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能为陕西带来哪些变化?

2021-03-25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公办教职工县域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双减”政策,教育行业迎来重磅改革,在陕西教育界激起千层浪。日前,陕西教育部门再出教育改革新政策。

8月底,陕西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在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区域、城乡、校际、学科间师资配置不均衡以及教师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将对陕西省县级中小学及教师产生哪些影响?2021年秋季学期,如何推动政策更好更快落实?对此,央广网记者采访了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师等相关人士,从专业角度、行业视角解读这一政策。

教师身份: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从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的《意见》中可以看到,本次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的归口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

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这一变化指的是,公办中小学(含公办幼儿园)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市、区)级政府统一管理,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教授进一步作出解释,当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就意味着教师从身份上不再属于任何一所学校。实行“县管校聘”重大改革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将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这样的事情了,将教师关系归于县(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由学校聘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了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

一位从业30余年的乡村教师告诉记者,县级公办中小学之间的教师想要调动,除了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突出外,还要经调出学校和调入学校双方商议妥当后,等待调入学校的“空位”,由于难度系数较大,所以一般情況下县级之间的教师流动较小。

本次改革将教师由某一学校的“学校人”转变为县域义务教育的“系统人”,有利于县域内教师互相提升,能有效缓解城乡教师资源不平衡的矛盾,缩小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部分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小学的用人自主权,调动县域范围内校长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陕西宝鸡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现在乡村中小学的生源不断减少,教师数量也在缩减。这一政策的实施,至少能够保证乡村教师不短缺。而改革政策想要出实效,还是要真正落实到位。

据了解,本次改革实施范围为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所属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的在编在岗教职工。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所属中小学(含幼儿园)参照执行。

职工编制:向教师倾斜,实施动态调整

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提出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市域内调剂力度,在不突破市级事业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向中小学教师队伍倾斜。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宋少燕介绍,中小学教师编制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2019年,教育部连续发文,要求提升对中小学教师编制的重视程度,编制优先满足中小学教师需要。本次《意见》中解决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问题的思路是“创新编制配备”:针对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缺编等突出问题,努力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多措并举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有序合理流动。

《意见》还提出,陕西省将每2~3年动态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各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关部门要动态核算、随时调整。同时,鼓励县(市、区)探索设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临时周转专户,确保所属中小学按需补充配备教师。还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比例。

加大力度、动态调整是本次教职工编制改革中的关键词。这次改革文件中更加突出对公办教师的动态管理,在统筹县域教师管理方面,不再局限于“县域”概念,而是强调了省、市、县各级的共同责任,特别是落实教师编制不再是过去那样由教育部门去“争取”,而是从全局出发,由多部门共同统筹。

管理模式:鼓励竞争性用人和退出机制

在落实中小学教职工聘用管理制度方面,《意见》提出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资格注册、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薪酬分配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并鼓励各学校建立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

而对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合格的教师将被调离教师岗位,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政治思想、社会公德、生活品德、学术道德等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

此外,在教职工工资待遇方面,《意见》再次明确,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从文件中不难看出,教师的考评将更加多元化,考评结果与多方挂钩,而竞争性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将为德才兼备的教师提供上升通道,也会将不合格、存在德行问题的教师踢出教师队伍,这对教师队伍整体的提升、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起着重要作用。

推进“县管校聘”改革 落实是关键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

2015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入选教育部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根据前期的调研和考察结果,宋少燕表示,目前,从现已推行“县管校聘”的情况看,有的地方只是极少数教师的临时“交流”,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县管校聘”。

陕西省在全面推进中小学“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中,需要从创造必备的客观条件、创造优良的用人环境等方面进行提升。促进教师交流不是喊口号唱高调,而是要建立在必要客觀条件的基础上。首先,要有充裕的师资编制。其次,要有充裕的周转房屋,保障教师基本生活。再次,要有充裕的补助经费,全面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相关文件已印发,“县管校聘”改革的下一步,落实是关键。陕北一位基层教师坦言,这次一些改革内容在此前县上的改革事项里面也被提到过,但是执行难度很大,更多的是乡镇之间的教师流动,乡镇教师想要回县城或者跨县区交流很难。

王越群认为,当前,制约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仍然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缺编和大量聘用编外教师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区县教育部门对教职工队伍的统筹管理权没有落实到位。“县管校聘”实施后,教师的流动性加大,原来的以校为主的监管、培养、使用的机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如何建立一个由校、县两级共同负责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方面,陕西省应该从现在起,提前设计相关配套政策,使教师得到更大的发展,确保改革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王越群介绍说。

对县域教育来说,“县管校聘”对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教师配置来看,部分学校过剩的教师资源将被盘活,区域内中小学教师配置将更均衡、优化。对学生来说,优秀教师不再固定在一所学校,边远地区的学生或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总体来看,各项改革政策若能落实到位,将对陕西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采访中也有教育专家担忧,改革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因大张旗鼓搞“校聘”而“折腾”教师的现象,即要将“县管校聘”实施的前提放在“县管”,而不是让学校自行“校聘”。在省级监督、市级落实、学校实施的前提下,县级教育部门应出台学校公开透明的竞岗细则,真正落实教师公平竞争上岗。此外,校聘要避免出现由校长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加强教师在聘任过程中的监督,确保“县管校聘”落实落地。

来源:央广网

猜你喜欢

公办教职工县域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神数据
公办中小学不能成为平庸教育的代名词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