,又都重新进了学校。学校停开“民运”和“军事”课,严禁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进步青年和党团员不断地发起反抗斗争。首先是反对学校取缔学生会,恢复了学生会组织,逐步扩大了地下党团组织的影响,团结了越来越多的进步学生统一认识,党团组织的活动逐渐开展起来。

1928年4月,中共陕北特委成立后,学校党团组织发动了公开斗争,学生党员朱维昌因贴标语而被开除,学生组织罢课一个多星期后,绥德驻军姜梅生团的一个连包围了学校,宣布开除贾耀祖、刘成武、王东皋、朱维昌、吴志渊等一批学生,学校停课整顿达两个月之久。

1929年春,北京党组织派任子良来绥德指导中共县委工作,其公开身份是四师国文教员。学校党团组织工作策略改变了,绥德的革命活动得以全面开展。

春夏之交,学校党团组织发动绥德农民,组织农民砸了城内“鸡蛋厂”,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展开了斗争。党团组织发动马仰西、李成荣、高承恩等十多名学生抬着“龙王楼子”和数千名农民一齐涌入县城,冲进县衙,迫使县长答应减免当年的苛捐杂税。

秋季开学不久,共青团特支书记白树勋书写的传单在校内外引起一定反响,校长柳砚琛为息事宁人,偷偷将白树勋打发回家,并除名。这一事件引起了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党团员组织学生罢课三天,迫使学校恢复了白树勋的学籍。

1930年春,中共党员马济川接任校长后,聘任共产党人李卓如、刘季常为教务、训育主任。聘用中共党员吉国祯、刘澜涛、苏醒民、常应黎等来校任教。中共陕北特委机关迁入学校,学校大部分教职员都是进步分子,学生中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也有很大的发展,革命活动十分活跃。教员苏醒民利用体育课时间教授初步的军事知识,教学生练习射击,为学生以后参加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其间,陕北特委派遣大批党团员、进步青年到井岳秀部、高志清部,驻甘肃、宁夏的石子俊部、王子元部等国民党部队开展兵运工作,发展党的组织,争取武装力量。学校党组织先后派马子骥、刘尊山、刘德禄、乔鼎铭、刘国梁、贺大增等去神木高志清部做兵运工作;派贺晋年、惠泽仁等人去苏雨生部做兵运工作,这些为陕北红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30年8月,在绥德合龙山召开的中共陕北特委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传达了中共中央文件精神,确定了开展武装斗争的策略方针。为纪念广州暴动三周年,12月11日,学校组织师生上街游行,被国民党驻军驱散。12日,国民党绥德党务指导委员会贴出布告将学校查封,并派军队驱赶学生离校。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虽被封闭停办,但学校撒播的革命火种,在西北高原已形成燎原之势。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红色文化研究会

猜你喜欢

师范学校陕北革命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王莹作品
高申作品
高申作品
衡士玉美术作品
中国的出行革命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