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双减”,老师和家长咋总是想着“增”?

2021-03-25王越群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育部双减政策

王越群

前几天,与某小学老师交谈,该老师说,这几天学校为开学后如何落实“双减”工作,正忙得不亦乐乎,其中说到学校有很多老师和家长竟然对“双减”后的作业发愁了,都说放学后的那点时间根本不行,说法竟然是“学生根本完不成作业”。

该老师说:“我们学校的老師真不知道是咋想的,国家就是让减作业,小学生根本就不需要写那么多作业。”还说很多家长也是拼命要求学校和老师布置的课后服务作业不能太少,担心将来孩子升入中学后跟不上学习进度。

我以为,从这位老师反映的问题看,很多老师和家长的思想深处还存在过去的惯性思维,用所谓的“经验”来看待和应对“双减”带来的变化,对于“双减”相关的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举措,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解。

■ “双减”为的是培养什么人

我以为,“双减”政策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双减”政策的实施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这项工作既是一项中央关注、群众关切、社会关心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撬动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的“小切口”,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改革”。长期以来受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评价观念制约及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错误观念的影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身心受到伤害,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纠的地步了。

从根本上来讲,“双减”就是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又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既是确保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转为“优质均衡”后,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彰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教育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保障。

毫无疑问,早日将“双减”落实落地,切实把“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必然能使广大中小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确保身心健康情况下,“野蛮”体质,文明精神,完善自我,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总之一句话,“双减”的目的就是为了你好我好他好国家好。

■ “双减”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双减”看似是两个具体的事情,但它其实包含了很多要素,需要教育综合改革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一是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要进行深刻的改革,特别是在治理校外培训上要下硬功夫。

在这方面,中央和国家其实已经进行了重要的行动,如在管理机构上,教育部已经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用拉高管理层级的制度保障体现出来,在此之前,这项工作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个处级来负责,显然力度、效度和作用都很有限。

我以为,我们有理由相信,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都会与教育部一样,从制度保障方面拉高管理层级,压实监管力度。

二是“双减”要取得实效,相关教育综合改革也必须系统配套部署。

值得欣慰的是,党和国家在这方面此前已经作出了重大的部署,并且政策已经在强力落实之中,如:

——关于招生入学制度改革问题。早在2019年6月2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对于包括公民办学校在内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问题,从2020年起,已经全国一盘棋、全覆盖、齐步走、无死角地进行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办同招”政策的实施,彻底杜绝了长期以来民办义务教育“掐尖招生”“民强公弱”导致教育生态严重破坏的现象。

——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问题。前段时间,中央对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问题提出若干改革要求,就是要坚决保证义务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关于教育评价改革问题。继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首次提出“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的问题后,最近,教育部等六部门又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制定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了“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等三个关键问题,并且提出落实的主体主要是在县和学校,之前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是以县为主。

——关于学校管理改革问题。教育部早在2014年发布、2017年修订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对如何深化学校管理改革确定了最明确的方向,提出了“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6个方面的管理职责。

——关于课程改革问题,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出台至今20年来,课程改革从目标、管理、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一直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力求实现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的落实。

总之,从党和国家层面来说,围绕“双减”这个撬动点前前后后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关配套的改革政策,并且也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说从上到下都在行动,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厘清这些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在落实上下功夫。

■ “双减”中,所有人都不是局外人

我以为,不论是“双减”,还是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其实我们缺少的不是正确的政策,缺的只是面对如此多的政策,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落实的问题,即在落实过程中,所有人都要吃透政策文件精神,都要把自己摆进去,都不能当局外人。否则,就会出现有的老师和家长想的那样,总是不按政策要求思考问题,和国家要求的大方向扭着走,并且在走错之后还抱怨连连;就会出现有的教育管理者在要求上将政策理解极端化、简单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铸成了新错;就会出现要么减负减到了学生什么都不学、什么都学不到或者表面减实际增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甚至出现学校和教师、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学校、家长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等之间新的不信任问题。

总之,我以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都要深刻理解,落实“双减”就是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策略,这就是六个字——“小切口”“大改革”,这个切口看似“一刀切”,实际上是“大改革”中的一个具体的小刀,是对“大改革”不能简单“一刀切”要求前提下的具体实在的做法,如此“小切”,一个连一个,能够形成大成效,就一定能将很多长期以来积累下的制约教育发展的顽疾痼障逐渐排除。

(作者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陕西教育》特聘栏目主持人)

猜你喜欢

教育部双减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